氧气包输氧管的改良与应用

来源 :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ifeng12345678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氧气包是常用的医疗设备,主要用于转运病人或家属保健吸氧。我科在使用过程中发现几个问题:1 氧气包的输氧管是用的比较硬、粗的橡膠管,塑料开关夹很容易撑破;而且开关夹关到最小,氧气袋仍然会漏气。2 氧气包的输氧管与现在的一次性鼻氧导管没法直接连接。3 氧气包输氧管的直径一致,控制氧气流量的开关夹开到最大时,开关夹容易滑脱丢失。
  为此我科改良了氧气包输氧管,制作如下:1取6-8厘米止血带、负压引流盒内的连接器、输液器上的开关夹。2 将开关夹套上止血带 3 用连接器将止血带与氧气包的输氧管连接。4 止血带前端再接一个连接器与一次性鼻氧管连接就可以使用。
  优点:1 止血带是柔软的硅胶材质,容易关紧不漏气,开关夹也不易损坏。2 方便使用,连接器可以直接与现在的一次性鼻氧管连接。3 因为止血带较软,为了防止使用过程中弯曲中断输氧,止血带只比开关夹长2-3厘米,用来套连接器。4输液管的开关夹较小,刚好套在止血带上,不易滑脱。
  浅谈大黄附子配伍
  李惠梅
  (吉林省公主岭市中医院 吉林 公主岭 610034)
  【摘 要】本文从历代文献方面论述了大黄附子配伍应用,为两者配伍的深入研究奠定基础。
  【关键词】大黄;附子;配伍
  大黄附子配伍应用首见于东汉张仲景《金匮要略·腹满寒疝宿食病脉证治第十》载大黄附子汤,此后,两者配伍临床应用非常广泛。历代文献所载这一药对配伍的方剂甚多,本文以《中华医方精选辞典》一书为基础依据[1],对大黄附子配伍药味组成在10味药以内的18首方剂进行分析,浅议两者配伍源流。
  大黄附子配伍源于大黄附子汤,主治寒积里实证。方中大黄附子共为君药,以苦寒泻下之大黄,泻下通便,荡涤积滞;以辛热之附子,温里散寒,止腹胁疼痛。《金匮玉函经二注》大黄附子汤补注谓之:“此寒邪之在中下二焦也……于此偏痛,必有所积。积而至于发热,其为实可知也。乃视其脉不滑数而紧弦,洵为阴脉,…且紧属痛,因寒而痛;弦为实,亦因寒而实。固非下则实不去,非温则寒不开…… 厥阴之实系少阴之寒而实,苟不大用附子之热,可独用大黄之寒乎…… 大黄附子汤治阴气结深于内也,偏痛用大黄,岂非从治之法乎?”二药为典型的寒热配伍,以大黄之苦寒佐制附子刚燥之性,一热一寒,温通并行,辛苦通降,相反相成,首开温下先河。
  至唐代,孙思邈创制之温脾汤,用于阳虚寒积证。方中附子大黄共用为君,用附子之大辛大热温壮脾阳,解散寒凝,配大黄泻下已成之冷积。芒硝润肠软坚,助大黄泻下攻积;干姜温中助阳,助附子温中散寒,均为臣药。人参、当归益气养血,使下不伤正为佐,甘草助人参益气,同时调和诸药为佐使。诸药合力,使寒邪去,积滞行,脾阳复。本方温通、泻下与补益三法兼备,寓温补于攻下之中,具有温阳以祛寒、攻下不伤正之特点。唐宋时期,附子大黄配伍,治疗临床病症有多种病机变化,其功效、主治通过与他药配伍得以充分发挥。宋以后,两者配伍发挥较少。近代,对大黄附子配伍应用的临床报道甚多,但方用大黄伍附子均取大黄去性存用及其温下的特点。
  综上可以看出,大黄附子配伍始于东汉,在唐宋时期达到鼎盛,因此对唐宋时期两者配伍诸如配伍比例、配伍地位、功能主治变化等的进一步深入研究,对近代拓宽两者的临床配伍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 彭怀仁.中华医方精选辞典[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9
其他文献
【摘 要】医学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对健康需求的提高,单纯的护理已远远落后于形势发展的要求,发展新型的护患关系已成为当今提高护理水平的需要.护理问题投诉是一个突出的问题,这不仅影响医院、护理人员的形象,而且也成为构建和谐社会中的不和谐音符.避免护患纠纷,护理人员应该具有过硬的护理技术,良好的职业道德及沟通技巧,树立患者至上的宗旨,提高护理服务质量,让患者及家属感到医院的温馨.  【关键词】精神病;投
【摘 要】目的:研究我院近五年收治的急诊内科就诊患者的疾病谱情况和规律。方法:对2008年1月1日-2012年12月31日的298117例急诊内科就诊患者病例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对其年龄、性别、就诊时间、病种排列等情况进行分析。结果:就诊病例中男性患者168347例,多于女性患者129770例。以14-30岁组的青年为多,61岁以上的老年患者有明显增多的趋势;3月份、7月份为急诊内科病人就诊的高峰
文章以火针疗法治病机理为出发点,通过逻辑分析,认为将火针疗法的作用机理简单的概括为是针和灸双重作用的叠加有待商榷,并将火针疗法与其它类似疗法做了比较。
期刊
【摘 要】羊水栓塞是一种极为凶险的产科并发症,发病率低但却有着极高的死亡率,是现在妇产科研究的热点。熟悉羊水栓塞的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及诊断治疗对降低其病死率有着极重要的价值。  【关键词】羊水栓塞;地塞米松;肝素;全宫切除  羊水栓塞(AFE)是指羊水进入母体血循环引起的急性肺栓塞、过敏性休克、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多器官功能衰竭或突然死亡的一系列严重症状的综合征[1] , 是一种严重威胁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