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出台献血奖励政策引争议

来源 :课堂内外·创新作文高中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nlv51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每逢天气寒冷,北京市的血库就会告急。2015年11月底,为应对因天气寒冷而导致的血库库存短缺问题,北京按照惯例又开展了新一轮的无偿献血校园行活动。据悉,为吸引更多大学生献血,多所高校近年来都出台了奖励政策。如北京林业大学为献血200ml的学生每人现场发放400元营养补助,为献血400ml的学生每人发放800元营养补助;中国人民大学的部分院系为鼓励学生参与献血公益活动,还把献血折合成了个人志愿活动的时长;中央戏剧学院的学生献血后除享受德育加分和免费营养餐外,还能获准两天的休假。除了上述奖励政策外,部分学校还有学生综合测评加分、志愿者奖学金加分、超市购物券等其他奖励措施。对此,有人质疑,这些奖励让自愿无偿献血的“无偿”二字变了些许味道。
  别让无偿献血奖励变成“奖励卖血”
  高校出台奖励政策吸引更多大学生献血,这本是好事一桩,折射出高校对无偿献血公益事业的重视。但无偿献血是一项利国利民利己的公益性社会事业,高校即便制定献血奖励政策也应该根据国家有关规定,不能各行其是,更不能奖励越多越好。或许是由于错误的“政绩观”“面子观”作祟,高校各自制定的“土政策”标准差别太大,这就容易让无偿献血奖励演变成“奖励卖血”的“献血大战”。
  要知道,我国实行的是无偿献血制度,即禁止有偿献血。因此,高校鼓励学生无偿献血是值得提倡的,但出台任何的奖励政策都不能突破无偿献血的底线,不能把无偿献血变成有偿的买卖。这样看来,某些高校对无偿献血的学生除发放高额现金形式的营养补助外,还与学生综合测评加分等利益相挂钩,这样以“献血论英雄”,就使无偿献血奖励变了味,成了一种变相的“奖励卖血”,这就应该引起重视了。要知道,无偿献出的鲜血是红色的,是不能沾满铜臭味的。
  献血激励性政策是提升献血动力的有效措施
  多年的公益宣传,令人很自然地将“无偿”与“献血”联系到一起,我们习惯了赞颂无偿献血者的无私奉献,将献血看作社会公益爱心的彰显。然而,当库存告急、响应者寥寥之时,各高校采取的献血奖励政策,实际是一种提升献血动力的有效措施。一些人站在道德高地对“有偿献血”进行讨伐,实际并不妥当。用金钱鼓励人们献血,或许会削弱无偿献血所象征的无私与爱心,有商业化之嫌。但“血库告急”的客观现实表明,无偿献血的宣传力度与相关政策产生的实际影响力还不足以支撑眼下的血液需求。面对命悬一线的生命,倘若不暂时放下“道德”的枷锁,那么,无论怎样的宣传与呼吁都没有意义。因此,面对“有偿献血”的出现,我们至少应该保持理性,不要轻易批判“金钱的鼓励”令献血变味。
  当然,承认“有偿献血”的合理性,是在血库库存严重不足的现实窘境中生出的办法。我们应当认识到,无偿献血是高尚道德情操的表现,对于大学生来说,不能纯粹奔着奖励、抱着功利化目的去献血。在公益与有偿之间,更该关注的无疑是公益。
其他文献
提出了一种基于多输出电流控制电流传输器的通用高阶电流模式滤波器的系统综合设计方法,该方法通过对n阶通用电流模式滤波器的传递函数进行数学分析,将其分解为n个元损积分器级
研究了NPN双极晶体管和NMOSFET在不同剂量率环境下的电离辐照效应.研究表明,NPN管在低剂量率辐照下,电流增益衰降更为显著,且具有真正的剂量率效应;而NMOS管在低剂量率辐照下
提出了一种适用于射频电子标签的时钟数据恢复电路,在电路中提出了一种适用于NRZ数据的新型鉴频鉴相器电路和自适应控制单元,能动态调节边沿检测器中延迟单元的延迟时间,使此时
基于新型的低压与温度成正比(PTAT)基准源和PMOS衬底驱动低压运算放大器技术。采用分段温度计译码结构设计了一种1.5 V 8位100 MS/s电流舵D/A转换器,工艺为TSMC0.25μm 2P5M CMO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