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腔纱条填塞治疗剖宫产术中大出血15例

来源 :今日健康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OMNUS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目的:剖宫产术中大出血是产科经常面临的问题。出血突然,原因多种,短时间大量出血,为严重威胁孕产妇生命的一种急症。剖宫产术中大出血,临床上经宫缩剂、按摩子宫、热敷、子宫动脉下行支缝扎等处理无效时需切除子宫,目前虽然介入治疗能保存部分患者子宫,但在基层医院受条件限制尚难全面开展这一技术。本院2006-2012年,对剖宫产术中大出血15例采用宫腔纱条填塞止血法,取得了满意的效果。探讨宫腔填塞纱条在剖宫产术中大出血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回顾性资料分析方法,对2006年1月~2012年2月15例剖宫产术中大出血患者,经积极处理无效,出血量≥1000ml者,用宫腔填塞纱条止血,观察其止血效果。结果:15例止血效果满意,保留了子宫,2例行子宫切除术。有效率96.2%。结论:宫腔填塞纱条是治疗剖宫产术中大出血的有效方法,具有方法简单、止血速度快、效果明显、保留子宫的优点。
  【关键词】 宫腔填赛纱条 剖宫产 产后出血
  【中图分类号】 R719.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1-5160(2014)06-0067-01
  1 资料与方法
  一般資料:对2006年1月~2012年2月在我院行剖宫产术,术中大出血17例患者,经用宫缩剂、手法按摩子宫、可吸收线“8”字缝扎开放血窦、缝扎子宫动脉上行支无效,出血量≥1000ml,即行宫腔填塞纱条止血。年龄21~38岁,平均29岁,初产妇9例,经产妇6例。剖宫产指征:前置胎盘9例,相对头盆不称1例,巨大儿1例,社会因素4例。均无血液系统疾病。
  2 术中出血原因及出血量
  最常见原因为子宫下段收缩不良致胎盘剥离面出血,其原发疾病为前置胎盘,占出血总数的39.5%(15/38);其次为单纯子宫收缩乏力,占出血总数的55.3%(21/38);另2例为胎盘粘连、植入。出血量最多达3500ml,出血量均≥1000ml,输血400~2800ml。
  宫腔填塞纱条的指征:剖宫产胎儿娩出后常规给予缩宫素20U宫体注射,静脉滴注20U,待胎盘娩出后,子宫收缩乏力或胎盘剥离面活跃出血,给予按摩子宫,米索前列醇0.2mg舌下含服,宫腔内出血点缝扎等方法处理后仍不能控制出血,且出血量≥1000ml,则立即行宫腔填塞纱条,填塞前一定要清除胎盘、胎膜的残留。
  宫腔纱条填塞方法止血通过子宫体感受器刺激大脑皮层反射性引起子宫收缩,同时纱条直接压迫胎盘剥离面而止血。通过15例的临床应用,此方法安全、便捷、有效,且无明显副作用。作者认为,对出血量>800ml并通过一般处理无好转者应果断采取此法。采用高压灭菌的普通干纱布条2根,长1m,宽10cm,厚4层,碘伏浸透挤干,术者一手压住宫底固定子宫,以子宫切口分上、下两端填塞,一手持卵圆钳钳夹纱条自子宫切口送入宫底,从一侧宫角开始向另一侧顺序均匀呈叠瓦状填塞宫腔至子宫切口处,另取一根纱条送出宫颈外口约3cm,自下而上均匀有序填塞压迫宫颈管及子宫下段,不留腔隙,填至子宫切口水平,上下两纱条填塞紧后剪去剩余纱条,接牢两断端,然后自子宫切口两侧角分别缝合切口达中央,预留2cm暂不缝合,观察10分钟无活动性出血,再全部缝合。缝合子宫切口时不能缝及纱条。填塞纱条时要均匀紧密,不留死腔。
  3 术后处理
  术后给予足量、高效、广谱抗生素预防感染,首选青霉素类或头孢菌素类,配伍抗厌氧菌药物联合抗感染治疗,同时给予宫缩剂、止血药物,预防隐匿性出血。抗休克治疗同时并纠正贫血。严密观察生命体征、宫底高度、阴道出血情况,宫底部沙袋加压8小时。纱条填塞后于24~36小时取出,取纱条前严格消毒外阴及阴道,取出前30分钟静滴缩宫素20U,缓慢抽出纱条,取出后继续使用宫缩剂。于术后7天、42天B超检查子宫复旧及伤口愈合情况。
  4 结果
  15例经宫腔填塞纱条后止血效果满意,保留了子宫。2例因术中胎盘粘连、植入,术后仍阴道出血较多,行子宫次全切除术。15例均于术后24小时左右取出纱条,阴道少量暗红色积血,无异味。取出纱条均顺利。术后4天内恢复正常,无继发性宫腔感染。腹部切口均甲级愈合。住院时间7~10天。术后7天、42天复查,全部病人子宫复旧好,无晚期产后出血,B超检查子宫切口愈合良好。
  5 讨论
  宫腔填塞纱条是产科一种较古老的止血方法。有人认为该方法不符合子宫复旧生理,且担心填塞后宫腔隐匿性出血,或并发严重感染。宫腔镜塞纱条适用于宫缩乏力和前置胎盘引起的胎盘剥离面弥漫出血。妊娠中胎盘种植部位的子宫下段由于被动伸长,肌层相对菲薄,血管丰富,宫缩乏力也由于胎盘剥离面缺乏足够的平滑肌收缩难以止血。这种出血应用宫缩剂、局部缝扎、子宫动脉结扎等措施往往难以奏效,并可因为缝扎等操作延长了时间,使出血量剧增,延误了抢救时机,甚至造成病人不可逆性失血性休克死亡,此时只有迅速果断采用宫腔填塞纱条压迫止血,方能取得满意效果。
  目前有报道,选择性动脉栓塞术用于治疗产后及剖宫产术后子宫出血,包括髂内动脉栓塞和子宫动脉栓塞,可有效降低子宫血管动脉压及血流量,有利于出血动脉的血栓形成,使子宫创面得以止血。但手术平均40~50分钟,且子宫动脉栓塞(UAE)属高选择性插管,费时且技术难度大,对剖宫产术中的紧急出血,患者往往难以搬动,造影剂需事先皮试,放射科的特殊设备要求均限制了其在术中的应用。
  宫腔纱条填塞的正确操作对保证止血效果和预防并发症发生至关重要。填塞时要保证纱条均匀塞紧,不留空隙,纱条要注意填塞顺序,便于术后取出。术中应严格无菌操作,已置于阴道端的纱条严禁经宫颈回抽入宫腔,纱条要经碘伏浸泡。术后宫底放置沙袋加压8小时,使宫腔内纱条贴紧子宫,24小时左右抽出纱条。综上所述,宫腔填塞纱条只要使用适当,对剖宫产大出血且希望保留子宫的患者不失为一种简单、迅速有效的止血方法。
  参考文献
  [1]刘桂英,佟静,张健等.宫腔填塞纱条治疗剖宫产术大出血68例分析 ;.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1999,15(9):569.
  [2]陈春林,马奔.导管动脉栓塞术在难治性产后出血中的应用.中华妇产科杂志,2001,36(3):133-136.
  [3]韦飞英,剖宫产出血宫腔填塞纱条止血33例,实用妇产科杂志,1994,10(4);199.
其他文献
【摘 要】 目的:对针刺治疗应用于紧张性头痛中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研究。方法:选取于2013年5月-2014年9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紧张性头痛患者78例,并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38例)和针刺治疗组(40例),观察常规治疗和针刺治疗的效果并比较。结果:针刺治疗组患者的痊愈率为55%,治疗总有效率为95%,均显著高于常规治疗组患者的26.3%和76.3%;同时针刺治疗组患者的头痛天数显著少于常规治疗组
【摘 要】 急性腰扭伤是临床常见的多发病之一,好发于下腰部,以青壮年为常见,扭伤原因是由于过度负重或突然改变身体姿势引起部分组织撕裂伤,可涉及肌肉、筋膜、韧带、椎间小关节和关节囊,腰骶关节及骶髂关节等。损伤后立即出现剧烈腰痛、腰肌紧张、活动受限。腰痛并伴有下肢放射痛为主。 运用针灸、腰部闪罐及TDP神灯照射治疗急性腰扭伤效果显著,具有逐寒祛湿、疏通经络、祛除淤滞、行气活血、消肿止痛等作用。  【关
【摘 要】 目的:研究分析阿德福韦治疗乙肝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本院自2011年8月至2014年8月间在院进行治疗的乙肝患者30例,随机将上述两组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分别有患者15例。后对对照组的患者采用拉米夫定进行治疗,治疗组的患者则采用阿德福韦进行治疗,后对比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结果显示,两组患者均较治疗前,肝功能明显改善,并且两组患者均未出现药物对肝功能损害的现
【摘 要】 二十一世纪以来,随着社会的发展,新生儿的护理问题开始引起广泛的关注,所以,相对于新生儿重症监护室护理安全也引起了人们的高度重视。为了解决新生儿重症监护室护理安全问题,消除新生儿在重症监护室期间的一切不安全因素,我们将对新生儿重症监护室护理安全问题进行全面的分析和研究,提供高标准、高质量、安全可靠的护理服务,以此确保护理工作万无一失地进行,从而建立起一套完善、独立的新生儿重症监护室护理安
【摘 要】 目的:探讨分析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应用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片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近两年来收治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18例,按数字排表法随机分为两组,各9例,实验组患者服用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片治疗,对照组服用硝苯地平缓释片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在治疗第4周、第8周后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结果:通过对两组患者在治疗后第4周和第8周的血压疗效比较后,实验组第4周(77.78%)和第8周(
针对互联网电子地图数据保密和知识产权保护的需要,提出一种用于矢量电子地图的非线性保密处理算法。从理论上分析了算法的原理和性能,并用模拟数据分析了算法对相对精度、绝对精度和拓扑关系的影响,将算法推广到一般形式,算法灵活性和适用性更优。
【摘 要】 目的:探讨与分析氯雷他定应用于治疗外耳道湿疹患者的临床疗效以及可行性。方法:选择2013年6月~2014年6月来我院接受治疗患有外耳道湿疹患者90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由于这些这些患者之间没有显著性差异,因此,具有可比性,将这些患者进行随机分组,即治疗组(48例)与对照组(42例),本研究对治疗组患者给与氯雷他定药物进行治疗,而对对照组患者给与扑尔敏药物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