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初中教学中,物理这门课程占据着重要的地位,而今随着新课标的颁布,对物理教学模式的改革也愈加受到师生们的关注和重视。对比理科类的其他学科,物理的相关理论知识就显得尤为抽象,而且其具备较强的实践性。因此,在物理的学习过程中,应该通过具体可行的实验来加强对物理中抽象思维理论的理解,从而也能帮助初中生更好地学习物理。本文就现阶段初中物理实验教学的状况进行了分析,提出了一些不足之处,同时也提出了一些相应的解决措施。
关键词:初中物理 实验教学 调查与分析 对策
【中国分类号】G633.7
引言
不同于其他的理科类学科,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因而在物理教学中采用实验教学既有利于加强学生对物理知识的理解,也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实验技能。近年来,随着九年义务教育的推广以及各地政府的物质支持,各种实验仪器以及电教设备的引入,为初中物理实验教学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然而在这样的情况下还存在着大量的学校由于受到传统应试教育思想的影响以及相关现实条件的制约,在物理实验教学这一环节中还是相比来说比较欠缺的,这也就导致实验室以及大多的仪器都被闲置,没有发挥出其应有的价值,造成了教育资源的严重浪费。
一、初中物理实验教学的现状分析
(一)初中物理老师的教学观念较为落后
对于大多的初中物理老师而言,由于受到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因而在物理教学过程中一味的重视物理理论知识的教学,忽略或很少使用物理实验教学,在他们看来,实验教学既浪费时间,也浪费精力,因而在采用实验教学上缺乏积极性,在加上害怕学生在实验教学过程中会损坏实验器材以及学生进行的实验效果差强人意,因而就更加不愿意采用实验教学了,所以在实际的物理教学中,大多的物理老师都是采用以讲代做、演示代分组的形式来开展实验教学活动的。
(二)学生对物理实验的认识不足
正由于学生对物理实验的认识不足,因而也就存在其对物理实验的不重视以及对动手进行实验的积极性不高。在实际的学习过程中,具体表现为:学生没有重视对物理基础知识的理解以及对基本实验技能的训练,在上实验课的时候往往是应付的态度,另外就是由于学生对实验重要性的认识不到位,因而不亲自进行实验的操作等等。而这些现象的存在都不利于初中生对物理的学习。
(三)部分的实验缺乏可操作性
在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中,由于一部分的实验缺乏一定的可操作性,因而也就达不到其实验的最终目的。譬如在实验教学过程中,由于实验操作的时间过长,因而就影响了老师教学的进度,又如由于实验受到太多的制约因素,因而不便在课堂中进行演示,也就造成了学生对物理所学内容的不理解。
(四)实验条件不够完善
由于一些学校中领导的不重视,再加上学校的资金有限,因而许多学校的实验条件很不完善,实验教室内的设备比较陈旧,而且损坏的程度也比较大,因而也就无法满足老师以及学生对实验教学的需求,因而这也就造成初中物理实验教学得不到发展的一个制约因素。
二、初中物理实验教学的策略研究
(一)改变老师的物理实验教学观念
作为一名初中物理老师,单单具备物理方面的理论知识是不够的,还应该具备实践教学的动手能力,也就是说初中物理老师在授予学生物理知识的同时,还应该通过实验的操作来提高学生的实验技能,从而加强学生对物理理论知识的理解,这样才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不同于高中生,初中生处于一个好动的特殊时期,因而物理老师应该发挥出初中生性格中的积极的一面,通过丰富的实验来吸引学生的关注,从而激发其对物理的学习热情。
(二)注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
根据相关调查发现,由于老师的影响以及自身的原因,大多的初中生在思想上对物理实验就不够重视,甚至于存在不愿操作、不懂操作以及不敢操作的现象,这也就导致了其实验技能的欠缺,另外有些学生在实验操作的时候不愿意去思考,只是抱以应付的态度去机械地操作,因而在遇到需要创新以及需要做出判断的实验时就不知所以了。久而久之,在这样的情形下就不利于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态度以及学习习惯,对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以及动手能力也存在一定的制约性。在物理的学习过程中,学生处于主体地位,因而其应该保持积极主动的态度,在认真观察、实践以及思考后才会对物理学习产生兴趣,才能够理解并体会到物理现象以及物理知识,从而在实验教学中获得相应的技能。因而在物理实验教学中,老师应该首先注重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然后再鼓励他们发现并提出问题,最后对他们加以正确的指导,帮助他们更好地学习物理。
(三)加强演示实验教学
正由于一些实验操作起来具备一定的局限性,因而物理演示实验也就必不可少了,加之其具备形象生动、真实有趣等特点,所以在实施过程中就能够加强学生对物理概念的理解,通过其营造出的物理情境有利于学生对知识产生过程的明确,从而进一步理解应用知识。正所谓百闻不如一见,通过教学实践能够加强学生对物理现象以及物理过程的理解和体验,而这些理解和体验也都是源自于他们对日常生活的认识,对于那些在物理学习中存在障碍的学生来说,障碍的存在并不是在于智力问题,而是他们缺乏对日常生活的观察以及体验,毕竟在物理的思考思维中需要的正是这些观察和体验,因而在物理教学过程中,老师应该加大演示实验教学。
(四)充分发挥出教材中小实验的作用
对于现行的物理教材中编写的小实验而言,其既贴近生活、简单易懂,也易于操作,因而在物理实验教学中,老师应该充分发挥出小实验的作用,这样不仅仅能够加强学生对物理所学知识的理解,还能充分地调动学生学习物理的积极性,从而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以及独立操作能力,有利于其智力的开发,最终促进初中生的全面发展。
三、结束语
作为初中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物理教学尤为重要,而作为物理教学中的重中之重,实验教学也愈加关键,因而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应该充分地发挥出实验教学的作用,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 赵月梅.用建构主义理论指导物理实验教学[J]. 中学生数理化(学研版). 2011(12)
[2] 潘雪莲.实验在中学物理教学中的作用分析[J]. 大众科技. 2011(10)
[3] 徐翠凤.初中物理实验教学策略[J].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11(10)
关键词:初中物理 实验教学 调查与分析 对策
【中国分类号】G633.7
引言
不同于其他的理科类学科,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因而在物理教学中采用实验教学既有利于加强学生对物理知识的理解,也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实验技能。近年来,随着九年义务教育的推广以及各地政府的物质支持,各种实验仪器以及电教设备的引入,为初中物理实验教学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然而在这样的情况下还存在着大量的学校由于受到传统应试教育思想的影响以及相关现实条件的制约,在物理实验教学这一环节中还是相比来说比较欠缺的,这也就导致实验室以及大多的仪器都被闲置,没有发挥出其应有的价值,造成了教育资源的严重浪费。
一、初中物理实验教学的现状分析
(一)初中物理老师的教学观念较为落后
对于大多的初中物理老师而言,由于受到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因而在物理教学过程中一味的重视物理理论知识的教学,忽略或很少使用物理实验教学,在他们看来,实验教学既浪费时间,也浪费精力,因而在采用实验教学上缺乏积极性,在加上害怕学生在实验教学过程中会损坏实验器材以及学生进行的实验效果差强人意,因而就更加不愿意采用实验教学了,所以在实际的物理教学中,大多的物理老师都是采用以讲代做、演示代分组的形式来开展实验教学活动的。
(二)学生对物理实验的认识不足
正由于学生对物理实验的认识不足,因而也就存在其对物理实验的不重视以及对动手进行实验的积极性不高。在实际的学习过程中,具体表现为:学生没有重视对物理基础知识的理解以及对基本实验技能的训练,在上实验课的时候往往是应付的态度,另外就是由于学生对实验重要性的认识不到位,因而不亲自进行实验的操作等等。而这些现象的存在都不利于初中生对物理的学习。
(三)部分的实验缺乏可操作性
在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中,由于一部分的实验缺乏一定的可操作性,因而也就达不到其实验的最终目的。譬如在实验教学过程中,由于实验操作的时间过长,因而就影响了老师教学的进度,又如由于实验受到太多的制约因素,因而不便在课堂中进行演示,也就造成了学生对物理所学内容的不理解。
(四)实验条件不够完善
由于一些学校中领导的不重视,再加上学校的资金有限,因而许多学校的实验条件很不完善,实验教室内的设备比较陈旧,而且损坏的程度也比较大,因而也就无法满足老师以及学生对实验教学的需求,因而这也就造成初中物理实验教学得不到发展的一个制约因素。
二、初中物理实验教学的策略研究
(一)改变老师的物理实验教学观念
作为一名初中物理老师,单单具备物理方面的理论知识是不够的,还应该具备实践教学的动手能力,也就是说初中物理老师在授予学生物理知识的同时,还应该通过实验的操作来提高学生的实验技能,从而加强学生对物理理论知识的理解,这样才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不同于高中生,初中生处于一个好动的特殊时期,因而物理老师应该发挥出初中生性格中的积极的一面,通过丰富的实验来吸引学生的关注,从而激发其对物理的学习热情。
(二)注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
根据相关调查发现,由于老师的影响以及自身的原因,大多的初中生在思想上对物理实验就不够重视,甚至于存在不愿操作、不懂操作以及不敢操作的现象,这也就导致了其实验技能的欠缺,另外有些学生在实验操作的时候不愿意去思考,只是抱以应付的态度去机械地操作,因而在遇到需要创新以及需要做出判断的实验时就不知所以了。久而久之,在这样的情形下就不利于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态度以及学习习惯,对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以及动手能力也存在一定的制约性。在物理的学习过程中,学生处于主体地位,因而其应该保持积极主动的态度,在认真观察、实践以及思考后才会对物理学习产生兴趣,才能够理解并体会到物理现象以及物理知识,从而在实验教学中获得相应的技能。因而在物理实验教学中,老师应该首先注重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然后再鼓励他们发现并提出问题,最后对他们加以正确的指导,帮助他们更好地学习物理。
(三)加强演示实验教学
正由于一些实验操作起来具备一定的局限性,因而物理演示实验也就必不可少了,加之其具备形象生动、真实有趣等特点,所以在实施过程中就能够加强学生对物理概念的理解,通过其营造出的物理情境有利于学生对知识产生过程的明确,从而进一步理解应用知识。正所谓百闻不如一见,通过教学实践能够加强学生对物理现象以及物理过程的理解和体验,而这些理解和体验也都是源自于他们对日常生活的认识,对于那些在物理学习中存在障碍的学生来说,障碍的存在并不是在于智力问题,而是他们缺乏对日常生活的观察以及体验,毕竟在物理的思考思维中需要的正是这些观察和体验,因而在物理教学过程中,老师应该加大演示实验教学。
(四)充分发挥出教材中小实验的作用
对于现行的物理教材中编写的小实验而言,其既贴近生活、简单易懂,也易于操作,因而在物理实验教学中,老师应该充分发挥出小实验的作用,这样不仅仅能够加强学生对物理所学知识的理解,还能充分地调动学生学习物理的积极性,从而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以及独立操作能力,有利于其智力的开发,最终促进初中生的全面发展。
三、结束语
作为初中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物理教学尤为重要,而作为物理教学中的重中之重,实验教学也愈加关键,因而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应该充分地发挥出实验教学的作用,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 赵月梅.用建构主义理论指导物理实验教学[J]. 中学生数理化(学研版). 2011(12)
[2] 潘雪莲.实验在中学物理教学中的作用分析[J]. 大众科技. 2011(10)
[3] 徐翠凤.初中物理实验教学策略[J].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1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