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推动我国电动汽车轻量化技术创新发展提供技术支撑和保障

来源 :学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jlsxz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日,由中国汽车工程学会(以下简称“中汽学会”)组织上汽集团、江淮汽车、北汽股份、奇瑞汽车、中国汽研、吉林大学等汽车及相关行业30余家单位联合申报的“电动汽车结构轻量化共性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项目正式列入首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的“新能源汽车”试点专项,并获得5000万元的专项经费支持。中汽学会是成立于1963年的科技社团,推动汽车工业科技进步是其建设宗旨之一。近年来,在协同创新机制探索、产学研项目实施、汽车产业共性技术研究等方面开展了大量工作并积累了丰富经验。“电动汽车结构轻量化共性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项目的实施,将进一步推动我国电动汽车轻量化技术的发展和创新能力的提高。
  一、项目的目的和意义
  轻量化由于可以有效提高电动汽车的续航能力,从而受到全球汽车企业的高度关注。国外近年出现了以全新设计和多种轻量化材料混合应用为特点的新型电动汽车,如宝马汽车公司2013年推出的i3电动汽车应用了大量的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特斯拉公司的model s电动汽车则采用了全铝电池框架和非全承载式车身的全新构架。
  我国目前在电动汽车结构开发上仍然沿用传统汽车设计理念,在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铝合金、镁合金以及高强度钢等轻量化材料的应用方面也明显落后。该项目将以全新架构电动汽车设计,异种材料连接以及碳纤维复合材料、铝合金、镁合金、超高强度钢等应用的共性关键技术为研究目标,为我国新一代电动汽车正向设计开发及产业的快速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和保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项目的总体目标
  该项目将碳纤维复合材料、铝合金、镁合金、超高强度钢动态性能、典型复杂零部件成形技术、性能评价方法和多材料连接技术等进行深入研究,揭示碳纤维复合材料界面与零部件结构不同铺层设计导致的各向异性对零部件性能影响的规律性,建立碳纤维复合材料与钢、铝合金、镁合金连接结构的数学模型及连接性能与疲劳失效的数值分析和评价方法,掌握全新架构电动汽车车体和电池仓框架指标分解、结构优化和性能集成方法,构建全新架构电动汽车结构-材料-性能一体化多目标优化设计方法和电动汽车整车、典型零部件轻量化评价方法,建立电动汽车轻量化共性技术数据库,制订电动汽车轻量化技术标准并实现高强钢与轻合金在两款车型上应用、碳纤维复合材料在一款车型上应用,为新一代全新架构电动汽车结构轻量化正向设计开发提供理论与技术基础。
  三、项目的研究内容
  一是通过一体化设计理论方法及全新架构电动汽车车体仓和底盘车架建模与设计分析研究,建立全新架构电动汽车结构-材料-性能一体化多目标优化设计方法。二是通过开发碳纤维复合材料一体式地板,建立碳纤维复合材料大型车身结构件集成设计及成形与性能评价方法。三是通过开发薄壁压铸铝合金减振器支座、锻造铝合金车轮,突破并掌握复杂薄壁压铸铝合金零部件成形与应用的关键共性技术。四是通过开发耐蚀镁合金锻造车轮、镁合金前端支架,建立耐蚀镁合金汽车零部件设计及成形与评价方法。五是通过开发1.2GPa冷成形车门防撞梁、1.5GPa温成形B柱加强板、1.8GPa热成形B柱加强板,突破并掌握超高强度钢汽车零部件成形与应用的关键共性技术。六是通过研究6种异种材料连接的结构设计、数学模型及静动态性能,建立多材料连接建模分析及疲劳设计与性能评价方法。七是针对全新架构电动汽车结构的不同特点,研究并建立电动汽车整车及车身轻量化的评价方法。八是通过梳理碳纤维复合材料、铝合金、镁合金和超高强度钢材料的静动态性能数据,制订相关零部件结构设计及成形和性能评价与异种材料连接的技术标准,并建立电动汽车轻量化共性基础数据库。
  四、项目的预期效益
  项目取得的轻量化材料静动态性能分析、典型零部件成形与异种材料连接等关键共性技术,以及全新构架电动汽车结构一材料一性能一体化设计关键技术,能够增补国内空白,改变我国当前电动汽车的开发理念。
  项目建立的电动汽车轻量化数据库和技术标准,将服务于全行业电动汽车产品的研发;建立的电动汽车轻量化评价体系,能够用于电动汽车轻量化水平的评价;形成的电动汽车轻量化技术研究报告,将为政府和企业的科学决策提供有力支撑。
  项目由中汽学会牵头实施,突破的电动汽车轻量化共性关键技术,将首先在本项目参与单位的目标车型上获得应用,之后将在这些企业的其他电动汽车上推广应用,并通过参与项目的高校和科研单位在行业中进一步扩大应用,从而实现创新效率的最大化。
其他文献
[摘 要]学术界对于我国政府与基金会的关系的讨论大都在“国家—社会”的概念体系中展开,法团主义与市民社会理论作为两个重要的解释框架备受学者青睐。这两种理论对于中国当前政府与基金会的关系都有其解释力和局限性,但基于某一理论的偏好所展开的研究,存在过分解释和脱离现实的不足。基于此,本文重新检视了这两种理论的论争核心及其延展,并基于中国基金会透明指数(FTI)论证两种理论在中国当前现实中的解释路径。最后
期刊
[摘 要]民间组织制度化是指民间组织在制度环境中规范化和合法化的过程。本文基于对武汉市Q艺术团成长过程的调查研究,发现民间组织在资源交换、合法化需求与精英(即领导者)主导三种逻辑相互作用下逐步实现了制度化。民间组织制度化使其在资源争取、长期稳定发展上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但随着制度化的不断推进,民间组织也面临着依附性增强、自主性退化、体制化严重,自治性受限的危险,因此需要政府明确自身职责范围,采取一
期刊
河南作为全国重要的经济大省、新兴工业大省和现代农业大省,在国家发展大局中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近年来,河南省大力实施科教兴豫和人才强省战略,科技对经济社会的支撑日益明显。2008年,第十届中国科协年会在郑州举办,河南省政府分别与中国科协、中国工程院、中国科学院、中国农业科学院签订了合作协议,并配以相应的财政经费支持科技合作工作,开启了河南省院地科技合作新阶段(本文称为“省院合作”)。近年来,中国工程
期刊
近年来,湖南省科协积极贯彻落实全国“科技三会”精神,全面实施中国科协创新驱动助力工程和湖南省委省政府创新引领、开放崛起战略。  一、创新工作思路、抓好顶层设计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最紧迫的是要破除体制机制障碍,全面深化改革,就是要为创新拓宽道路。湖南省为加强对企业创新工作的重视,促进企业创新发展,对创新和改革作了明确务实的顶层设计,把深化科技服务作为推动科技创新的杠杆和切入点,
期刊
[摘 要]上海、重庆共青团自2015年11月拉开新一轮改革大幕以来,在推动团领导机关“扁平化”、实行团干部“专挂兼”相结合、提高基层一线代表比例、建立团干部直接联系青年制度、夯实基层工作基础、建构契合青年特点的“互联网+共青团”运行机制等方面持续发力,既有共同的特点,也有基于具体市情的新亮点。在新的历史发展阶段,共青团改革应坚持政治性、先进性、群众性的有机统一并突出群众性,实现重心下沉,服务基层,
期刊
[摘要]本文以吉林省林学会为例,系统阐述了立足自身职能优势,开展“十百千”特色活动,服务生态林业建设的有效做法。  [关键词]学术社团 服务 生态林业  吉林省林学会将“科普服务生态建设行动”纳入“十百千”特色活动之中,制定具体实施方案,明确年度目标任务,细化责任措施落实,动员组织全省各级林学会积极参与,并适时开展督导调研,取得丰硕成果。  一、开展学术交流活动,激发投身林业科技创新热情  结合科
期刊
[摘 要]以“中国科协创新驱动助力工程”为基础,根据“APC”评估理论、平衡计分卡理论,及绩效评估指标理论等6种评估理论,选取示范市、(副)省级科协、先行学会、实施主体作为研究样本,构建系统科学的实施效果监管体系,以期提高评估的科学性、针对性和有效性。  [关键词]创新驱动 实施 评估 指标体系  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科技创新是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必须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
期刊
[摘 要]县级学会是科协团体组织体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但是近年建设发展呈现萎缩趋势,为此县级科协必须把握服务科技工作者的核心职能,聚焦服务,建设和发展县级学会主业,凝聚基层科技工作者力量,实现科协“四个服务”职能。  [关键词]县级学会 人民团体 科协核心职能  上世纪80年代初,中国科协“二大”提出了发展县级学会组织的方针,经上下努力,短短10年间我国崛起一个科技社团组织群——县级学会。但关于它
期刊
[摘要]要构建科学共同体是科学传播主体、科学家是科学传播主角的体制机制,关键在于激活科学家从事科学传播的内生动力。本文基于300多年欧洲科学学派代表人物科学传播动因分析的视角,对学派代表人物从事科学传播的内生动力进行研究,对我国科学家从事科学传播积极性不高的原因进行剖析,对构建我国科研与科普协同结合体制机制提出政策建议。  [关键词]科学学派;科学传播;内在动力;政策建议  科学学派是构成科学共同
期刊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的意见》,明确了建设中国特色新型智库的目标与任务,它是党和政府科学民主依法决策的重要支撑,也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内容,是国家软实力的重要体现,有助于不断增强我国的国际影响力和国际话语权。  智库,尤其是社会智库,在实践中存在着一些问题:一是定位不清,方向模糊。智库到底是专业的还是业务的?与政府是紧密的关系,还是松散的?独立性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