脓毒症患者营养目标摄入对临床预后影响的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

来源 :中华危重病急救医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kynini8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观察给脓毒症患者提供不同水平的目标能量对其预后及并发症的影响.方法 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单盲研究,应用间接测热法监测重症监护病房(iCU)158例脓毒症患者的静息能量消耗,将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组,A、B、C组分别以静息代谢值<90%、90%~ 110%、>110%作为营养目标值,分析各组能量摄入、机械通气时间、院内感染发生率及28 d、60d生存率.结果入住ICU前7d每天能量摄入情况:A、B、C组能量目标值(kJ/d:7 075.0±1 046.5、5 667.8±1 908.8、4 428.8±1 377.8)、实际摄入能量(kJ/d:4 671.6±1 205.6、5655.3±1 373.0、6053.0±1 557.2)、肠内能量摄入量(kJ/d:2051.1±1046.5、3980.9±1 586.5、5 337.2±2 921.8)、平均摄入率[(66.0±15.8)%、(100.0±5.7)%、(134.0±19.7)%]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C组肠外能量补充量明显高于A组、B组(J/d:2 055.3±273.4比427.0±273.4、473.0±332.0,均P<0.05);3组间静脉葡萄糖输液所提供能量及异丙酚所供应的能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B组机械通气时间短于A组和C组(d:8.4±6.3比11.0±8.2、17.8±13.0,P>0.05和P<0.05),ICU住院时间也短于A组和C组(d:11.0±6.4比14.9±9.6、17.8±13.0,P>0.05和P<0.05).A、B、C组总住院时间(d:32.0±22.5、26.8±7.0、30.4±21.4)以及院内感染发生率[91.1%(51/56)、84.0%(42/50)、90.4%(47/52)]两两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生存曲线分析显示:3组28 d生存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3.145,P=0.076);A组、C组60d生存率呈明显下降趋势,其中C组下降趋势更为明显(F=9.284,P=0.010).结论对脓毒症患者早期无论是高热量或是低热量提供能量,其长期预后均不利,而恰当的目标能量供应可减少并发症,提高长期生存率。

其他文献
目的 系统评价肝素治疗脓毒症患者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 通过计算机检索IM/MEDLINE、Cochrane Library、SCIE、CBM、中国知网CNKI、维普数据库、万方数据库,纳入肝素治疗脓毒症的随机对照临床试验(RCT).检索时限为2000年1月至2012年6月.按照纳入标准及排除标准筛选文献、提取数据和质量评价,采用RevMan 5.1软件进行荟萃分析(Meta分析).结果 共纳入1
急性硬脑膜外血肿是颅脑损伤中较常见的一种损伤.常见于青壮年男性颅骨线形骨折患者.而跨窦急性硬脑膜外血肿是一种特殊类型,其中骑跨横窦者较骑跨上矢状窦者常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