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为啥热衷“死亡教育”?

来源 :世界博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yadong11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7岁的蒂米在日记中这样写道:“我拉着他的手,对他笑了笑,他回了我一个笑容,过了一会儿,他闭上了眼睛,看上去像睡着了,老师说他死了,再也不会回来……爸爸说我是个勇敢的男子汉。”蒂米确实很勇敢,许多成年人未必有他应对的好。就在这一天的下午,蒂米和他的同学在老师的带领下,来到了梅奥医院,在那里他们第一次体验了一节独特的“死亡情感教育课”,他们将花瓣撒在临终者的床上,并勇敢地握住处于弥留之际的老人的手,向他送上祝福的话,然后微笑着目送他告别人世。
  这种类似临终关怀服务的体验,实际上是美国“死亡教育”课程的一种,在许多美国的中小学校受到了普遍的欢迎,大人们希望借此让孩子们能正确的毫无阴影的看待死亡。
  面对死亡更快乐
  死亡教育源于美国,最早可追溯到1928年,正式兴起则是在20世纪50年代末,赫蒙·费弗尔在1959年发表了第一部死亡教育的代表著作《死亡的意义》。1963年罗伯特·富尔顿在美国明尼苏达洲大学首次开设了美国第一门正规死亡教育课程。其后它的影响不断扩大,受到了各级学校、社会及有关专业领域的接受和重视,现在,“死亡教育”作为一门必修课程,已在全美大中小学校及幼儿园普遍实施。
  美国人认为,孩子一般从四五岁开始对死亡产生好奇与疑问,如果得不到父母或老师的正确教导,无法获知真相,极容易被笼罩在死亡的神秘面纱之下,受到夸大事实、扭曲信息的影响,从而产生错误或片面的死亡认知。所以对幼儿来说,死亡教育的意义非常深远。
  美国人希望以温和浅显、生动形象的方式向孩子们做出关于“死亡”的解释,并把这种“死亡教育”视为一种“情感知识”存入孩子的知识库。可能有那么一天,家中一只小狗小猫或家庭成员真的去世时,孩子便能动用他所需要的“情感知识”,来理解他面临的深深悲伤究竟是怎么回事了。
  一个名叫戴尼尔的普通美国老师发现全班同学集体喂养的小狗“球球”死了之后,孩子们都很悲痛,情绪波动很大。于是这位老师立刻计划开展一堂与家长协同的死亡情感教育课,帮助孩子们度过失掉“伙伴”的悲痛。她给每位家长写了一封短信说明情况,并告诉家长们:球球的死令孩子们很悲伤,这可能会使孩子们想起他们喜爱的人或宠物的死。我们将在明天集合后,邀请孩子们参加一个讨论会。大家一起制作一本关于球球的纪念册,来追忆与球球在一起的美好时光,表达对它的思念。另外,在最近一段日子里,有些孩子可能会经常提起球球,有些孩子可能会变得沉默寡言。请您体谅孩子的情感表现。戴尼尔老师通过“死”传播了爱,把两个极端现象统一为健康的人生态度。
  正如美国肯塔基大学心理学家德沃尔和佛罗里达州立大学的鲍梅斯特在2013年11月号的《心理学》杂志发布的最新研究报告提出的,当人们想到死亡或不得不面对生死抉择时,往往变得快乐。
  两种路径殊途同归
  但是死亡教育课程在实施的过程中也出现了许多问题,该用怎样的教材、采取怎样的教学方式,如同学校里性教育、艾滋病教育、消费者教育一样,在美国各地学校里,一直争论不休。
  目前美国各个中小学校的死亡教育,课程和教学方式呈现出了千姿百态的差异。有的中小学校根据当地情况及风俗特色,开设了具有独立科目的死亡教育“特色课”,如预防自杀课、死亡问题心理课等。但更多学校,则不把它作为一门独立科目,而是纷纷将死亡教育的内容渗透到健康课、社会课、文学课、科学课、生物课等科目中,也形成了一定的课程特色。
  蒙大拿的儿童心理学家阿斯莫老师选择在文学阅读课上,给孩子们阅读儿童文学作品《海盗伯里斯》。故事讲的是一个名叫伯里斯的海盗,他和他的海盗伙伴们身体强壮、贪婪大胆。突然有一天,他们养的一只鹦鹉死了,伯里斯和所有的海盗都哭了。
  阿斯莫问:“同学们,大家一直以为海盗是残酷,没有感情的,但为什么这个故事,却是以海盗同情鸟儿死亡作为结束?”然后阿斯莫与学生们一起热烈讨论海盗与死亡的联系、生命的脆弱与珍贵等问题,原本冰冷的死亡话题,逐渐充满温情氛围,孩子们表现出对死亡的理解和体恤。阿斯莫认为,儿童文学作品《海盗伯里斯》,能在更广泛的意义上向孩子们说明对于任何人“死亡都无法避免”和“生命都十分重要”的观念。
  阿斯莫老师认为死亡教育不应该局限在某本教材或者某种程式里,如何通过生活中的方方面面,用孩子能够理解的方式直面死亡才算成功。
  美国肯恩大学诺尔·玛鲍教授的办法比较毛骨悚然一些,但等待上课的学生名单已经排到3年以后了,这大概能说明他是成功了。
  在一次实地考察中,玛鲍带着学生们去了一个验尸房,那里有三具赤裸的尸体等着他们,一个死于枪击,一个死于自杀,另一个则是溺水而亡。当验尸员开始解剖他们时,学生中的大多数人无法忍受眼前的景象或者现场的气味,他们匆匆跑出去或者呕吐。
  有时候玛鲍和他的学生们还会参观一个公墓、一所戒备森严的监狱(与杀人犯见面)、一家临终关怀医院、一座火葬场。他们的作业也与众不同:给他们去世的亲人写一封告别信或为自己写下悼词和遗嘱。虽然这样做很恐怖,但学完了玛鲍的死亡课程或者类似课程的学生学会了一项重要的技能:坦诚谈论死亡。
  这基本代表着美国人对 “死亡教育”两大基本目标:一是坦诚面对死亡事实,正确认识死亡;二是同时把它作为情感教育的一部分。
  开拓生命的意义
  当格林湾威斯康星大学的人类发展学教授伊莱娜·丘皮特在1984年首次提议开设死亡课程时,她的系主任问道:“谁会学那样一门课呀?”但这门课随即人满为患,学校被迫将报名人数限定为50人。
  根据《死亡与临终手册》一书的统计,到20世纪70年代末期,美国各地开设了600多门与死亡相关的课程。而今天,数以千计的这类课程可以从不同学科里找到——从健康学、哲学到医学。
  越来越多的美国人把死亡不仅仅当成一种抽象的可能性来对待。所谓的死亡聚餐越来越受到人们的欢迎,人们喝着啤酒讨论死亡的话题。
  而加州作为美国自杀率最高的地区,自从1980年兴起“自杀防御课程”(死亡课程的分支)后,到1994年,自杀率比1970年降低了39%,而同一时期全美的自杀率则增加了1倍。由此可见,美国死亡教育积极开拓了生命的意义。
其他文献
科技是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和谐的基础性力量,民生科技是政府制定科技政策与设立科研项目重要导向的基本表达形式。民生科技作为与民生问题最直接相关的科学技术,发挥科技创新、科技进步对改善民生的引领和支撑作用,既是促进和谐社会建设、实现全面小康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也是推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的有效路径。  民生科技的发展是一项创新性的民生工程建设。由于我国各个区域科技、经济、社会和资源情况存在一定的差异性,发展
编辑同志:  你好!最近,我们这里掀起了学习市第三次党代会精神的高潮,“一圈两翼”成为大家谈论的热门话题。作为渝东北区县的一名机关干部,我既兴奋,又有些担忧。以前,全市打“库区牌”,我们县因为不在三峡库区的范围内而与很多优惠政策擦肩而过。现在提出“一圈两翼”的构想,这对我们来说,迎来了一个发展的春天。可兴奋之余,我也有一点担心:“一圈”加速跑起来了,“两翼”又该咋办呢?  刚开始,我还以为只是我一
求真务实开新局  今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实施“十二五”规划承前启后的关键一年,是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奠定坚实基础的重要一年,做好全年工作至关重要。2012年12月25日至26日召开的中共重庆市委四届二次全会,对2013年工作进行了研究部署。为了帮助基层干部深入学习贯彻市委四届二次全会精神,及时了解市委要求,谋划好全年工作,认认真真抓落实,求真务实开新局,本刊特别编辑了这组提示
走进涪陵区敦仁街道移民小区社区,举目四望,平坦整洁的社区体育场上,孩子们在快乐地追逐嬉戏;树影斑驳的角落里,老人们三三两两闲坐在一起,有说有笑话家常……  幸福洋溢在每一位居民的脸上。  “那年我刚搬进来的时候,什么配套设施都没有。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路泥,垃圾随处扔,下水道堵塞,骂街打架都是常有的事。”社区第一代居民王婆婆感叹。  17年前的移民小区社区,可以用“三多两乱”来形容——困难群体多、矛
生态产业化勃兴  ——通过引导人口相对聚集和超载人口梯度转移,着力涵养保护好三峡库区的青山绿水,提高基本公共服务水平,渝东北生态涵养发展区持续深入建设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和农产品主产区,长江流域重要生态屏障和长江上游特色经济走廊,长江三峡国际黄金旅游带和特色资源加工基地,在涵养生态的过程中实现生态产业化。  2014年8月3日,万州经开区天子园。  雷士照明生产车间里,生产线不停运转,将一支支荧光灯
“我们准备为白领筹办一次相亲会,欢迎大家来参加!”  曾经有一次,两江新区星系列楼宇党委副书记刘海燕向白领们发出邀请。  没想到,大家并不感兴趣。  “什么?相亲会?好土。”有白领吐槽。  刘海燕与党委成员下来反思一番,弄清了症结所在。  在星系列楼宇工作的白领,90%为35岁以下的“80后”“90后”。  如果党组织用老方式、旧观念来服务群众,这些年轻人并不“买账”。  频频碰壁后,星系列楼宇党
吴珏章,85岁,原市工商行政管理局调研员。离休后,他始终坚持老有所学、老有所为,永葆共产党员政治本色。  2002年,原重庆市工商行政管理局成立离休干部党支部,吴珏章被选为党支部委员,后来又被选为党支部书记。在擔任书记期间,他精心组织学习活动,定期走访探望老同志,通过微信视频帮助行动不便的老同志“见面叙旧”,并发展1名离休干部在77岁时入党,深受老同志好评。  “活到老,就要为党奉献到老。”这是吴
【规划蓝图】  纲要提出,按照扶贫对象精准、项目安排精准、资金使用精准、措施到户精准、因村派人精准、脱贫成效精准的要求,切实提高扶贫实效,稳定实现农村贫困人口不愁吃、不愁穿,义务教育、基本医疗和住房安全有保障。  【建言献策】  产业扶贫的核心就是定位一定要准确,即什么样的产业,面向什么样的市场。  ——全国人大代表、重庆市垫江县桂溪镇石岭村村委会主任、天圣制药集团董事长 刘群  国家要从用地、资
美国《时代》周刊在其网站公布了2014年度全球100位最有影响力人物名单。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再次入选。与此同时,美国总统奥巴马、俄罗斯总统普京也一并入选。  为《时代》周刊撰文的前美国驻华大使洪博培评价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称,习近平是继邓小平以后最具有转型色彩的中国领导人,他稳健的风格中散发出自信,吸引了全世界思想领袖的目光。洪博培认为,习近平主要着力点在国内和谐,但世界要求中国参与到决策者行列。在
雨天,重庆市沙坪坝区丰文街道三河村。  汽车行驶在宽阔的柏油马路上,从车窗望出去可以看到马路上别出心裁的彩色提神带。一盏盏伫立在路旁的太阳能路灯,像极了一个个守卫村庄的哨兵。  浪漫的萤火谷农场、诗意的“远山有窑”,以及好客的村民、活泼的游客……无不彰显着这个小山村旺盛的生命力。  看到眼前的景象,很难让人相信,这里几年前还是一个基础设施严重滞后、村级集体经济薄弱的“空壳村”。  仅2018年一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