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小学低年级开始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q33052531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数学是人们对客观世界定性把握和定量刻画、逐渐抽象概括、形成方法和理论,并进行广泛应用的过程。小学低年级的学生刚刚进入学校,应该通过多种方式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通过游戏进行教学是一种比较有效的方式。它可以在课内和课外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在教学的过程中,我们还要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通过学生亲身经历的活动引入知识,促进学生高效的学习。
  关键词 游戏教学 合作学习 学具 动手操作
  
  数学是人们对客观世界定性把握和定量刻画、逐渐抽象概括、形成方法和理论,并进行广泛应用的过程。数学和人们的生活的联系是非常的紧密地。所以,我们从小就要让孩子们爱数学,喜欢研究生活中的数学问题。通过生活中的游戏、身边的物品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创造性。
  
  一 通过游戏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学生最开始学习数学是从认识简单的数字开始的。然后是简单的计算,包括加法、减法、乘法、除法。计算是需要不断的练习来提高计算的准确率和速度的。但是总是以单一形式的计算就会使学生产生厌烦的情绪。教学效果也不会很好。所以,可以通过一些游戏活动来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可以通过纸牌的游戏来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同时又提高了口算的能力和对于数学的兴趣。纸牌游戏是这样的:52张牌(除去大王和小王)一人26张,每次一个人从上面拿出两张,用这4张纸牌利用加、减、乘、除的方法算出得数是24的就可以把这4张牌拿走,比如:3、6、5、8这四个数,可以利用6÷3=2、5-2=3、3×8=24;5、6、10、4这四个数,可以利用10-6=4、4×5=20、20 4=24;最后谁拿到的牌数最多或者这个人得到了所有的牌数时,这个人就赢了。游戏可以是家长和孩子一起玩,也可以是两名学生一起玩。在休息娱乐的同时,又学到了知识,可以说是一举两得。
  
  二 充分利用学具进行教学
  
  在进行加减法的教学时,教师都会充分利用学生学具中的小棍,让学生摆一摆,然后小组合作,说一说自己的计算方法和过程。能够理解并掌握计算的方法是最重要的,而不仅仅是能够计算出结果。同时要鼓励同学们采用多种方法进行计算。比如:在讲“十几减几”这样的退位减法时,就可以充分利用小棒来加深学生对“破十法”这样的计算方法的理解。如:11-9=2;可以先摆出11根小棒,10个捆成1捆,另一边放1根,先从1捆(10根)中拿出9根,还剩下1根,再用剩下的1根和另一边的1根加起来等于2根,所以11-9=2。在这个过程中,还要让学生说一说计算的具体过程,这样也能够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在讲空间和图形时,也一定要充分的利用我们身边的小棒,让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利用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摆出各种各样的图形。比如:小房子、机器人等等。在认识物体的时候,我们也可以让学生通过学具袋中的正方体、长方体、圆柱体、球,了解它们的特性。比如:正方体和长方体是有棱角的,只能滑动,不能够滚动。球是没有棱角的,可以滚动。圆柱体既可以滑动,又可以滚动。接着,可以让学生分小组活动,用学过的这些物体摆出一些生活中见过或者在书中看到过的甚至是自己想象中的物品。加强同学们的空间感。同学之间互相合作,也提高了协作意识,学生的动手能力也得到了加强。
  
  三 通过小组合作,互相讨论让学生主动找到知识点
  
  小组合作是在数学教学中应该经常运用的一种教学手段。通过学生的小组合作,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得到了锻炼,小组之间的合作意识和能力也能够得到加强。尤其是在讲比高矮、认识时间等这样和生活联系非常紧密的知识时,就更要要求同学们小组互相活动,加深对于知识的理解。
  
  四 在教学的过程中,要充分地利用学生亲身经历过的事情,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学生每天都可能会参加很多丰富多彩的活动,比如:课间操、大课间的活动、音乐课、美术课等等。我们可以利用这些活动作为教学的素材。比如:可以利用这些活动编成一道解决问题的题目:跳绳的有9人,踢毽子的有25人。你可以提出哪些问题?如何来解答?还可以利用学生生活中的事例。比如:经过统计,我们班喜欢吃香蕉的有6A,喜欢吃桔子的有8人,喜欢吃西瓜的有17人,你能将下面的统计图完成吗?根据上面的已知条件,你能提出一个问题并解答吗?这些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的题目都是能够吸引学生注意力的方法。
  此外,通过教师制作的生动形象的多媒体课件也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在低年级的学生中应该有针对性地使用。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我们在教学的过程中,一定要充分地抓住学生的兴趣点,有的方失,这样才能够达到我们理想的教学效果。
其他文献
教育事业就是爱的事业。教育者最可贵的品质之一就是人性,对孩子深沉的爱兼有父母亲昵的温存和睿智的严格要求相结合的那种爱。教育更是一种心灵的唤醒。教师的使命就是用温柔而灵巧的“教育之手”,去触摸他们稚嫩的心灵,以唤醒埋藏在他们心底的良知和潜能,促进其自主地成长和发展。  有位名人说过:人的生活方式有两种,要么腐烂,要么燃烧。我们老师的责任就是使学生燃烧起来而不是让他们腐朽下去。  缘起:我的钱不见了 
中图分类号:H3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0)06-0042-01  摘要:培养学生英语口语能力是高中英语教学中的一项重要目标,课堂教学是培养学生英语口语能力的主要阵地。长期以来传统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将英语口语能力的培养局限在机械语言形式的训练上, 忽视了语言环境和文化氛围,忽视了语言的实用性和创造性。 本文针对以上问题,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提出了相应的策略。  关
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建议》中的第一条就提出:没有也不可能有抽象的学生,任何一门学科的任何教学大纲只是包含一定水平和一定范围的知识,而没有包括活生生的儿童!也就是说儿童是存在差异的。就像万物的生长规律一样,差异是客观存在的,是无席质疑的。我们经常看到语文、数学等学科在积极倡导差异教学论,“分层教学”“因材施教”等词语屡见不鲜。音乐学科和其他学科有所不同,她有其独特的学科特点,更注重于学生的审美体
《语文课程标准》有这样一段是描述综合性学习的:1、语文综合性学习有利于学生在感兴趣的自主活动中全面提高语文素养,是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精神的重要途径。2、综合性学习的要求:加强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以及生活的联系,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推进和协调发展。  由上文描述可见,综合性学习既是一种学习方式,又是一种实践活动,它与阅读、写作、口语交际共同组成语文学习的“四大板块”,是语文课程的有
【摘要】实践是检验数学学习效果的天平。并把所学数学知识运用到生活中,通过实际问题的解决将书本知识转化为能力,从而使学生感到学数学亲切、自然、具体、现实,只有这样。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才能真正得到提高。   在我们周围处处有数学,时时会碰到数学问题,数学问题教学是来源于生活,而又应用于生活中的。脱离生活实际的数学教学,会使学生的思维因缺乏具体生动的信息的支持而阻塞。数学家华罗庚曾经说过:宇宙之
“头脑不是一个要被填满的容器,而是一个需被点燃的火把。”现代生活教育规则认为,教材只是凭借的材料和工具。在教学中,我们究竟是教教科书还是用教科书教?是教学科知识还是以知识为切入点,回归生活,感悟人生?在新课改中这是一个值得教师们思考的问题。陶行知先生说:“教育只有通过生活才能产生作用并真正成为教育。”因此,构建生活化的政治课堂,是顺应新课改,调动和发挥学生主体性的多样化的学习方式,是让政治课堂回归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汉语拼音教学尽可能有趣味性,宜以活动和和游戏为主,与学普通话,识字教学相结合。”教学时,教师要力图扬教材之长,创设学生喜欢的情境,将拼音教学和识字相结合,让学生始终保持学习的激情,在各种情境中快乐地学习拼音,享受拼音。    1、创设语言环境,驰骋学生的想象。    汉语拼音是一串枯燥无味的字符,要想让学生想学、乐学,就要变无趣为有趣。要充分利用教材,联系生活、学习实际,创设
[摘要]本文主要论述了教师在教学中培养小学生的计算能力重要性和通过养成口算的好习惯等四种计算能力培养的方法。  [关键词]计算能力 口算 能力培养    在小学数学教材中,计算所占的比重很大。有些概念的引入要通过计算来进行;数学应用题的解题思路、步骤、结果也要通过计算来落实。几何知識的教学,要涉及周长、面积、体积的求法,这些公式的推导与运用同样离不开计算。  提高计算能力不仅有助于学生进一步学习科
山东省教育厅提出全面开展素质教育已经几年了,素质教育要求依据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以全面提高全体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目的,以尊重学生主体性和主动精神,注重开发人的智慧潜能,注重形成人的健全个性为根本特征的教育。作为直接管理学生的班主任,应站在推进素质教育的第一线,这对班主任的综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适应新形势下的教育工作要求。班主任工作要从以前的应试教育及时转变过来,班主任的管理理念应
“三段式开放性教学法”是以“自学——互动——检测”三个相互连接、相互渗透的教学环节为载体,以“教学内容问题化”为主线,以“开放和生成”为特征的课堂教学方式。在这种教学方法的实践中,我确实感觉到学生是一个个朝气蓬勃的生命体,学生是有潜能的、学生是有活力的、学生是有强烈表现欲望的,只要让学生释放出潜能、让课堂充满活力,厌学就会变成乐学、负担就会变为轻松。下面是我运用“三段式开放性教学法”在复习课上的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