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本无意 妙想偶然来

来源 :海外星云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ever0333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许多震惊世界的发明尿来都是从“偶然”中得来。近期的美国《连线》(Wired)杂志,评选出十项轰动全球的偶然发明。
  1.威而钢(Viagra,俗称“伟哥”)
  
  帮助男士重振雄风的药物——威而钢,发源于英国威尔士小村庄Merthyr Tydfil,当时美国辉瑞制药厂在此开发一种治疗心血管疾病的新药物。经过5年努力,“辉瑞”科学家们最终得到了一个令他们满意的化学物——“西地那非”(Sildenafil Citrate,即今天我们所说的威而钢)。
  1991年,“辉瑞”第一次用“西地那非”进行治疗心血管疾病的临床试验,不过试验结果并不理想。在这次试验中,一个完全出乎意料之外的情况引起科研人员的注意,就是接受临床试验的男性病人,几乎全部出现“勃起”现象。
  通过近一步分析试验发现,“西地那非”用于治疗心血管疾病的效果不大,但它对男性病人的副作用——“产生勃起”却非常明显。这时,“辉瑞”面临两个选择:一是按照既定目标继续改良“西地那非”作为治疗心血管疾病之用;二是把“西地那非”改用做治疗性功能障碍之用。1998年7月,“辉瑞”选择后者,终于正式推出了这种蓝色小药丸——威而钢。
  
  2.迷幻药(LSD)
   1938年,瑞士化学家艾伯特·霍夫曼(Albert Hofm—ann)研制出一系列麦角酸衍生物中的第25种化合物——麦角酸酰二乙酰胺(LSD-25,简称LSD)。霍夫曼合成这种化合物的初衷,是想用来治疗一种早期流传于欧洲的怪病,但是在动物身上试验后效果并不明显。医生对其疗效甚感怀疑,于是该药物一直被搁置。
  1943年,霍夫曼决定重新研究LSD。一天,正在实验室工作的霍夫曼不小心将一些LSD药粉洒落到手上,很快他便感到有些头晕,于是,赶紧骑上自行车回家休息。事后,据霍夫曼描述:“回家路上,我视野所及的所有东西都摇摆不定,仿佛从凸透镜中看事物一般,我感觉好像走不动了,只是机械地蹬着车子……回到家后我躺在床上,开始陷入一种并不愉快的迷幻状态:眼睛明明闭着,却发现光线耀眼得让人很不舒服,稀奇古怪的图像源源不断地涌向我眼前,在某些时刻,还仿佛感觉到自己飞了起来……”大约过了2个小时,这种迷幻状态才渐渐消失。
  起初,霍夫曼认为那是因为正在服用的一种氯仿溶剂所致,又尝试着吸入一些,但却毫无反映。于是,他开始把怀疑的目标转到LSD,并谨慎地服用了0.25毫克,30分钟后,那种迷幻的混乱状态又出现了。
  认识到LSD可用于治疗的可能性后,1947年,Sandoz制药公司生产并出售了第一批LSD药片,成为当时已知的药力最强的幻剂。
  
  3.伦琴射线(X-rays)
  
  1895年11月8日,德国物理学家威廉·伦琴(WilhelmRontgen)正在实验室内进行电子撞击金属物体后产生射线的研究实验,当他更换实验器材时,赫然发现自己的手骨被投影到一面墙壁上。
  原来这是一种穿透力极强的射线所致。之后,伦琴将这种来历不明的射线称为X射线(因为在数学中人们习惯用“X”代表未知数)。X射线的发现,不仅揭开了物理学革命的序幕,也为医学界带来了新的希望,伦琴因此成为第一个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
  
  4.青霉素(Penicillin,又译盘尼西林)
  
  1928年9月的一天早晨,苏格兰科学家亚历山大·弗莱明(Alexander Fleming)像往常一样来到实验室。实验室内一排排架子上放满了玻璃培养器皿,分别标签着:链状球菌、葡萄状球菌、炭疽菌、大肠杆菌等——这些都是有毒的细菌,弗莱明收集它们,是在寻找一种能够制服它们、并把它们培养成无毒细菌的方法。
  当弗莱明来到靠近窗口的一个培养器皿前,他皱起了眉头,原来,这只贴着“葡萄状球菌”标签的器皿忘了盖盖子,里面所盛放的培养基发了霉,并长出一团青色的霉花。他的助手赶紧说:“这是被杂菌污染了,让我倒掉它吧。”弗莱明没有马上把它交给助手,因为,他发现在青色霉菌的周围,有一小圈空白的区域取代了原来生长的葡萄状球菌。
  后经试验证明,这是因为新生长出的青色霉菌分泌物将葡萄状球菌杀灭的缘故。1929年6月,弗莱明把他的发现写成论文发表,并把这种青色霉菌分泌的杀菌物质称为青霉素。
  
  5. 人造糖(Artifil Sweeteners)
  
  一天,在俄国化学家法利德别尔格的生日晚宴上,一位朋友突然喊道:“哟,好甜的香酥鸡块啊!”另一位朋友也接着说:“我从没吃过如此美味的甜牛排!”夫妻俩疑惑不解,因为两人在烹饪时从没加入任何糖。
  客人走后,法利德别尔格舔了舔自己的手指,顿时全明白了:“原来甜味是从这儿来的,一定是实验室里哪样东西将手‘染’甜的。”翌日,法利德尔格一件一件地检查实验用过的器皿,结果发现,该甜味和煤焦油有关。1879年,法利德别尔格在美国获得了发明糖精的专利权。
  而另外两种人造糖——环璜酸盐(Cycla-mate)和阿斯巴甜(Aspar-tame)则是医学研究中的副产品,它们的诞生想必也应该归功于那些忘记洗手的科学家。
  
  6.微波炉(MiCrowaveovens)
  
  二战时,美国工程师珀西·斯宾塞(Percy Spencer)在测试用于雷达装备的微波辐射器(磁控管)时,偶然发现装在口袋中的巧克力棒融化了。他猜测这是因为磁控管发射的微波烤化了巧克力所致,并通过实验证明了这一点,微波炉因此诞生。
  
  7.白兰地酒(Brandy)
  
  由于法国地理环境优越,适合葡萄生长,中世纪时,法国已成为最大的葡萄酒出口国。但由于葡萄酒的酒精含量低,以当时的运输条件,它根本无法经受得起长途跋涉,往往在半途中就已经变质。
  为解决这一难题,法国人采用了“双蒸法”,即把白葡萄酒蒸馏两次,将酒中的水分尽可能地蒸馏掉,提高酒精含量,以便运输。到达遥远的外国后,再兑水稀释复原成白葡萄酒;那些被蒸馏两次的白葡萄酒便是最早期的白兰地。
  稍有化学常识的人都清楚,即使将白葡萄酒蒸馏两次,其酒液仍应该是无色透明的,与我们通常所喝的带有金黄色的白兰地不同。的确如此,最初的白兰地也是五色透明,仿如清水般,它变成现在的样子,实属偶然。
  1701年,法国卷入西班牙一场战争中,使得白兰地出口销量大跌,堆积了大量存货,人们不得不将存货统统装入木桶(由橡木制成)内储存。打完仗后,解甲归田的战士惊奇地发现,储存在橡木桶内的白兰地变得更香更醇,还少了辣味,并带着晶莹通透的琥珀金黄色。酿制者们为这一偶然发现欢欣雀跃,随后,使用橡木桶便成为酿制白兰地的重要环节。
  
  8。硫化橡胶(VulcanizedrUbber)
  
  在美国人查尔斯·古德伊尔(Charles Goodyear)发明橡胶硫化的工艺之前,没被硫化过的橡胶不仅对外界温度变化敏感,而且在遇到高温时就会变得又软又粘,还容易被拉断,气味非常难闻。
  1839年,古德伊尔因为藐视法庭不肯作证而被判入狱,被关期间,他曾被派去厨房当助手。一天,正在厨房工作的他突然看到一块被火熔化的橡胶,此时,他脑中立即闪出一个灵感。出狱后,古德伊尔便用高温和硫磺来处理橡胶,以增强橡胶的硬度。这种橡胶遇热也不会变软,成为车胎很好的材料。
  
  9,橡皮泥(Silly Puny)
  
  上世纪40年代,苏格兰工程师詹姆士·赖特(JamesWright),在美国康涅狄格州通用电器公司实验室中用试管做混合物试验。他偶然将硼酸和硅树脂油混合在一起,使它们“聚合”。
  当赖特从试管中吸取这种胶粘性混合物时扔了一些到地上,令人惊异的是,这种物质竟然从地板上弹跳起来。之后,赖特决定要为他的发明寻找一种实际用途,1950年,橡皮泥在纽约国际玩具展中初露头角。
  
  10, 炸薯片 (Potato Chips)
  
  发明薯片并非厨师的突发奇想,而是为了发泄不满。1853年夏天,乔治·克拉姆(George Crum)在美国纽约著名度假胜地萨拉托加的月亮湖旅馆餐厅当厨师,这是一家高级餐厅,就连提供的法式炸马铃薯条,都必须按照标准的法国尺寸制作。
  一天,一位顾客抱怨拉姆的炸薯条太厚,气愤之余,拉姆有意把其余的马铃薯切成薄片再炸,想不到,这种“泄愤食品”竟一跃成为当时最受欢迎的零食。(周 艳编译自美《Wired》杂志)
  编辑:王克峰
其他文献
腊梅时节,北京城的雪花漫天卷地而来,天冷得蒙上一层昏黄,鲜少有人选在这个时节造访长城。远远的山脚下,但见一个细瘦的身影踽踽走来,以朝圣者的姿态,一步步缓行而上,她想挑战冻结中的巨龙,也挑战自己的极限。    眼睛是她的“麻烦事”    这是台湾女子海萍庆祝自己29岁生日的方式。过去,因为罹患罕见疾病“马凡氏”症,她的双眼不曾清楚看过这世界,行动经常受限。父母知道女儿视力不好,整日忙着筹钱延医。但在
谁说餐馆和美术馆不能合二为一?请来这里享受味觉和视觉交融的宾主尽欢的盛宴吧!    “谢谢大家今晚光临!”黑衣黑帽的内场人员一字排开,大声答谢来宾并弯腰鞠躬;在宾客热烈的掌声中,20米宽幅的黑幕缓缓降下,宣告了这一夜的美食演出的结束。每晚9点半左右,台北敦化南路一段的“三井料理美术馆”照例要上演这场独具创意的“谢幕秀”。    戏剧与人生,以舞台概念设计餐厅    三井餐厅隐身于大楼地下室,里外各
欧晋德名下最大的资产,是位于台北县林口乡2300多平方米的土地。    台北市三位副市长的财力    台北市三位副市长的财力,比起一般家庭虽然水平高出许多,但除了前副市长欧晋德之外,另一位辞官参选又退选的副市长叶金川,和现任副市长金溥聪累积财富的能力,比起马英九仍逊色许多。据估计,欧晋德的财产约在9000万(新台币,下同,约合人民币2148万元)至1亿元(约合人民币2387万元)之间,至于叶金川和
团体组合要在台湾乐坛获得肯定并不是容易的事,而重组后的“南拳妈妈”却在销售上开出亮眼的成绩。新专辑《调色盘》推出后就分居台湾五大唱片及g-music排行榜一、二名,打败包括蔡依林在内的许多乐坛老将。  “南拳妈妈”不是乐团,不是美声团体,更不是舞蹈团体。他们的组合是经过周杰伦认证的“创作才团”。虽然他们的音乐并不另类,但却有着一个另类的名字。而他们走红得也比较另类,周杰伦一手捧红了他们。可以说,周
★新世代环保汽车  法国新世代环保汽车“Venturi Eclectic”使用风力与太阳能,突破现行环保汽车必须经常添加燃料、所用燃料(如氢气或乙醇)不易取得的瓶颈。太阳能电池板置于车顶,外加一具风力发动机,推动这部三座小车绰绰有余,明年问市。(http://www.venturi.fr)    ★可折叠的电动车  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媒体实验室设计的双座电动车“都市车”(City Car),兼具私家
期待硝烟散去,让梦想升起这座哥伦比亚城市,世界的谋杀与暴力之都,正努力追求正常生活……他们能如愿吗?    这个安地斯山脉的山谷上下是两个截然不同的世界,谷底的麦德林雅痞们住着光洁的公寓大楼;但在谷上,在偷接的电线和紧贴着山坡建成的临时板屋之间,却是另一个麦德林该城的300万居民,65%就住在这个暴力横行的世界  不久前的麦德林还是一座恶名昭彰的城市,不仅被喻为世界的谋杀之都,更是毒品大王帕布罗艾
您有阅报习惯吗?翻开厚厚一叠报纸版面,从哪个版面看起呢?尤其忙碌的现代生活,即使再忙,也应该从紧凑的步调中抽时间阅读当天时事。台湾波仕特在线市调网对在线网友进行一项调查:您在阅读报纸时习惯先看哪一版面?得出以下结论——性别不同爱好不同  根据调查数据显示,33.7%的受访者看报首先翻阅的版面以“头版,第一要闻”为首选,其次依序为“影视娱乐”、“体育版”、“财经版”以及“副刊(休闲/旅游)”,另外有
汽车的魅力神奇无法阻挡,而外型线条一流、引擎声浪绝美的名车,更是令车迷垂涎!台湾某周刊特别精选了10款“当世名驹”,告诉你:什么车才是你这辈子真正不能错过的经典!    跑车之道 Bugatti Veyron    ●梦幻指数:★★★★★  ●高潮指数:★★★★★  有什么车,敢在客人订车时就先收1000万元(新台币,下同),万一后悔不买,这笔钱还不能退?除了Bugatti Veyron,古往今来
英国20家著名出版商“有眼不识泰山”,竟然将2001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维·苏·奈波(V.S.Naipaul)以及著名作家斯坦利·米德尔顿(Stanley Middleton)的两部获奖作品视为垃圾,并对其做出这样的评价:作品不能引起共鸣、毫无市场价值。    改名换姓后屡屡遭拒绝    最近,英国《星期日泰晤士报》的编辑,删除掉曾获英国文学“布克奖”的《在自由的国度》(In A Free Stat
以煽风点火为能事    相对于日本首相小泉和外相麻生而言,石原慎太郎地位并非显赫,只是个东京都知事(东京市长),但他却是日本国内极能煽风点火的极端民族主义分子的典型——既与中国为敌,又反对美国。如果说外相麻生屡放“狂言”时还有些“犹抱琵琶半遮面”的意味,那石原对中国的谩骂从来都是在“青天白日”下进行的,简直“无所不用其极”:  石原称中国是“帝国主义国家”,应该分裂成六个,亚洲才会安宁。他支持日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