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数据包络分析的高速公路指路标志地名数研究

来源 :中国公路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35146432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路网的复杂化,指路标志信息量过载导致交通事故发生的现象日益显著.为了全面、系统地确定高速公路互通区指路标志的合理地名数,为高速公路指路标志的设置提供相应的改进建议,基于数据包络分析(DEA)方法,从驾驶人角度选取了反映其对指路标志认知反应水平的代表性指标,构建了高速公路互通区指路标志地名数研究的宏观模型.使用眼动仪和脑电仪在相关场景中进行室内驾驶模拟试验,以获取被试在不同地名数指路标志场景下的眼动行为、脑电以及驾驶行为数据.利用模型进行数据分析,得到驾驶人在地名数为4,5,6,7,8,9六种场景下,对指路标志认知反应的综合效率均值分别为0.983,0.956,0.902,0.796,0.699和0.617,再针对不同的指标集,进行指标敏感性分析,获取驾驶人在6种场景下的综合效率指数.通过试验发现:随着地名数的增多,驾驶人对指路标志认知反应的综合效率均值呈现下降趋势,当信息量超过其认知阈值时,系统综合效率值会迅速下降;不同地名数指路标志场景下,导致驾驶人认知反应效率低的原因存在差异,在对指路标志版面设计时应有针对性地予以改进;不同驾驶人对指路标志认知反应效率存在差异,所对应的标志地名数合理闽值也存在轻微差异,但总体上从驾驶人认知反应的角度考虑,高速公路指路标志的地名数阈值为6个.该研究从驾驶人对指路标志认知反应的角度,使用DEA方法构建了全面、系统的指标体系对指路标志的地名数进行了探析,为中国高速公路互通区指路标志的版面设置提供了参考.
其他文献
近年来,随着中国西部及青藏高原地区交通网的建设,修建了越来越多的寒区隧道,然而寒区隧道冻害也频繁发生.隧道冻胀力计算是寒区隧道防抗冻设计亟待解决的难题之一.首先将现
人脸检测是计算机视觉领域内一个非常重要且具有挑战性的研究课题。人们提出了许多检测方法,但人脸检测仍存在许多尚未解决的难点,其中一个最大的难点是多姿态人脸检测问题。 
为准确识别驾驶人对潜在危险事件的心理预期,提出一种通过脑电信号对驾驶人心理预期进行识别的方法.参照心理学预期行为研究常用的标准S1 S2范式,改进设计了路侧停靠公交车造
驾驶人是“人-车-路”闭环系统中的核心.近年来,研发人性化、个性化的汽车驾驶辅助系统逐渐成为行业热点.为了更加透彻地理解弯道驾驶行为特性,为弯道驾驶辅助系统提供功效评
针对传统基于距离或时间的车辆避撞预警算法存在较高误警率的问题,考虑在避撞预警算法中引入驾驶意图共享的概念,提出了基于实际外场复杂车车通信V2V (Vehicle-to-vehicle,V2
近年来,由于网络用户数量的持续增加及网络信息的多样化,网络带宽资源有限的问题日益凸显。为节省有限的网络通信资源,基于事件传送策略的网络化控制系统的分析与综合受到越
为了研究高速公路小型车的换道行为特性,采用2台无人机同时在200m的高空对交通流进行拍摄,获取交通流运行状态。构建拍摄路段的高精度地图,获取每一时刻车辆的精确运行状态数据,在此基础上对2个视频进行拼接,最终获得车道位置、速度、车辆编号等8项关键指标,共提取换道行为1 520条,筛选后得到完整的自由换道数据942条。采用车辆轨迹是否持续偏移作为判断换道行为起终点的依据,在此基础上分析换道的时间长度、
连续的跟驰行为和换道行为是驾驶行为的主要构成部分,对交通拥挤和交通事故有着重要影响.通过无人机视频拍摄和图像处理方式,提取了曹安公路沿线的2个交叉路口间正常交通流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