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线性分组码参数的全盲识别算法

来源 :电视技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hwfihwf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提出了一种基于迭代列消元法的线性分组码参数全盲识别算法。该方法首先对截获二进制码流构造截获矩阵,然后对截获矩阵进行迭代列消元法,利用相关列的归一化数目最大值来识别码字长度和同步时刻。同时,对截获矩阵进行迭代列消元法后的矩阵,选取其中一个小矩阵窗内相关列都是全零列,将其对应的转移矩阵中的列向量横向放入校验矩阵,完成校验矩阵的识别。此外,根据相关列和独立列中的码元0的比例减去1的比例的统计特性差异,提出了判别相关列和独立列的门限。仿真结果证明,在误码率为0.01时,该文算法仍能取得很好的效果。
其他文献
英语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要求教师明确教学目标,精确传授、认真指导,还要求学生的机敏反应和热情参与。文章从教师角度出发,关注课堂的有效提问,优化课堂教学,使学生真正成为学
以德国Alexanderwerk亚历山大公司研制生产的干法制粒辊压机为例,介绍了目前干法制粒机方面的最新技术动向,并探讨它在GMP管理方面的优势。
传统的二维主成分分析法广泛应用于图像特征提取,为了使此算法更加有效,提出了一种结构化二维算法,即核范数2DPCA算法(N-2-DPCA)。该算法基于核范数重构误差准则,将核范数最优化问题转化为基于F范数的最优化问题,然后通过采用迭代方法寻找到最佳投影矩阵,最后运用最小欧氏距离规则识别出待识别人脸的身份。在此基础之上,将N-2-DPCA扩展到基于双边投影的算法(N-B2-DPCA),采用曲线搜索算法
课堂导入做为地理教学的重要环节,在教学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文章结合课堂实践,从设疑法课堂导入的涵义、操作步骤以及在使用中容易出现的问题入手,就设疑法课堂导入在地理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