从文字的转换到创造力的转生——追求翻译中对等的最高境界

来源 :安徽大学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uhu0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忠实于原作,创造出与原作对等的译作是每个译者对自己自觉的要求.虽然绝对的对等是不可能的,但是对等标准仍然是为译者的翻译活动提供指导和基准的一个坐标.本文作者认为重要的是要结合翻译实践,使对等标准成为一个更加具体和可行的尺度.本文拟从文字转换、意义转渡、形式转植、情感转移和创造力转生五个方面来对翻译中的对等进行分析,并进而指出五个层次的对等中最重要的是创造力的转生,有了创造力的转生,才能译出形神俱备的译作来.
其他文献
和英语零主语指代相比,汉语零主语指代的现象要复杂得多,这种差异很大程度上是由汉英语言的不同思维特点造成的.本文通过意合和形合、主题显著和主语显著、主体思维和客体思
票据市场作为货币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获得了长足的发展。但现有票据市场制度中存在的问题也逐渐暴露,并在一定程度上陷入了“锁定”状态。在制度变迁需求客观存在的同时
督促程序在我国司法实践中的运行效果不佳,究其原因在于债权人在适用督促程序时遇到了程序障碍,导致督促程序缺乏可操作性.从程序启动的救济、诉讼期限的执行、对债务人异议
忠恕思想既是孔子思想中的核心概念,又是争论最多的概念之一,因此澄清其内涵意义重大。本文针对冯浩菲先生对此概念的界定和论证,提出质疑,认为“忠恕”之道就是仁道,无忠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