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为学术史研究对象的民间文学,历来有很多名称和不同的内涵,其中以“民间文学”和“俗文学”使用比较广泛,但是这两个概念却历时性地附着了很多学术内与学术外的理论缺陷,应该重新对“民间文学”概念进行共时性探讨。本文建议以“非作家文学”和“现场表演”作为对传统“集体性”和“口头性”的深度阐发,这或许对进一步建设民间文学理论体系有所助益,同时也可以对学术史上长期纠缠的一些问题提供新的理解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