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语文教学中的个性教育

来源 :教育周报·教育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eryann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语文学科是最适合也最需要个性化学习的学科。语文教育的个性化实际上是将学生培养成人而非工具的问题。作为人的精神自由的外化,语文教学有利于实现人的自我存在与社会存在的统一,这便是语文教育的个性化。这样,实现语文教育的个性化,实现语文教育的个别化与个体化,使语文教育具有个性特色,并让这三者联成一体,就能共同奏出语文教育个性化深沉激越的旋律。
  关键词:语文教育 人性化 个别化 个性化
  现代教育的目的之一是培养人的创造性。心理学家布希尔曾说过,创造力是架在两个通常有很大区别的心理学领域——才能和个性之间的桥梁。这就是说,创造力的形成离不开个性这一因素。在教学中,如果重视学生个性的存在和发展,根据个性差异实施教学,提倡个性化学习,那么教学的效果将是不可估量的。
  一、注重“节外生枝”
  在阅读课上要让学生大胆放言,随心所欲。课堂上,教师要民主平等意识,让学生在课堂上有想说、直说敢说的权力,同时又要给学生提供自我表达、交流看法的时间和场所。只有师生平等,学生才能畅所欲言,大胆参与教学的双方活动。学生有思考的空间、质疑的勇气,才能去创造学犹未尽的教学氛围。
  学习活动是一个动态过程,突出“目标中心”可能会忽视目标以外的有价值的非预期目标,而这恰恰是教学的自然流动和学生可能出现的有创见的“节外生枝”。
  二、引导“自感自悟”
  尊重学生的阅读主体地位,才能增强个性发展能力。阅读教学占用课时最多,花费心血最大,然而,教学效果却并不理想。究其原因,一是烦琐的讲析挤占了学生的阅读时间,二是满堂问成风,表面看似热闹,实际缺乏阅读效果,三是阅读的盲目性。由于缺乏必要的阅读指导和阅读训练,课外阅读收效甚微。因此,课堂上要少讲,让学生多阅读,才能让学生多领悟和品味。
  摈弃烦琐的分析,注重整体感悟,让学生自悟自得,有利于增强学生的自主精神和创造精神,有利于发展学生的个性。《嘱咐》是浙教版第九册的一篇课文。这是一篇歌颂母爱的散文,文中选取的事例就在学生身边,虽然简单但蕴含的深意却不容易领会,需要同学们去读、去感悟。在《嘱咐》一课的教学中,我先让学生自由读课文,然后谈谈自己对课文的认识、了解,或是感受、体会,甚至疑问。学生在充分的朗读后提出了3个问题:
  (1)母亲是怎样用眼睛嘱咐“我”的?
  (2)母亲粗壮的手臂高高举起,为什么手掌落在身上却一点儿不疼?
  (3)母亲用眼睛嘱咐“我”什么,为什么不是用语言嘱咐“我”的?
  我把这3个问题板书在黑板上,请学生自由组合,找伙伴研读。读后反馈交流,大家对第三个问题的感想最多,我就请他们当当“母亲”说一说嘱咐的话。有的说:“孩子,你真乖,能帮妈妈干活啦!”有的说:“孩子,你怎么可以欺负小伙伴呢,应该团结友爱才是啊!”有的说:“孩子,妈妈现在好多了,希望你长大后也能像妈妈一样乐于助人,不要光想着自己。”对于后半个问题,有的同学觉得母亲用眼睛嘱咐“我”的话比用语言更能深入内心,有的同学认为母亲是位普通的劳动妇女,读书不是很多,不会講出一些大道理来教育自己的子女,从母亲的眼睛中就可以透露出无限的关爱和期待,这更令人难以忘怀,真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啊。
  三、展示“各自差异”
  世界上没有两片相同的树叶,也没有两个个性相同的人,世界是丰富多采的。苏霍姆林斯基:“每一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
  尊重学生的个性,才能使学生的阅读个性充分显示,从而提高阅读课的质量。阅读是学生个人的知识和经验积累的展示,即学生凭借自己的主观经验和感情色彩来品味读物,并基于自己的个性而展开思维。由于学生个人的认知水平、生活体验、文学修养、兴趣爱好等方面的差异,他们对文章的理解必然呈现出不同的认识。因此,语文教师要把主动权还给学生,尊重学生的观察和体验,让学生有个性阅读的机会,留给学生一个自由、宽松的阅读时空。
  学生在情绪、兴趣、注意、思维诸多方面存在着差异,同一种方法不一定适合每一位学生。我们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个性特征,在传授学法时尽可能提供更多的学习方法,允许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学习,让他们把不同的看法、独特的见解都表述出来,从而使每位学生获得最大限度的发展。
  课程改革中的阅读教学,十分注重个性化阅读,要让每个学生在读中积累思维,展开丰富的情感活动,获得个人感受。作为教师,我们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鼓励学生交流个人感受,并要不断地创造机会让学生进行多角度的、有创意的阅读,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对课文有真感受、真体验、真理解,才能不看老师的眼色行事,才能不人云亦云。
  教师要摆正在阅读教学中的角色位置。在现代社会中,学生获取知识的途径是多渠道的,阅读只是其中一种途径。语文阅读教学的关键在于,在教材和学生的心灵之间架起沟通的桥梁。个性教学的作用就是桥梁。课堂阅读教学不是学生获取知识的主要途径,教师传授阅读的策略才是必不可少的。教师的角色应该是“导游”,要为学生选择一个最恰当的观察点,让他们去尽情欣赏和享受文学作品王国那美丽的风景;教师的角色应该是餐厅的“领班”,多介绍风味小吃,刺激学生的食欲,让他们尽兴品尝每一篇教材那美味佳肴。教师在授课中要敢于发表独特的见解。有个性的教师要敢于一鸣惊人,敢于向“权威”挑战。只要教法新颖,内容新潮,思路独特,语言幽默生动,阅读课堂上有“不同声音”发出,就是学生动起来了,就说明个性教学取得了成果。在大力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必须倡导和重视学生的个性化学习。
其他文献
随着新课程的实施,使我们认识到:生物作为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学科,其课改的目标是以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为宗旨,积极倡导以探究为主的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发展学生对科学本质的理解,使学生学会探究思维来解决问题,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和生活打好基础。实验是生物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创新能力,提高生物科学素养的基本要素。  一、搞好实验教学,培养学生学会科学研究的方法  传统教学中的一个重大弊
期刊
众所周知,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是一门以学生的生活经验为基础的综合性教学活动。而且新课程改革明确提出,在教育教学活动开展中,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主体性,以学生为中心来开展教学活动,将课堂还给学生,使学生在课堂教学活动参与中充分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我认为只有在学生积极参与的教学活动才能称得上是有效教学。因此,在组织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活动的时候,教师需要立足该课程的特点,将教材内容与学生感兴趣的内容结合起来
期刊
语文这一学科对于孩子来说并不陌生,从咿咿呀呀开始学说话的时候,语文的积累与运用就已开始。孩子在学前阶段用自己的活动经验与积累运用着语文、表现着语文。但是,当走入学校,语文成为一门系统的学科后,很多孩子胆怯了、退缩了,甚至对语文产生了厌烦。面对繁杂的语文知识,如何重燃孩子学习语文的兴趣火焰,让孩子乐于接受、感悟、演绎,我一直思考着……   教授小学二年级课文《彩色的梦》,在课文没讲到一半时,孩子已经
期刊
摘要:高中阶段教师对于学生的身体素质,相较于初中阶段有了更高的要求。为此,需要教师能够综合分析学生目前的体育运动状态和身体基本素质,选择最适合学生的教学方法,以此帮助学生有效提升其自身的身体综合素质。教师在指导学生体育锻炼的过程中,需要下意识锻炼学生的肺活量、柔韧性以及肌肉耐久力,有效提升学生的身体素质水平。  关键词:高中学生;提升;身体素质  一、注重中长跑锻炼,提升学生肺活量  教师指导学生
期刊
摘要:在我国教育事业蒸蒸日上,不断提倡素质教育的同时,农村小学音乐确成为我国小学音乐课程改革及素质教育工作整体推进的"瓶颈",其主要原因为:上级对农村音乐教育还不够重视,农村小学专职音乐教师稀缺,师资力量非常薄弱,教学设施落后等这些不利因素直接影响着我国音乐课程改革的顺利实施,也严重制约了素质教育在农村小学校的深化,本文通过笔者对本镇的农村小学音乐教育的现状进行实地调查,分析与阐述,提出了改善农村
期刊
摘 要 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社会的不断进步,综合国力的不断增强,我国与世界的联系越来越緊密,英语成了我国与世界沟通的桥梁,因此人们对英语口语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经过两个多月的实习实践,发现中学生的英语口语表达存在严重的问题实在让人担忧,因此发现影响中学生英语口语表达的因素和找到一定的对策成了提高中学生英语口语的必经之路。  关键词 影响 中学生 英语口语 因素 对策   一、影响中学生口语表达的因
期刊
摘要:现代科学技术日渐发达,应用于教学领域的科技也自然获得了长足进步,当代的教学早已脱离单一的知识获取与传播方式。科技的進步给多媒体信息技术的应用带来了可能。现如今,在高水平科学技术的强有力的支撑下,教学模式也得到丰富,教学效果不断增强。我们可以应用多种现代信息技术进行教学工作,可以在同等时间内大大提升教学水平,扩大教学信息量,让教学更加生动和主动,也使语文教学更具趣味性、活泼性。  关键词:信息
期刊
摘要:音乐欣赏课是音乐课程的核心要素之一,然而提到“欣赏”二字,许多人会忽视其重要性,因此音乐欣赏课的状态有时难以令人满意。本文作者结合小学低学段的研究范围,对音乐欣赏的重要性展开了思考。  关键词:低学段;音乐欣赏;兴趣激发;审美教育;丰富涉猎  音乐欣赏重在对音乐的感知、理解、鉴赏和品味,是对音乐课程的补充,更是对音乐学习活动的升华。明白音乐欣赏的重要性,便可以积极组织音乐欣赏课程,助力音乐教
期刊
摘要:數学是一门需要学生具备良好思维能力的学科,在学习数学时,要借助相应的数学思维解答数学问题,所以在开展小学数学的教学,教师在强化学生数学知识能力的同时,还要不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随着时代和社会的发展,良好的思维能力是对21世纪的新型人才来说是必不可少的一大特质。所以在开展小学数学的教学时,教师就要从娃娃抓起,给学生自由的思维发展空间,让学生创设独立的思维模式。  关键词:小学数学;思维能力;
期刊
在数学教学中,对于老师来说最担心的就是班级小组建设中的那些学困生的转化,由于这些学困生的道德认识不强,情感意志薄弱,缺乏自制力……往往表现为不遵守纪律,不讲礼貌,不爱学习,甚至结成小团伙违反学校纪律,对抗老师等等。学困生的形成并非是一种原因,往往是多种原因所致,如:家庭环境恶劣,家庭环境优越,由于生病或请假过多,社会上的不良风气侵蚀,教师失误等等。因此对学困生的转化是一项艰苦的工作,我们一定认真分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