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语感培养

来源 :杂文月刊(学术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inatobacco66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语感,就是人們对语言文字的正确、敏锐、丰富的感受力,是由语言活动引起的复杂的心理活动和认知活动的过程,是人们直接地感受、领悟、把握语言文字的一种能力。课程标准明确提出:“语文课程应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
  关键词:小学教学;语文课堂;语感培养
  叶圣陶先生说过:“文字语言的训练,我以为最要紧的是训练语感。”吕叔湘先生也认为:“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是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语感能力。”因此,培养良好的语感和整体把握的能力是语文素质的核心,也是小学语文学科实施素质教育的一个关键。那么,如何培养语感呢?
  一、以“读”为本,朗读中增强语感
  古人云“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课程标准强调:小学各学段都要重视朗读和默读。加强对阅读方法的指导,让学生逐步学会精读、略读和浏览。读是学习语文的一扇窗口,也是感受语言,训练语感的基本方式。这都点出了读的重要性,朗读既是理解语言的有效手段,也是积累,培养情感的重要途径。在教学中,学生对课文内容可通过朗读去获得感知。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对文章的重点部分进行各式朗读,掌握文章的语气、停顿、节奏、重音、格调、揣摩语气的不同与变化,体会思想感情,充分感知课文准确的用词,生动的造句,巧妙的布局,感人的情景等,从而达到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产生真切的感受。如学习《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一课,我在范读课文时,声情并茂,并加上抑扬顿挫的语调,使学生深刻地体会到作者对父亲的深切怀念,对和平的无比渴望,在无形中引导学生进入课文的情境。如在教学人教版六年级上册课文《詹天佑》一文时,其中描写詹天佑心理活动的句子,应着重进行重音的指导:“遇到困难,他总是想:这是中国人自己修筑的第一条铁路,一定要把它修好;否则,不但惹外国人讥笑,还会使中国的工程师失掉信心。” 学生在深入体会句子的含义后,教师再作朗读技巧上的指导,无疑对学生起到了引路的作用,学生能用朗读更好地表现自己对文本的理解。
  二、揣摩词句,对比中训练语感
  词句是构成文章的基本单位,有些词句对表现文章中心,表达作者情感,往往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抓住这些具体有感染意义的词句,引导学生进行分析、比较、细细体会,学生的语感就会不断地增强。如《我的伯父鲁迅先生》里有这么一句话:“大大小小的花圈堆满了整间屋子。”在指导理解时,我抓住一个“堆”字问学生:“堆”是什么意思?追问:能否把它换成“摆”?学生思考后说不行,并体会到“摆”是一个挨一个地放,而“堆”不仅有摆的意思,而且是一层撂在另一层上面,说明数量的多。这么多的花圈又说明了什么?说明送花圈的人多,送花圈的人多又说明了什么?说明鲁迅先生得到了许多人的爱戴。通过这样的比较分析,不但加深了同学们对这一句话的理解,体会到人民群众对鲁迅先生无比爱戴和深切怀念的感情,培养了语感。
  三、想象画面,感悟中培养语感
  在阅读教学中,运用形象思维,启发学生想象,必然会在学生的心中产生“视像”。只有凭借想象,才能走进作品所描述的世界,进入一个看得见,摸得着,能闻到气味,进入一个活生生的具体形象世界,同时,进而运用形象思维去感受语言文字所暗示和启发的蕴意和情感。如《荷花》一文,在引领学生领悟作者描写的荷花的色、形、姿势这部分内容时,结合画面,启发想象,让学生置身于满池的荷花之中,想象之后,正如一位学生说:我仿佛闻到了荷花的清香,看到有的荷花低着头,弯着腰,好像在欣赏水里的倒影;有的荷花昂着头,挺着胸,好像一个站立着的哨兵;有的荷花躲在荷叶背后,好像一个害羞的小姑娘;还有的荷花舒展开小脸颊,好像在尽情享受“日光浴”……的样子,接着辅以声情并茂、抑扬顿挫的感情朗读,把学生带到了荷花池边,感受荷花的美。这样,既提高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又培养了学生的语感。当然,语文课文的题材多种多样,所涉及的人物、事件、景象非常广泛,古今中外,无所不包,我们不能全部都熟悉。那么,对所反映的内容学生不熟悉的课文又怎样作情感启发呢?同样,我们可以让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让作品中描写的景色、场景、事件、人物的音容笑貌与细微的内心活动等,让这具有魅力的想象带有身临其境,使书面上的一切犹如亲眼见到,亲耳听到,亲手触摸到,亲口尝到一样。这样,才能使学生在朗读时传递自己的真情实感。如《早发白帝城》这首诗,描绘了三峡一带壮丽的景色,表达了诗人无比喜悦的心情,这景色,这心情,是同学们不熟悉的,白帝的“彩云”,疾驰的“轻舟”,迢迢“千里”的行程“一日”竟还,哀哀猿“啼”,万重高山,忽“已闪”,此情此景,都蕴含着作者此时此刻的心情,朗读必须展开一定的想象,随文章主人公的高兴而高兴,惊奇而惊奇,这样,同学们的内心情感才会和课文中的人物一起升华,产生饱满的激情,才会带着感情去朗读。
  语感的培养有利于提高学生语文能力的提高,有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提高学生语言感受、领悟能力,将会使学生终身受益。
其他文献
本文给出了人工神经网络在交通运输领域里的应用,评价了其应用效果存在的问题,给出了今后的发展方向。
2015年12月29~30日,中国联通2016年度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会议提出全面落实聚焦战略,开创中国联通工作新局面。中国联通领导班子全体成员,总部各部门、各直属单位及子公司全
学派更替是史学发展的重要标志之一,而学脉传承则是考察学术发展的一个十分重要的方面。法国年鉴学派独领风骚几达半个世纪,但它的产生也具有相当悠远与相当深厚的学术背景。
<正> 目前各种长效抗精神病药都需注射用药,唯五氟利多是一种临床上很有希望的口服长效药.一次用药的有效时间为1周,其作用为哌迷清(与五氟利多同属二苯丁基哌啶类药物)的七
在新课改背景下的教学实践中,很多教师对小组合作认识不到位,运用不当,没有发挥它应有的作用。文章从小组合作的背景、小组合作的作用、小组的分工、小组合作的时机及注意的
羟丙基纤维素是纤维素衍生物中的一种重要产品,在已有制备基纤维素的工艺基础上,通过技术改进,实现在微波加热下在非水相体系中制备低取代羟丙基纤维素,反应时间减少了1/3,且
<正> 过去,常把惊恐发作视为焦虑性神经症、空旷恐怖,功能性心血管障碍和恐怖性人格解体综合征的一种临床症状。最近,Spit-zer 等则把惊恐发作作为一个独立的疾病单元,加以研
选拔人才的方式主要有两种:推荐和考试。究竟使用考试方式还是推荐方式来选拔人才,这个问题的争论由来已久。台湾在大学多元入学考试中尝试使用推荐加考试的方式选拔人才,从1
隧道工程具有施工难度大、隐蔽性、复杂性和不确定性因素多等特点,施工过程中存在巨大的安全风险。按照风险源辨识、风险分析、风险估测和风险控制的流程,以建设中的寨仔山隧
本报讯 (记者 白云飞 通讯员 丁雪峰)昨日,市扶贫办与中国移动洛阳分公司签订精准扶贫信息化平台建设合作意向协议,将依托洛阳移动技术优势,打造智能精准扶贫系统,通过大数据技术手
报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