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财务危机在我国更多的被称为“财务困境”和“财务困难”,由于企业之间的竞争以及企业内外环境影响,企业不得不加强对财务危机管理。随着市场经济和现代化企业制度的逐步建立和完善,企业财务危机的产生及引起的危害越来越被企业所重视。为此,本文专门针对制造类企业财务危机的防范进行探讨。
关键词:财务危机;制造类企业;预警体系
中图分类号:F23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1)06-0118-01
一、引言
制造业在几乎所有国家的国民经济中都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是国民经济最主要的支柱产业。在90年代,我的制造业在工业总产值中就占有40%以上的比例。可以说没有发达的制造业,就不可能有国家真正的繁荣和强大。但是,目前我国制造类企业的现实情况却是一方面经济效益低下,一方面又是负债率畸高不下,制造企业发展陷入简单的再生产过程,无力开拓新产品,产品质量无法提高,创新能力严重不足,这样就不能不说偏高的负债率对制造类企业的发展形成了极大的障碍,使制造类企业的发展背负着沉重的历史包袱,使越来越多的制造类企业面临财务危机。
二、建立财务危机预警体系
产生财务危机的根本原因是财务风险处理不当,财务风险是现代企业面对市场竞争的必然产物,尤其是在我国市场经济发育不健全的条件下更是不可避免。危机管理的重点应放在危机发生前的预防,而非危机发生后的处理。因此,加强制造企业财务风险管理,建立和完善财务预警分析指标体系尤其必要。制造类企业要在分析传统的静态的财务危机预警指标的基础上,建立以现金流量为基础的动态财务危机预警指标体系,建立的财务预警体系要涵盖主营业务收现率、现金流量债务比、现金毛利率和净利润现金含量这四个预警指标,这样不仅可以对制造类企业财务危机有很好的预警作用,而且还克服了财务信息失真对预警产生的影响。
三、加强资产存量因素的优化
资产存量因素包括多方面主要包括财务、资本、负债和资产等。优化财务结构是制造企业财务稳健的关键,其具体标志是综合资金成本低,财务杠杆效益高,财务风险适度。制造企业应当根据经营环境的变化,不断通过存量调整和变量调整(增量或减量)的手段确保财务结构的动态优化。制造企业财务结构管理的重点是对资本、负债、资产和投资等进行结构性调整,使其保持合理的比例;优化资本结构。制造企业应在权益资本和债务资本之间确定一个合适的比例结构,使负债水平始终保持在一个合理的水平上,不能超过自身的承受能力。负债经营的临界点是全部资金的息、税前利润等于负债利息。在达到临界点之前,提高负债将使股东获得更多的财务杠杆利益。一旦超过临界点,加大负债比率会成为财务危机的前兆;优化负债结构。负债结构性管理的重点是负债的到期结构。由于预期现金流量很难与债务的到期及数量保持协调一致,这就要求制造企业在允许现金流量波动的前提下,确定负债到期结构应保持安全边际。制造企业应对长、短期负债的盈利能力与风险进行权衡,以确定既使风险最小、又能使制造企业盈利能力最大化的长、短期负债比例;优化资产结构。资产结构的优化主要是确定一个既能维持制造企业正常生产经营,又能在减少或不增加风险的前提下给企业带来尽可能多利润的流动资金水平,其核心指标是反映流动资产与流动负债间差额的“净营运资本”。
四、加强对现金流量的管理
企业最基本的目标是股东财富或企业总价值最大化。它通过获利水平和利润指标反映出来,而这一切都是建立在现金流量这一企业生命线上。不少制造企业陷入经营困境甚至破产,并非因为资不抵债,而是由于暂时的支付困难。因此,利润或是制造企业总价值最大化不能停留在账面盈利上,而是要以价值的可实现性和变现能力作为前提。制造企业应把利润和现金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加速资金回笼和周转,提高资产变现能力,加强对应收账款的管理和催收力度,尽量减少呆坏账。制造企业应根据现有业务未来产生现金流量的情况追求相应的成长速度,同时要持有一定量的现金,以满足正常运营和应付突发事件的需要。强化应收帐款的管理方面,制造企业可以采用如下策略:一是建立稳定的信用政策;二是确定客户的资信等级,评估制造企业的偿债能力;三是确定合理的应收帐款比例;四是建立销售责任制。
五、认识财务风险管理的重要性
从防范风险的角度出发,多元化企业应根据外部环境的变化不断调整和优化财务结构,努力使负债水平保持在一个合理的水平上,控制在自身的承受能力范围之内,企业在业务扩张过程中应当拓宽权益性融资渠道,并根据现金流量情况确定恰当的长短期负债比例,达到优化资本结构和负债结构的目的。业务拓展要以不影响如期支付作为前提条件,并注意不可将短期债务用于发展长期项目。要坚决抑制“投资饥渴症”。多元化企业要确保成功应当有效抑制下属业务单位的“投资饥渴症”和强烈的投资冲动,首先要根据企业的资源情况、经营管理水平、资产质量,特别是根据现在和预期现金流量的配比情况,确定企业整体投资水平,以免造成整个企业的投资膨胀。其次,总部应当重点加强对投资的管理,投资中心不可太过分散,应由总部直接控制或向总部集中。与此同时,发展新产业要充分考虑进入门槛是否在企业的承受范围内,企业能否利用现有资源建立竞争优势,将来的退出成本如何,有哪些退出途径。此外,企业应当充分考虑投资的机会成本。
综上所述,财务危机是由于种种原因导致的企业财务状况持续恶化,财务风险加剧,出现不能清偿到期债务的信用危机,直至最终破产的一系列事件的总称。企业财务危机的产生往往不是由某一方面的原因引起的,而是由多个原因同时作用的结果,具有一定的潜伏期。因此,制造类企业必须加强风险意识,提高对风险的分析能力,发现问题立即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尽量减少财务风险的发生,提高企业经济效益。
关键词:财务危机;制造类企业;预警体系
中图分类号:F23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1)06-0118-01
一、引言
制造业在几乎所有国家的国民经济中都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是国民经济最主要的支柱产业。在90年代,我的制造业在工业总产值中就占有40%以上的比例。可以说没有发达的制造业,就不可能有国家真正的繁荣和强大。但是,目前我国制造类企业的现实情况却是一方面经济效益低下,一方面又是负债率畸高不下,制造企业发展陷入简单的再生产过程,无力开拓新产品,产品质量无法提高,创新能力严重不足,这样就不能不说偏高的负债率对制造类企业的发展形成了极大的障碍,使制造类企业的发展背负着沉重的历史包袱,使越来越多的制造类企业面临财务危机。
二、建立财务危机预警体系
产生财务危机的根本原因是财务风险处理不当,财务风险是现代企业面对市场竞争的必然产物,尤其是在我国市场经济发育不健全的条件下更是不可避免。危机管理的重点应放在危机发生前的预防,而非危机发生后的处理。因此,加强制造企业财务风险管理,建立和完善财务预警分析指标体系尤其必要。制造类企业要在分析传统的静态的财务危机预警指标的基础上,建立以现金流量为基础的动态财务危机预警指标体系,建立的财务预警体系要涵盖主营业务收现率、现金流量债务比、现金毛利率和净利润现金含量这四个预警指标,这样不仅可以对制造类企业财务危机有很好的预警作用,而且还克服了财务信息失真对预警产生的影响。
三、加强资产存量因素的优化
资产存量因素包括多方面主要包括财务、资本、负债和资产等。优化财务结构是制造企业财务稳健的关键,其具体标志是综合资金成本低,财务杠杆效益高,财务风险适度。制造企业应当根据经营环境的变化,不断通过存量调整和变量调整(增量或减量)的手段确保财务结构的动态优化。制造企业财务结构管理的重点是对资本、负债、资产和投资等进行结构性调整,使其保持合理的比例;优化资本结构。制造企业应在权益资本和债务资本之间确定一个合适的比例结构,使负债水平始终保持在一个合理的水平上,不能超过自身的承受能力。负债经营的临界点是全部资金的息、税前利润等于负债利息。在达到临界点之前,提高负债将使股东获得更多的财务杠杆利益。一旦超过临界点,加大负债比率会成为财务危机的前兆;优化负债结构。负债结构性管理的重点是负债的到期结构。由于预期现金流量很难与债务的到期及数量保持协调一致,这就要求制造企业在允许现金流量波动的前提下,确定负债到期结构应保持安全边际。制造企业应对长、短期负债的盈利能力与风险进行权衡,以确定既使风险最小、又能使制造企业盈利能力最大化的长、短期负债比例;优化资产结构。资产结构的优化主要是确定一个既能维持制造企业正常生产经营,又能在减少或不增加风险的前提下给企业带来尽可能多利润的流动资金水平,其核心指标是反映流动资产与流动负债间差额的“净营运资本”。
四、加强对现金流量的管理
企业最基本的目标是股东财富或企业总价值最大化。它通过获利水平和利润指标反映出来,而这一切都是建立在现金流量这一企业生命线上。不少制造企业陷入经营困境甚至破产,并非因为资不抵债,而是由于暂时的支付困难。因此,利润或是制造企业总价值最大化不能停留在账面盈利上,而是要以价值的可实现性和变现能力作为前提。制造企业应把利润和现金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加速资金回笼和周转,提高资产变现能力,加强对应收账款的管理和催收力度,尽量减少呆坏账。制造企业应根据现有业务未来产生现金流量的情况追求相应的成长速度,同时要持有一定量的现金,以满足正常运营和应付突发事件的需要。强化应收帐款的管理方面,制造企业可以采用如下策略:一是建立稳定的信用政策;二是确定客户的资信等级,评估制造企业的偿债能力;三是确定合理的应收帐款比例;四是建立销售责任制。
五、认识财务风险管理的重要性
从防范风险的角度出发,多元化企业应根据外部环境的变化不断调整和优化财务结构,努力使负债水平保持在一个合理的水平上,控制在自身的承受能力范围之内,企业在业务扩张过程中应当拓宽权益性融资渠道,并根据现金流量情况确定恰当的长短期负债比例,达到优化资本结构和负债结构的目的。业务拓展要以不影响如期支付作为前提条件,并注意不可将短期债务用于发展长期项目。要坚决抑制“投资饥渴症”。多元化企业要确保成功应当有效抑制下属业务单位的“投资饥渴症”和强烈的投资冲动,首先要根据企业的资源情况、经营管理水平、资产质量,特别是根据现在和预期现金流量的配比情况,确定企业整体投资水平,以免造成整个企业的投资膨胀。其次,总部应当重点加强对投资的管理,投资中心不可太过分散,应由总部直接控制或向总部集中。与此同时,发展新产业要充分考虑进入门槛是否在企业的承受范围内,企业能否利用现有资源建立竞争优势,将来的退出成本如何,有哪些退出途径。此外,企业应当充分考虑投资的机会成本。
综上所述,财务危机是由于种种原因导致的企业财务状况持续恶化,财务风险加剧,出现不能清偿到期债务的信用危机,直至最终破产的一系列事件的总称。企业财务危机的产生往往不是由某一方面的原因引起的,而是由多个原因同时作用的结果,具有一定的潜伏期。因此,制造类企业必须加强风险意识,提高对风险的分析能力,发现问题立即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尽量减少财务风险的发生,提高企业经济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