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科学的迅猛发展推动了建筑工程规模的进一步扩大,建筑工程也如雨后春笋般层出不穷,发展壮大。而工程的质量直接关系着整个建筑工程的优劣,无论是对于人民来说,还是对于施工单位而言都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因此需要引起高度重视。文章通过对当前质量管理问题的不足,提出了一些建议性的解决对策,以期对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的提高带来一定的指导作用。
[关键词]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R7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7)26-0096-01
1 质量管理的重要性
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影响着居住者或使用者的生命财产安全,影响着整个社会的利益,因此施工单位应从施工方案至工程完工的整个施工过程的每个具体环节均满足国家质量体系及相关规范要求,确保工程质量及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我国建筑企业繁多,各单位施工水平及质量管理水平参差不齐。一个建筑企业能否在中国目前的建筑市场中立足,最大程度取决于建筑工程质量,工程质量成为一个建筑企业在建筑市场中发展和生存的保障。若工程质量不能满足人们的需求、市场的要求及相关规范的要求,则在建筑后续使用过程中就会出现其他质量问题,浪费国家财力、人力资源,对整个社会产生明显的负面影响。
2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存在的问题
由于建筑行业工程项目本身存在其特殊性,受建筑环境和建筑施工条件的影响,加上施工管理人员的自身因素和施工机制和施工设备的因素等,导致越来越多的施工质量问题不断出现,给建筑质量造成巨大影响。常见问题有以下几个方面:
2.1 建筑原料及设备质量管理不当
建筑原料及设备是建筑施工质量的根本保障,由于施工单位对原来及设备的把关不严格往往导致施工质量管理问题发生。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所涉及到的原料及设备的种类和数量较多,但是现在的建筑原料及设备市场产品质量参差不齐。一些供应商为了追求自身的经济效益,不遵守市场的规范,向建筑施工单位提供质量不达标的产品,而建筑施工单位的采购人员的质量监管意识不足,没有对原料及设备的质量进行严格把关,导致一些以次充好的产品进入施工现场,从而对建筑施工质量管理产生十分严重的影响。
2.2 施工技术人员素质低
在建筑施工的过程当中,对建筑施工质量有着关键性作用的是工程项目的施工人员。从建筑设计决策到组织建设以及监督检查,缺乏必要的施工技术人员参与,将影响整体的建设项目。因此,要切实提高专业素质和技术水平,有效提高相关施工人员的工作积极性,提高了施工人员的责任,从而促进建设管理水平的建设有所改善的效果。
2.3 工程质量管理工作执行力度不足
目前,多数施工企业,都建立了工程质量管理体系,且有的企业开展了质量管理体系认证,但实际在施工过程管理工作中,由于受人员组织、施工机械、建筑材料供应等种种原因影响,工程质量管理工作执行力度不足,使得一些具体工作不能严格按管理制度和相关规定要求执行,存在隐蔽工程检查不细致,工艺工序人为减少,应该检测的项目漏检,工程质量问题整改不位等现象,特别是在工程工期紧的情况下,为了赶抢施工进度更是如此,工程质量管理工作执行力度不足,施工质量很难得到有效保证。
3 施工质量改善措施
3.1 建立科学的质量控制和评价体系
对于体制的建设,不仅要适应企业内部的环境和条件,同样也要符合市场发展的要求。质量控制和评价体系应该参考专家的意见和专业人才的理论知识共同塑造,随着市场和客户需求的改变,还应该动态的调整体系的内容。这是个长期持久的工作,因此企业内部应该组织和建立专业的体制建设团队,不断的分析各项指标的科学性和时代性,才能够建立符合企业发展的管理体制。
3.2 构建建筑施工质量的目标责任制
作为系统性工程,建筑施工项目较为庞杂,涉及的工作人员也非常多。在进行建筑施工工作过程中,需要坚持管理的系统性以及整体性,保证施工工作目标的清晰,明确施工工作人员的工作职责。建筑施工的目标责任制不仅能够有效完成规定的施工任务,还能够提升施工质量控制以及施工质量管理的有效性。在构建目标责任制工作过程中,需要严格按照相关法律法规来管理有效企业,坚持谁管理谁负责的工作制度,从施工材料、施工程序、施工技术等多个方面来落实相关工作责任,有效落实工作责任,实现权利、责任、利益的有效结合。一旦出现施工问题能够直接找出责任人,进而最为快速的解决办法,为建筑施工质量提供保障。
3.3 加强对建筑材料质量的管理
在建筑工程项目施工中,加强对建筑材料的质量管理,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第一,材料供应商的选择。目前,由于建筑行业的蓬勃发展,使得越来越多的投资者纷纷投身于建筑材料生产销售市场,使得建筑材料市场秩序日趋复杂。对此,企业在选择建筑材料供应商时,就需要慎之又慎,首选那些有资质、社会信誉良好且产品物美价廉的供货厂商,从源头就保证建筑材料的质量;第二,在建筑材料运抵施工现场后,相关人员需要采取必要的检验程序,来对进场材料进行质量、数量、性能等方面的验收,一旦发现建筑材料的质量、数量以及规格等不符合预定要求,就要及时与供货厂商进行沟通,并不予进场。对此,企业需要建立一整套科学严谨的材料质量验收标准以及验收方法,对每一批次的材料都进行相应检验,以保证材料从性能乃至外观上都合乎标准。
3.4 强化管理人员的质量意识
首先,施工企业要把强化施工管理人员的质量意识放在重要位置,只有人的意识提高了,才能从思想上去落实管理好工程质量管理工作。其次,要提高管理工作人员的责任意识,建立健全有效的质量领导责任机制,坚持工程质量“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层层把关,有效落实执行到位。再次,增强管理人员危机意识,举反面典型案例,让管理人员吸取教训,总结经验,消除各种影响工程质量的意识不利因素,确保工程质量管理水平得到有效提高。
3.5 遵循科学规律,合理控制工程工期
任何事物的发生和产生,都必须遵循一定的科学发展规律。同样建筑工程质量管理工作的好与坏,也离不开科学的发展规律,工程质量与进度,两者互为矛盾,不可兼得,不得過于追求进度,而损害工程质量,也不能过于追求质量,而拖延工程施工进度;但两者都得,则要在两者之间寻找一平衡点,在确保工程质量安全的前提下,再加快工程施工进度,合理控制工程工期。
3.6 严格控制技术并引进信息化手段
工程施工前的技术工作非常重要,如果做好这些工作的检查,制定出科学合理的技术方法,对于工程的开展,和进一步对方案的落实都有着非常多的益处。不单单在施工方面,还要在管理人员上也要有专业的技术知识水平,专业的技术施工素养,通过积累的施工经验,对实际施工情况作出正确的判断和决策,按照已确定的管理目标,更好地保证工程的质量。
在质量管理上也需要符合现代化的管理模式,设备、人力、资源都在随着市场需求的提高不断的升级,因此质量管理的技术水平也需要进行先进化的改造才能够满足要求。信息化已经走进了各个行业,同样也是管理的重要技术支持。企业的管理水平取决于技术的先进程度,因此建筑施工工程的质量控制也应该才去先进的技术手段。在工艺流程,现场管理,机械操作等方面引入信息化技术手段,促进企业的质量管理逐渐走向成熟。
结语
综上所述,其对社会经济能否健康稳步发展关系巨大。市场与营销能够进一步反应出建筑质量的性能,对于存在的质量问题要有针对性的加以改进与处理,从而提高工程的安全系数,为人们能够安全的生活提供基础保障。要保证施工的质量,对其质量进行科学的有针对性的管理非常重要,这项管理工作可以说从开始到最后一直影响着工程的开展,并且在管理的同時还要严格遵守工程质量的相关标准,从而为工程的质量打下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林舟.建筑工程施工管理中质量管理若干问题的探讨[J].河南建材,2016,04:60-61.
[2] 王寿华.建筑工程施工质量常出现的问题分析[J].建材与装饰,2016,39:25-26.
[3] 周凯.提高建筑工程管理及施工质量控制的策略研究[J].建材与装饰,2016,45:177-178.
[关键词]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R7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7)26-0096-01
1 质量管理的重要性
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影响着居住者或使用者的生命财产安全,影响着整个社会的利益,因此施工单位应从施工方案至工程完工的整个施工过程的每个具体环节均满足国家质量体系及相关规范要求,确保工程质量及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我国建筑企业繁多,各单位施工水平及质量管理水平参差不齐。一个建筑企业能否在中国目前的建筑市场中立足,最大程度取决于建筑工程质量,工程质量成为一个建筑企业在建筑市场中发展和生存的保障。若工程质量不能满足人们的需求、市场的要求及相关规范的要求,则在建筑后续使用过程中就会出现其他质量问题,浪费国家财力、人力资源,对整个社会产生明显的负面影响。
2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存在的问题
由于建筑行业工程项目本身存在其特殊性,受建筑环境和建筑施工条件的影响,加上施工管理人员的自身因素和施工机制和施工设备的因素等,导致越来越多的施工质量问题不断出现,给建筑质量造成巨大影响。常见问题有以下几个方面:
2.1 建筑原料及设备质量管理不当
建筑原料及设备是建筑施工质量的根本保障,由于施工单位对原来及设备的把关不严格往往导致施工质量管理问题发生。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所涉及到的原料及设备的种类和数量较多,但是现在的建筑原料及设备市场产品质量参差不齐。一些供应商为了追求自身的经济效益,不遵守市场的规范,向建筑施工单位提供质量不达标的产品,而建筑施工单位的采购人员的质量监管意识不足,没有对原料及设备的质量进行严格把关,导致一些以次充好的产品进入施工现场,从而对建筑施工质量管理产生十分严重的影响。
2.2 施工技术人员素质低
在建筑施工的过程当中,对建筑施工质量有着关键性作用的是工程项目的施工人员。从建筑设计决策到组织建设以及监督检查,缺乏必要的施工技术人员参与,将影响整体的建设项目。因此,要切实提高专业素质和技术水平,有效提高相关施工人员的工作积极性,提高了施工人员的责任,从而促进建设管理水平的建设有所改善的效果。
2.3 工程质量管理工作执行力度不足
目前,多数施工企业,都建立了工程质量管理体系,且有的企业开展了质量管理体系认证,但实际在施工过程管理工作中,由于受人员组织、施工机械、建筑材料供应等种种原因影响,工程质量管理工作执行力度不足,使得一些具体工作不能严格按管理制度和相关规定要求执行,存在隐蔽工程检查不细致,工艺工序人为减少,应该检测的项目漏检,工程质量问题整改不位等现象,特别是在工程工期紧的情况下,为了赶抢施工进度更是如此,工程质量管理工作执行力度不足,施工质量很难得到有效保证。
3 施工质量改善措施
3.1 建立科学的质量控制和评价体系
对于体制的建设,不仅要适应企业内部的环境和条件,同样也要符合市场发展的要求。质量控制和评价体系应该参考专家的意见和专业人才的理论知识共同塑造,随着市场和客户需求的改变,还应该动态的调整体系的内容。这是个长期持久的工作,因此企业内部应该组织和建立专业的体制建设团队,不断的分析各项指标的科学性和时代性,才能够建立符合企业发展的管理体制。
3.2 构建建筑施工质量的目标责任制
作为系统性工程,建筑施工项目较为庞杂,涉及的工作人员也非常多。在进行建筑施工工作过程中,需要坚持管理的系统性以及整体性,保证施工工作目标的清晰,明确施工工作人员的工作职责。建筑施工的目标责任制不仅能够有效完成规定的施工任务,还能够提升施工质量控制以及施工质量管理的有效性。在构建目标责任制工作过程中,需要严格按照相关法律法规来管理有效企业,坚持谁管理谁负责的工作制度,从施工材料、施工程序、施工技术等多个方面来落实相关工作责任,有效落实工作责任,实现权利、责任、利益的有效结合。一旦出现施工问题能够直接找出责任人,进而最为快速的解决办法,为建筑施工质量提供保障。
3.3 加强对建筑材料质量的管理
在建筑工程项目施工中,加强对建筑材料的质量管理,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第一,材料供应商的选择。目前,由于建筑行业的蓬勃发展,使得越来越多的投资者纷纷投身于建筑材料生产销售市场,使得建筑材料市场秩序日趋复杂。对此,企业在选择建筑材料供应商时,就需要慎之又慎,首选那些有资质、社会信誉良好且产品物美价廉的供货厂商,从源头就保证建筑材料的质量;第二,在建筑材料运抵施工现场后,相关人员需要采取必要的检验程序,来对进场材料进行质量、数量、性能等方面的验收,一旦发现建筑材料的质量、数量以及规格等不符合预定要求,就要及时与供货厂商进行沟通,并不予进场。对此,企业需要建立一整套科学严谨的材料质量验收标准以及验收方法,对每一批次的材料都进行相应检验,以保证材料从性能乃至外观上都合乎标准。
3.4 强化管理人员的质量意识
首先,施工企业要把强化施工管理人员的质量意识放在重要位置,只有人的意识提高了,才能从思想上去落实管理好工程质量管理工作。其次,要提高管理工作人员的责任意识,建立健全有效的质量领导责任机制,坚持工程质量“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层层把关,有效落实执行到位。再次,增强管理人员危机意识,举反面典型案例,让管理人员吸取教训,总结经验,消除各种影响工程质量的意识不利因素,确保工程质量管理水平得到有效提高。
3.5 遵循科学规律,合理控制工程工期
任何事物的发生和产生,都必须遵循一定的科学发展规律。同样建筑工程质量管理工作的好与坏,也离不开科学的发展规律,工程质量与进度,两者互为矛盾,不可兼得,不得過于追求进度,而损害工程质量,也不能过于追求质量,而拖延工程施工进度;但两者都得,则要在两者之间寻找一平衡点,在确保工程质量安全的前提下,再加快工程施工进度,合理控制工程工期。
3.6 严格控制技术并引进信息化手段
工程施工前的技术工作非常重要,如果做好这些工作的检查,制定出科学合理的技术方法,对于工程的开展,和进一步对方案的落实都有着非常多的益处。不单单在施工方面,还要在管理人员上也要有专业的技术知识水平,专业的技术施工素养,通过积累的施工经验,对实际施工情况作出正确的判断和决策,按照已确定的管理目标,更好地保证工程的质量。
在质量管理上也需要符合现代化的管理模式,设备、人力、资源都在随着市场需求的提高不断的升级,因此质量管理的技术水平也需要进行先进化的改造才能够满足要求。信息化已经走进了各个行业,同样也是管理的重要技术支持。企业的管理水平取决于技术的先进程度,因此建筑施工工程的质量控制也应该才去先进的技术手段。在工艺流程,现场管理,机械操作等方面引入信息化技术手段,促进企业的质量管理逐渐走向成熟。
结语
综上所述,其对社会经济能否健康稳步发展关系巨大。市场与营销能够进一步反应出建筑质量的性能,对于存在的质量问题要有针对性的加以改进与处理,从而提高工程的安全系数,为人们能够安全的生活提供基础保障。要保证施工的质量,对其质量进行科学的有针对性的管理非常重要,这项管理工作可以说从开始到最后一直影响着工程的开展,并且在管理的同時还要严格遵守工程质量的相关标准,从而为工程的质量打下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林舟.建筑工程施工管理中质量管理若干问题的探讨[J].河南建材,2016,04:60-61.
[2] 王寿华.建筑工程施工质量常出现的问题分析[J].建材与装饰,2016,39:25-26.
[3] 周凯.提高建筑工程管理及施工质量控制的策略研究[J].建材与装饰,2016,45:177-1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