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患者,男,22岁,因左手被砖机机器绞伤致腕掌关节伴拇指毁损离断1.5h后入院.查体:左手可见自前臂远端至掌指关节近端处包括拇指、小指近节近端第1、2掌骨及第3、4掌骨基底腕骨椀侧及其软组织毁损缺失.腕骨掌骨基底第2、3、4、5指间关节处骨折,血管、神经、肌腱从断端抽出,左前臂伤处以远,感觉运动功能丧失.创面严重污染,前臂远端及掌骨近端软组织缺损,关节开放.术前提示:远侧列腕骨第1~5指掌骨基底拇指
【机 构】
:
476000河南省商丘市,河南省商丘创伤显微外科医院、手外科,476000河南省商丘市,河南省商丘创伤显微外科医院、手外科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患者,男,22岁,因左手被砖机机器绞伤致腕掌关节伴拇指毁损离断1.5h后入院.查体:左手可见自前臂远端至掌指关节近端处包括拇指、小指近节近端第1、2掌骨及第3、4掌骨基底腕骨椀侧及其软组织毁损缺失.腕骨掌骨基底第2、3、4、5指间关节处骨折,血管、神经、肌腱从断端抽出,左前臂伤处以远,感觉运动功能丧失.创面严重污染,前臂远端及掌骨近端软组织缺损,关节开放.术前提示:远侧列腕骨第1~5指掌骨基底拇指指骨均粉碎性骨折,部分骨质缺少拇指掌骨远端缺如。
其他文献
目的 探讨[足母]趾腓侧皮瓣移位修复前足底皮肤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2009年4月-2010年9月,采用[足母]趾腓侧皮瓣修复前足底皮肤缺损8例。根据缺损设计皮瓣形状及穿出隧道,依次沿皮瓣背侧缘向趾底缘游离,按设计线锐性切取皮瓣,逆行分离血管神经束至足底穿支或足底弓处,将[足母]趾腓侧皮瓣经皮下隧道带蒂旋转至前足底创面处,供区直接缝合。结果术后8例皮瓣全部成活。随访3~18个月,平均8个月,前足外形
显微外科是20世纪外科技术发展的重要里程碑.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显微外科已经从最初的断指(肢)移植、再造逐步发展到兼顾功能、外观的组织修复与功能重建,其应用涉及整形外科、骨科、手外科、心胸外科、耳鼻喉外科、口腔颌面外科、泌尿外科、器官移植外科等诸多领域[1-4].血管吻合技术作为显微外科的核心,是决定显微修复与再造成败的关键,除了手工缝合,出现了多种新型的血管吻合技术,本文对此进行文献复习,并
组合皮瓣(compound flap),顾名思义是由多种组织成分或多个皮瓣组合而成,且各成分间相互联结,从而实现多种组织的同时移植和有效的组织重建[1].目前随着显微外科技术的发展,游离皮瓣移植已成为临床创面修复的常规手段,对于各类游离组合皮瓣移植的应用也日渐增多.然而目前对于组合皮瓣的分类和命名仍存在很大争议,以至于对以往组合皮瓣的微小改动都能产生一种“新的”皮瓣类型,阻碍了组合皮瓣的学术交流和
目的 探讨应用(足母)趾内侧趾背神经营养血管皮瓣逆行修复(足母)趾远端缺损的临床疗效. 方法 2009年2月至2011年10月,共收治(足母)趾远端缺损11例,其中男9例,女2例;年龄16~ 48岁,平均31.6岁.锐器切割伤3例,重物砸伤3例,交通伤4例,(足母)趾术后遗留创面1例.其中(足母)趾远端软组织缺损伴骨外露7例,受伤至入院时间平均4.6h;(足母)趾离断伤再植术后坏死3例.(足母)甲
目的 报道带部分尺侧屈腕肌腱的尺动脉腕掌侧穿支皮瓣游离移植修复指背皮肤软组织合并伸指肌腱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 自2008年6月至2012年6月,对15例指背皮肤软组织合并伸指肌腱缺损采用带部分尺侧屈腕肌腱的游离尺动脉腕掌穿支皮瓣移植修复,切取面积为2.0 cm ×2.5 cm~3.0 cm ×6.0 cm:带1/2厚度屈腕肌腱长2.0~5.5 cm,并借腱膜保留在皮瓣内不分离,保持移植肌腱的血供.
目的 分析86例颅内动静脉畸形(AVM)患者临床特征,探讨显微手术治疗颅内动静脉畸形的策略及方法.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3年1月86例行颅内动静脉畸形显微手术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术前采用3 D-CTA、DSA,充分评估动静脉畸形的位置、大小、供血动脉及回流静脉情况,联合Spet-zler-Martin分级、首发症状等制定详细的显微手术方案.术中应用神经电生理监测评价手术前后神经功
目的 探讨腹部分层组织瓣结合异体肌腱移植在复杂手外伤中的应用. 方法 2007年1月至2009年12月,对15例伴有手背、手掌及腕部掌侧、背侧肌腱缺损的皮肤缺损的患者,选用腹部分层组织瓣结合异体肌腱移植修复. 结果15例组织瓣移植全部成活,术后随访6个月~2年,皮瓣外形好,腹部仅留线性瘢痕,按照中华医学会手外科学会上肢部分功能评定试用标准评定其功能,肌腱活动度恢复的优良率(TAM法)达到78.1%
目的 探讨枸橼酸西地那非对大鼠多血管体穿支皮瓣成活的影响. 方法 2012年11月至2013年3月,采用大鼠背部单侧三血管体穿支皮瓣模型,将实验动物36只随机分为3组(每组12只),生理盐水对照组(A组):1.5 ml生理盐水灌胃;枸橼酸西地那非组(B组):1.5 rnl的100 mg/kg浓度枸橼酸西地那非盐水灌胃;西地那非加亚硝基左旋精氨酸甲酯(L-NAME)组(C组):1.5 ml的100
目的 探讨应用胫前动脉皮瓣逆行转移修复足远端皮肤软组织缺损的效果. 方法 自2006年7月至2010年6月以胫前动脉逆行岛状皮瓣转移修复足远端皮肤软组织缺损21例,供区直接缝合或全厚皮植皮. 结果 21例胫前动脉皮支逆行岛状皮瓣及全厚植皮全部成活,术后随访2 ~13个月,平均9个月,皮瓣无明显臃肿,色泽良好,外形满意,不需二期整形.没有发生磨损破溃现象,功能良好.术后皮瓣感觉正常,两点辨别觉8 ~
目的 研究不同时间神经移植术修复幼年大鼠臂丛损伤后对近端神经元的影响。方法从2009年1月至12月,将出生18dSD大鼠48只随机等分为8组:第5颈神经(简称颈5)切断组、立即修复组及3、6、9、12、15、18d修复组。采用Trueblue注射法逆行标记神经元。颈5切断组将右侧颈5神经根切除0.3cm;立即修复组将颈5神经根切除后取腓肠神经行移植修复。其余各组分别在颈5切断后问隔相应时问修复。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