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时代技工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探索

来源 :职业·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xghq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技工学校的学生处于青春期,每个人既具有这个年龄阶段的共同心理特征,又有各自不同的心理特点。他们容易受到身边环境的影响,出现过激的行为。所以,探索出一种适合当代技工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模式显得尤为重要。技工学校要重视该阶段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关注学生的想法和思想动向,研究学生现阶段的心理问题,找到易于被学生所接受的、可操作的心理调适和疏导的方法,为学生的发展保驾护航。
  关键词:“互联网+”    技工学校    心理健康教育
  一、“互联网+”背景下技工学校学生的心理问题
  笔者多年从事技工学校德育课和心理健康课程的教学工作,经研究发现,在“互联网+”背景下,技工学校的学生大多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心理问题。
  (一)承受社会压力大,内心苦闷自卑
  技工学校的学生因没能考取重点高中,内心苦闷、自卑,甚至觉得上了技工学校也难以改变命运,难以体面就业。因承受了巨大的就业压力和社会压力,一些技工学校的学生孤僻而内向、敏感而脆弱,在与人交往时缺少自信和对他人的信任,很难敞开心扉。
  (二)心理不成熟,情绪波动大
  技工學校的学生年龄大部分在15至19岁之间,生理发育旺盛也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心理波动。同时,由于心理不够成熟,其言行容易受到周边同龄人的影响;如果遇到逆境容易因心理准备不足而情绪低落;对自己有较高期望,然而经常是理想与现实相矛盾,眼高手低,容易产生自怨自艾的不良情绪。
  (三)易出现迷惘情绪,心理压力大
  大多数技工学校的学生是独生子女,缺少生活的磨炼。进入技工学校后,他们要自由支配时间安排学习,此时便会产生迷惘情绪。住校开始独立生活后,有些学生感到无所适从,心理会产生压力。久而久之,学习和生活上的压力会导致其出现一定的认知偏差,产生不良情绪,形成心理压力,最后发展成心理障碍。
  二、探索适合技工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模式
  (一)重视心理健康教育,建立心理健康培育体系
  技工学校要把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纳入学校工作日程。健康的心理状态是塑造良好品质和健全人格的基础条件。因此,学校要在新生入学时就开展心理健康普查,建立心理健康档案,对有心理困惑和出现心理障碍的学生要及时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加强心理健康辅导。
  同时,任课教师要增强责任心。德高为师、身正为范,刚入学的学生,向师性很强,对教师寄予的期望很高。因此,任课老师要在言谈举止上以身作则,正面引导学生,并积极主动与学生进行沟通,摸清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遇到的困难和疑惑,及时对其进行心理疏导,有的放矢地排查学生的心理问题,对症下药,让学生能在学习上取得进步,在生活中健康成长。同时,教给学生一些心理调适的技巧和方法,让学生在遇到心理困惑和生活挫折时,能够冷静面对,学会调节情绪,提高适应能力,并进行合理的宣泄和排解,从而塑造健康人格。
  (二)设置心理咨询室,正常开展心理咨询活动
  技工学校要有规范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内容和教学体系,每周设置两节心理健康课,聘请专业的心理教师来授课,让学生系统地了解心理健康的标准,了解青春期自己在生理和心理上的特点,增强心理健康意识,掌握自我保健和心理调节的方法,从而为心理问题的解决提供理论基础。同时设置心理咨询室,配备解压的专业设备,根据学生的不同需求采用门诊咨询、电话咨询、团体心理咨询、互联网在线咨询、信函心理咨询和现场心理咨询等不同的咨询方式,及时有效地解决学生的心理问题。为了方便学生咨询心理问题,还要安排心理教师正常值班,以帮助技工学校学生纠正认知偏差,减轻或消除心理压力,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塑造良好的品质和人格。
  技工学校班主任是学生生活、思想问题的引路人。班主任在生活和学习上与学生接触最多,应该积极学习和掌握一些专业的心理学知识,以便更好地对学生进行心理辅导。很多学生不愿意将自己的秘密敞开心扉告诉同龄人,更不敢告诉班主任。班主任要多观察学生的行为表现和思想动态,并及时与学生单独沟通,用科学的方法来开展心理辅导,及时引导他们走出心理困境。
  (三)创建平台展示特长,增强学生自信心
  技工学校要营造良好的心理教育氛围,创造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通过营造学校大德育氛围,让学生了解校风、谨记学风。通过开展一些充满正能量的、种类丰富的文化和技能活动,如诗词大会、影视展评、校园技能节等,培养学生积极的生活态度和乐观的心态。
  同时,用榜样的力量感召学生,引导学生树立现代学习观,树立技能报国的远大理想。学生要正确认识自己的不足与长处,学会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扬长避短。比如有的学生文化课跟不上,但专业课成绩优异,动手操作能力强,就可以多参加技能大赛,锻炼技能;有的学生不擅长动手操作,但是语言表达能力强,上课回答问题条理清晰、逻辑性强,参加演讲比赛成绩突出,教师就可以指导其向服务类职业方向发展;有的学生写作能力强,班级黑板报和文案策划之类的工作都可以交给他来做;有的学生擅长沟通交际,能处理好自己与同学的关系,就很适合担任班干部,使其组织管理能力得到进一步锻炼。技工学校可以多创造一些平台、多举办一些社团活动,并设置一些奖项,鼓励学生踊跃报名、积极参与。学生通过参加这些活动发展自己的兴趣、爱好和特长,内心会获得满足和快乐,从而走出自卑,走向自信。
  三、小结
  培养身心健康的技工学校学生尤为重要。技工学校要及时关注和解决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上遇到的心理问题,让他们健康成长,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李振伟.职业院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以滨州技师学院心理健康教育实践为例[J].学园,2013, (35).
  [2]叶东青,汤碧莹.技工院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活动有效结合的研究——以广州城建技工学校为例[J].现代职业教育,2018(8).
其他文献
摘 要:建筑力学是中职建筑专业理论考试科目中的重要科目,本文分析提出,教师在进行复习教学时,应根据考试大纲及历年高考试题特点,引导学生领会考纲,筑牢基础;全面复习,把握重点;积极创新,培养能力;加强训练,拓宽思维;调整心态,提高适应性。  关键词:中职建筑力学 试题特点 复习策略  建筑力学是浙江省中职建筑专业的核心课程,也是中职建筑专业单考单招理论考试的重要科目。为了提高教学效率,教师首先要让学
摘 要:将劳动教育融入实训教学,是培养高素质技能人才的有效措施。本文以液压与气动实训课为例,从开发劳动教育课程资源、营造浓郁的劳动教育氛围、开展职业技能竞赛活动、依托校企合作开展劳动教育四个方面探索具体的实施路径。  关键词:劳动教育 液压与气动实训课 实训教学  2020年4月29日,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印发《关于加强技工院校劳动教育的实施意见》,提出把劳动教育融入技工院校技能人才培养全过程,结合
摘 要:多年来,健美操作为一项新型体育运动深受学生喜爱,健美操能改变学生的身体姿态,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丰富校园生活。本文分析形体训练和健美操的关系、技工院校健美操教学存在的问题以及形体训练对健美操教学的作用,以期全面纠正学生的不良身体姿态,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提高健美操动作质量和教学质量。  关键词:技工院校 健美操 形体训练  健美操是以基本动作为技术要领,以健、力、美为特征,以有氧运动为
摘 要:本文尝试将美育的教育理念与电类专业教学融合,以此改变传统电类专业教学给人留下的枯燥、乏味、毫无美感的初始印象,以“美”打开学生的心灵之窗,充分发挥学生感受美、表现美、创造美的能力,让学生真正实现自由发展,提升其电类专业知识水平。  关键词:美育 自由 创造  课 题:本文系无锡技师学院院本研究课题——美育在电类专业教学中的应用研究(课题编号:KT—27)研究成果。  早在20世纪早期,苏霍
摘 要:德育工作是学校发展的灵魂。职业教育必须在德育工作特色建设上下功夫,开展德育工作创新研究。本文阐述了新时代职业院校德育工作创新发展研究的重大意义和基本支撑,构建了职业院校德育工作创新发展研究的基本模型,并对职业院校德育工作创新发展研究进行了实践探索,以期促进职业院校德育工作的创新。  关键词:职业院校 德育创新 模型构建  课 题:本文系南阳市哲学社会科学2020年度规划项目研究课题“新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新时代民族工作的“纲”,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工作的有效开展离不开机制建设作支撑。科学建构并完善适合中国国情、具有时代特征、符合实践规律的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工作的领导机制、动力机制、保障机制和评估机制,对推动新时代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理论和实践创新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摘 要:立德树人是新时代职业院校的根本任务,培育学生积极心理是立德树人的应有之义。职业院校要运用多元整合的德育策略实现立德树人的目标,挖掘学生潜能,培养学生美德,促进其进行学习、生活的积极体验。要通过课程思政、多彩活动、师德育人、校训与家训结合等方法,探寻立德树人的途径和策略,培育学生积极心理,通过课程育人、活动育人、师德育人、家校育人、文化育人等方式,收到最佳的教育效果。  关键词:积极心理 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