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允价值计量层级与盈余信息的决策相关性——基于中国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

来源 :南昌高专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875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与历史成本计量模式相比,公允价值计量模式下不同会计科目的数额在确认方式上存在差异,而由此对决策相关性的影响,是会计理论研究和会计准则制定研究的重要问题。本文以Ohlson模型为基础,以2010年427家上市公司为样本,研究了不同层级的公允价值盈余信息可靠性的影响,并最终对投资者投资行为和股票价格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以活跃市场报价(第一计量层级)确定的公允价值,其盈余信息对股票定价具有增量作用,否则公允价值盈余信息对股份无增量影响。这一结果证明了在中国资本市场,不同公允价值计量层级下的盈余信息对决策相关性
其他文献
随着英语国际化的发展,专门用途英语教学理论与研究日益引起国内外专家学者的广泛关注,其中ESP教师角色的重新定位问题,更是关注热点之一。从时代发展和社会进步角度而言,高
新中国成立70年来,中国经济学始终围绕国家现代化及社会经济发展和社会主义经济体制建立、改革与完善等重大议题进行研究,经历了传统苏联政治经济学范式的确立及向现代经济学
摘 要: 高师院校要在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中获得更大的发展,必须转变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创新教师教育人才培养机制,注重凸显师范性,即教育观念要强化师范性,课程设置要突出师范性,培养模式要凸显师范性,活动开展要拓展师范性,校地合作要践行师范性。  关键词: 新时期 高师院校 师范性  高师院校要在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中获得更大的发展,必须转变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创新教师教育人才培养机制,注重凸显师范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