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联储货币政策转向的路径、影响和应对

来源 :清华金融评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erryduandi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22年伊始,美联储在2021年12月议息会议纪要中超预期提及缩表,引起了市场强烈反应,股市加剧波动并回调,10年期美债收益率在数日内从1.5%升至接近1.8%,并在此后进一步升破2%.美国通胀持续“高烧不退”,1月消费者物价指数(Consumer Price Index,简称CPI)同比上涨7.5%,创1982年2月以来的40年高点,新增非农就业人口数大幅超预期,尽管这些因素使市场不断增强对美联储加息的预期.但美联储货币政策的收紧速度和收紧程度仍然存在不确定性,并不能排除进一步超出预期的可能,这将是影响2022年全球经济和金融市场走势的重要变量.为做好应对美联储货币政策转向的准备,本文复盘次贷危机后美联储量化宽松和加息、缩表历史,寻找规律性经验,推演政策收紧路径,研究对全球资产价格和新兴市场国家的影响以及中国央行的应对,最后展望2022年中美货币政策走势,并提出应对建议.
其他文献
准确把握共同富裕的内涵和要求rn2021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求是》发表重要文章《扎实推动共同富裕》,系统阐述了共同富裕的重大意义、基本原则和工作思路.总书记深刻指出,“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总书记的这一重要论述,力透纸背,直指人心.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优越性的根本体现,是我们党的宗旨.共同富裕不仅是道德问题,更是一个经济问题.没有共同富裕,社会就会出现两极分化和阶层固化.如果贫富差距过大甚至出现两极分化,那么由于富裕人群的边际消费倾向递减,而大量的低收入人群缺乏购买
期刊
国际社会高度重视不平等问题,主要央行根据其职责,日益关注经济不平等对经济增长、物价、就业等影响,我国在货币政策、金融管理如何降低经济不平等、促进共同富裕方面进行了有益探索.rn从全球看,央行日益重视就业和经济不平等问题rn20世纪80年代以来,发达经济体经济不平等(包括收入不平等和财富不平等)呈上升态势,加剧了社会冲突,影响了社会与政治秩序,经济不平等日益成为重要的社会问题.特别是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后,非常规货币政策对经济不平等的影响引起了广泛关注,主要经济体央行日益重视就业和经济不平等问题.
期刊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党的十九大明确了党的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并要求2035年在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方面迈出坚实步伐,到21世纪中叶基本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2021年5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支持浙江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的意见》,在继续探索社会主义道路、实现共同富裕方面迈出关键步伐,标志着我国正式开始从解放和发展生产力阶段向实现共同富裕阶段过渡.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更是党
期刊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总揽全局,提出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时代课题,为金融助力国家治理现代化明确了路径.金融作为现代经济的血脉,是联结各个经济部门的纽带,稳定良好的金融运行和有效的社会治理相辅相成.rn近年来,建设银行在发挥传统金融优势的基础上做好新金融的加法,探索新时代新形势下金融价值取向与功能作用的更新,在发展新金融的道路上进行了一系列探索.本文结合建设银行的实践谈几点认识.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