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计划文艺展演
中午和小六一起吃饭。说起我想搞场文学社的文艺演出。
“好啊。一起干吧!”他难得这般明确的热情。
课间,小六传来一张字条。对于演出,我们有着延绵相通的想法。
William在一边,忍不住说:“给我看看行吗?”
我把纸条塞进书包,冲他笑笑说:“不行。”
中午,接到西泽的电话。
“听说你又要搞活动?你够闲不住的。”
“呵呵。可惜你和轻介读高三,不能参加这次演出了。”
“我们帮你们排练吧。”
“那是必须的。”
开始准备演出。事情一下子多了许多。像是回到排校刊的那段日子。
每次见到熟人,脑子里最先活跃起来的念头是——他能干点什么?
却并不觉得纠结。甚至还有闲情坐下来读《我和狗狗的十个约定》。
学校允许文学社搞文艺演出,前提是乐器自行解决。
如此一来,鼓是我们目前亟需解决的问题。
未知的一切也是不确定的,兴许会有更多意想不到的困难是我们注定要担当的。
实现梦想的过程就是不停地往前。虽然过程会是辛苦的,但也依然充满着美好的记忆。
想要获得有价值的成长,就要朝着强大的方向努力,不畏惧,不气馁,不放弃。
罢演事件
写歌词。在钢琴上反复试谱。杂乱无序的语素在我脑海里翻来覆去。
先把歌词拿给小六看。他说:“我敢肯定对西泽的胃口!对不对主任胃口就不知道了。”
之后不久收到西泽的短信:“感觉配上词以后,歌好听了不少呢。”
看来他对歌词应是喜欢的。
下午大课间,江毅找我聊天。他有点烦,不停念叨他们舞团里的事。
这时接到小六的电话。他说,键盘手和贝司手决定退出演出。
消息太过突然。简直没办法相信。昨天中午,大家坐在国际部里其乐融融的场景历历在目。
为什么?我一度以为的志同道合,到头来不过是譬如朝露。
这种打击过于尖锐,像箭镞一样穿透我的身体,痛到觉不出痛,只是麻木。
我和江毅赶去演播厅。听说有人罢演,西泽十分恼火地摔门走了。
我理解他的心情。一开始就没有指望过他能平静对待。
无论心里多么憋屈,我都要看开,我对自己说,也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
可是,我终归是个女生啊。脑子里会冒出许多灰暗的念头。
我和这些人,究竟是合作伙伴还是朋友?
春天的夜晚,风很大。我关上房门,坐在木地板上,有点打坐的感觉,有点禅意。
开了音乐。是完全没有听过的歌,很安静。
每个人都会有这样的时候吧——
拿起书翻了几页就合上。坐在钢琴前,弹了一首就离开。隐身上线,看到一些熟悉的头像亮着,却懒得说话。抱着手机发短信,安慰的话听多了又觉得烦。
是会有这样的时候吧。完全不能够思考。心很乱。提不起精神。
和轻介通了很久的短信。很多内心的困惑拿出来告诉他。也一直被他安慰和鼓励着。
他说:“你不许放弃啊!只要不放弃,什么困难都会过去的。”
石际也来短信说:“现在,你是大家的中心。你如果没兴致了,我们就都没兴致了。”
还有薄荷。她说:“孩子,让我为你分忧吧……”
我想我是幸福的。每次遇到困难的时候总是有人告诉我应该怎么做,总是有人陪我一起去做无论多难的事情……
还记得年少时的梦吗?像朵永远不凋零的花。陪我经过那风吹雨打,看世事无常,看沧桑变化……
我终于释然了。做任何事情都需要勇气。而现在,不过是刚刚开始。
在关乎成长的青春里,温暖和凉薄于我们,具有同等的意义。
被友谊背叛
朋友是笼统意义上的词。或许有的人只是在一段时间里同路,距离近一点,仅此而已。
亲密无间也好,情投意合也好,都只是在心里蓄养的一种念想。亲密与伪善见多不怪。
可一直是好朋友。别人也认为我们是好朋友。
所以,获知她在背后说我搞这场演出是利用大家来出名、导致键盘手和贝司手退演的时候,悲哀还是在心里涌了上来。
昨天晚上,她还发短信对我说:“一起经历了这么多,你对我来说是重要的人呢。”
不可思议的亲密与伪善。知道真相没什么不好,只是知道的时候,难免心惊。
如果能学会憎恶就好了。如果能忘掉记忆就好了。
如果什么都不知道就好了。如果不懂得痛苦就好了。
如果心里有一朵巨大的棉花,静静地吸收所有的伤害和诋毁就好了。
源源不断的,滚烫的泪。桌面一片潮湿。
我感觉到轻轻的摇动。柚子好心地劝我:“别哭了……好不好。”
给西泽发了一条短信。我说自己心情很差,他能不能陪我一会。
西泽逃了课。见到我时他说:“自打认识你,你就一直在笑,这个样子还是头一回看到呢。”
我又想哭。也可能真的哭了。但觉得心里平静,并无哀伤。
西泽想了一下,说,我教你弹吉他吧。
他弹周杰伦的《彩虹》。木吉他的声音像是雨滴,哀愁有一些,快乐有一些,覆盖了整个世界的音域。
我听着这样的音乐,他坐在我的对面,我们都不言语。
下午大课间。江毅,西泽,轻介和我坐在演播厅里,听小六讲述整个意外事件的始末。
我装出大度的样子表示毫不介怀,其实心里堵得要死。
西泽说:“雨笛搞这次演出,想的就是大家一起玩得开心。高兴的留下,不高兴的走人!这里缺了谁都一样。”
交谈总是能够让我平静。他们传递给我最直接的信任与支持。
而我的需求很小,阴晴翻转只要几句温暖的话就够了。
第一次排练
午休的时间,乐队开始排练。情形大致是这样的——
轻介指导宋西羽贝司。他抱着贝司弹奏,宋西羽拿着笔在纸上记着要点。
音乐社的鼓手用两根筷子击打桌子,教江毅最基本的鼓点。
另一个角落,西泽教小六吉它。
“C调!”
“C调?哦,C调。”
“你觉得对吗?”
“呃……”
“重来!”
各种乐器混杂在一起的声音,像盘踞在某个角落的风,趁隙而出,卷起音符的碎屑,洒在静止的光中。
西泽说需要两个键盘手。一个钢琴,一个弦乐。我说我从哪儿再给你挖一个来?
他说:“你自己弹呗。”
我说:“我弹琴心里没谱。一上台准错。”
他说:“我保证一个月之内,让你不会出错。”
我说:“呃……实话说吧,我就是不想受你摧残。”
短短的时间,惊奇地发现大家的进步好大!非常开心。
学会两个吉他和弦也开心。
手指磨得很疼也开心。
教柚子弹《致爱丽丝》也开心。
被轻介一伙鄙视“弹得没有感情”,还是开心。
回到教室,回味起刚才那种美好的气氛,心中不由得燃起一小簇欣快的火苗。
我抵挡不住十指按下琴键的那种感觉。
更抵挡不住鼓点一起,周身融在乐曲中的那种震撼。
贴吧事件
吃完午饭,赶去报告厅排练。只见一大群人等在楼道里。报告厅紧锁着门。
我去德育处。主任说:“演出撤消吧。别再继续排练了。”
我怔住,问,“为什么?”
“学校里有两个乐队影响不好!”主任说。
惹是生非的是贴吧里的帖子。音乐社和文学社对立。无聊的口舌之争,造成了不良影响。
主任说:“看到了吗。贴吧上有人说,你跟西泽是朋友。离开音乐社的人,全跑到你这里帮忙来了,你说,文学社成什么了!”
“学校有规定说音乐社的人不能参加文学社,文学社的人不可以喜欢音乐吗?”
主任冲我瞪眼。“你觉得文学社是你个人的吗?”
“我为什么要搞这次演出,曾经和您交流过,您是知道的。”
主任拍下我的肩膀,不再说话。
在她眼里,我是个坚韧到底的学生。她亦清楚,我从来没有为自己争取过任何事情。
走出德育处,看到William站在楼道里等我。
“和主任吵起来了?她说什么啦?有啥能帮忙的?……”一连串的话。
报告厅里,只有西泽,江毅,小六和我。
“还是找音乐社社长过来商量吧!”西泽说。
现任的音乐社社长是高一的学弟。我给他打电话。
他很快赶来,反复解释说那些帖子不是他们发的。
于是大家协商,不如文学社和音乐社联合搞这场演出,体现社团之间的团结。
晚自习前,我和音乐社长一起到德育处,把我们的想法向主任说了。
看到和谐的场面,主任自然是高兴的。但说此事必须征得音乐社L老师的同意。
三天之后,主任打电话给我:“今天中午,把你们的乐器全部搬到演播厅。这一周报告厅有用,你们在演播厅排练吧。”
“我们能重新排练了?”
“L老师同意联合演出了。”
“真的?太好啦!”High得我都想撞墙了。
我给L老师发了一条短信表示感谢。刹那间有所体会,如果说纠葛是有理由的,那么,释然也一定是。
演播厅事件
中午排练的时候,负责演播厅的J老师来了。
他情绪激动地说:“话筒不响了,一定是你们把过线踩断了!走!不许在这儿排练了!”
西泽有点急躁,跟老师争吵。
但结果我们还是得离开。
“整天出事!还有完没完了!我们不管了!……”西泽和轻介带着恶劣的情绪回班了。
我并不担心他们的牢骚。怨怒比平静需要付出更深的感情。
我理解他们对于音乐的需求,因而相信他们,不感觉慌张。
江毅陪我去德育处解决事情。
主任说,回头跟学校商量一下,另外给我们找个排练场所。
下午,我又去德育处。主任说:“要不你们去音乐教室吧,跟音乐社一起排练。”
音乐社的L老师也在。他表态说:“没问题!去我们那边吧!”
我稳定了一下情绪,说,“谢谢老师。我们先想想办法,实在不行,再去打扰。”
大课间。薄荷、小六陪我在校园里整个转了一圈。没有找到适当的排练场地。
“大风大浪都闯过来了,这点事算什么呀!我们去哄哄J老师好了。”小六说。
“你自己去吧。”我说。
“我不去!”他斜我一眼。
“你去不去!”
“我——不——去!”
“你爱去不去!”我不理他。去小卖部买了一袋薯片带回教室。
晚自习前。小六走到我的座位边说:“我现在就去哄J老师。你去吗?”
“我——不——去!”
“那我去了!”说完他就离开了。
“哎……等等我!”我扔下薯片,迅速追出教室。
总之是气氛很好的交流。说了几句保证的话,J老师的气就消了。
无论是暂且的平静,还是矛盾之中的平衡,演出之前每一个小回合的胜利,似乎也是快乐了。
事实上,我自己都分辨不清,到底是为了什么而坚持。
楼下的一棵海棠开花了。绉纸般粉白的花瓣。
听收音机里的《波尔维尔》。想起很多过去。内心涌起感慨。
生命中总有一些时刻,永远会被记得,仿佛记忆中的标点。
那些诚实与相信,是我们彼此给予的最好纪念。
它们,足够将痛苦和失败隔绝在空气之外。
中午和小六一起吃饭。说起我想搞场文学社的文艺演出。
“好啊。一起干吧!”他难得这般明确的热情。
课间,小六传来一张字条。对于演出,我们有着延绵相通的想法。
William在一边,忍不住说:“给我看看行吗?”
我把纸条塞进书包,冲他笑笑说:“不行。”
中午,接到西泽的电话。
“听说你又要搞活动?你够闲不住的。”
“呵呵。可惜你和轻介读高三,不能参加这次演出了。”
“我们帮你们排练吧。”
“那是必须的。”
开始准备演出。事情一下子多了许多。像是回到排校刊的那段日子。
每次见到熟人,脑子里最先活跃起来的念头是——他能干点什么?
却并不觉得纠结。甚至还有闲情坐下来读《我和狗狗的十个约定》。
学校允许文学社搞文艺演出,前提是乐器自行解决。
如此一来,鼓是我们目前亟需解决的问题。
未知的一切也是不确定的,兴许会有更多意想不到的困难是我们注定要担当的。
实现梦想的过程就是不停地往前。虽然过程会是辛苦的,但也依然充满着美好的记忆。
想要获得有价值的成长,就要朝着强大的方向努力,不畏惧,不气馁,不放弃。
罢演事件
写歌词。在钢琴上反复试谱。杂乱无序的语素在我脑海里翻来覆去。
先把歌词拿给小六看。他说:“我敢肯定对西泽的胃口!对不对主任胃口就不知道了。”
之后不久收到西泽的短信:“感觉配上词以后,歌好听了不少呢。”
看来他对歌词应是喜欢的。
下午大课间,江毅找我聊天。他有点烦,不停念叨他们舞团里的事。
这时接到小六的电话。他说,键盘手和贝司手决定退出演出。
消息太过突然。简直没办法相信。昨天中午,大家坐在国际部里其乐融融的场景历历在目。
为什么?我一度以为的志同道合,到头来不过是譬如朝露。
这种打击过于尖锐,像箭镞一样穿透我的身体,痛到觉不出痛,只是麻木。
我和江毅赶去演播厅。听说有人罢演,西泽十分恼火地摔门走了。
我理解他的心情。一开始就没有指望过他能平静对待。
无论心里多么憋屈,我都要看开,我对自己说,也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
可是,我终归是个女生啊。脑子里会冒出许多灰暗的念头。
我和这些人,究竟是合作伙伴还是朋友?
春天的夜晚,风很大。我关上房门,坐在木地板上,有点打坐的感觉,有点禅意。
开了音乐。是完全没有听过的歌,很安静。
每个人都会有这样的时候吧——
拿起书翻了几页就合上。坐在钢琴前,弹了一首就离开。隐身上线,看到一些熟悉的头像亮着,却懒得说话。抱着手机发短信,安慰的话听多了又觉得烦。
是会有这样的时候吧。完全不能够思考。心很乱。提不起精神。
和轻介通了很久的短信。很多内心的困惑拿出来告诉他。也一直被他安慰和鼓励着。
他说:“你不许放弃啊!只要不放弃,什么困难都会过去的。”
石际也来短信说:“现在,你是大家的中心。你如果没兴致了,我们就都没兴致了。”
还有薄荷。她说:“孩子,让我为你分忧吧……”
我想我是幸福的。每次遇到困难的时候总是有人告诉我应该怎么做,总是有人陪我一起去做无论多难的事情……
还记得年少时的梦吗?像朵永远不凋零的花。陪我经过那风吹雨打,看世事无常,看沧桑变化……
我终于释然了。做任何事情都需要勇气。而现在,不过是刚刚开始。
在关乎成长的青春里,温暖和凉薄于我们,具有同等的意义。
被友谊背叛
朋友是笼统意义上的词。或许有的人只是在一段时间里同路,距离近一点,仅此而已。
亲密无间也好,情投意合也好,都只是在心里蓄养的一种念想。亲密与伪善见多不怪。
可一直是好朋友。别人也认为我们是好朋友。
所以,获知她在背后说我搞这场演出是利用大家来出名、导致键盘手和贝司手退演的时候,悲哀还是在心里涌了上来。
昨天晚上,她还发短信对我说:“一起经历了这么多,你对我来说是重要的人呢。”
不可思议的亲密与伪善。知道真相没什么不好,只是知道的时候,难免心惊。
如果能学会憎恶就好了。如果能忘掉记忆就好了。
如果什么都不知道就好了。如果不懂得痛苦就好了。
如果心里有一朵巨大的棉花,静静地吸收所有的伤害和诋毁就好了。
源源不断的,滚烫的泪。桌面一片潮湿。
我感觉到轻轻的摇动。柚子好心地劝我:“别哭了……好不好。”
给西泽发了一条短信。我说自己心情很差,他能不能陪我一会。
西泽逃了课。见到我时他说:“自打认识你,你就一直在笑,这个样子还是头一回看到呢。”
我又想哭。也可能真的哭了。但觉得心里平静,并无哀伤。
西泽想了一下,说,我教你弹吉他吧。
他弹周杰伦的《彩虹》。木吉他的声音像是雨滴,哀愁有一些,快乐有一些,覆盖了整个世界的音域。
我听着这样的音乐,他坐在我的对面,我们都不言语。
下午大课间。江毅,西泽,轻介和我坐在演播厅里,听小六讲述整个意外事件的始末。
我装出大度的样子表示毫不介怀,其实心里堵得要死。
西泽说:“雨笛搞这次演出,想的就是大家一起玩得开心。高兴的留下,不高兴的走人!这里缺了谁都一样。”
交谈总是能够让我平静。他们传递给我最直接的信任与支持。
而我的需求很小,阴晴翻转只要几句温暖的话就够了。
第一次排练
午休的时间,乐队开始排练。情形大致是这样的——
轻介指导宋西羽贝司。他抱着贝司弹奏,宋西羽拿着笔在纸上记着要点。
音乐社的鼓手用两根筷子击打桌子,教江毅最基本的鼓点。
另一个角落,西泽教小六吉它。
“C调!”
“C调?哦,C调。”
“你觉得对吗?”
“呃……”
“重来!”
各种乐器混杂在一起的声音,像盘踞在某个角落的风,趁隙而出,卷起音符的碎屑,洒在静止的光中。
西泽说需要两个键盘手。一个钢琴,一个弦乐。我说我从哪儿再给你挖一个来?
他说:“你自己弹呗。”
我说:“我弹琴心里没谱。一上台准错。”
他说:“我保证一个月之内,让你不会出错。”
我说:“呃……实话说吧,我就是不想受你摧残。”
短短的时间,惊奇地发现大家的进步好大!非常开心。
学会两个吉他和弦也开心。
手指磨得很疼也开心。
教柚子弹《致爱丽丝》也开心。
被轻介一伙鄙视“弹得没有感情”,还是开心。
回到教室,回味起刚才那种美好的气氛,心中不由得燃起一小簇欣快的火苗。
我抵挡不住十指按下琴键的那种感觉。
更抵挡不住鼓点一起,周身融在乐曲中的那种震撼。
贴吧事件
吃完午饭,赶去报告厅排练。只见一大群人等在楼道里。报告厅紧锁着门。
我去德育处。主任说:“演出撤消吧。别再继续排练了。”
我怔住,问,“为什么?”
“学校里有两个乐队影响不好!”主任说。
惹是生非的是贴吧里的帖子。音乐社和文学社对立。无聊的口舌之争,造成了不良影响。
主任说:“看到了吗。贴吧上有人说,你跟西泽是朋友。离开音乐社的人,全跑到你这里帮忙来了,你说,文学社成什么了!”
“学校有规定说音乐社的人不能参加文学社,文学社的人不可以喜欢音乐吗?”
主任冲我瞪眼。“你觉得文学社是你个人的吗?”
“我为什么要搞这次演出,曾经和您交流过,您是知道的。”
主任拍下我的肩膀,不再说话。
在她眼里,我是个坚韧到底的学生。她亦清楚,我从来没有为自己争取过任何事情。
走出德育处,看到William站在楼道里等我。
“和主任吵起来了?她说什么啦?有啥能帮忙的?……”一连串的话。
报告厅里,只有西泽,江毅,小六和我。
“还是找音乐社社长过来商量吧!”西泽说。
现任的音乐社社长是高一的学弟。我给他打电话。
他很快赶来,反复解释说那些帖子不是他们发的。
于是大家协商,不如文学社和音乐社联合搞这场演出,体现社团之间的团结。
晚自习前,我和音乐社长一起到德育处,把我们的想法向主任说了。
看到和谐的场面,主任自然是高兴的。但说此事必须征得音乐社L老师的同意。
三天之后,主任打电话给我:“今天中午,把你们的乐器全部搬到演播厅。这一周报告厅有用,你们在演播厅排练吧。”
“我们能重新排练了?”
“L老师同意联合演出了。”
“真的?太好啦!”High得我都想撞墙了。
我给L老师发了一条短信表示感谢。刹那间有所体会,如果说纠葛是有理由的,那么,释然也一定是。
演播厅事件
中午排练的时候,负责演播厅的J老师来了。
他情绪激动地说:“话筒不响了,一定是你们把过线踩断了!走!不许在这儿排练了!”
西泽有点急躁,跟老师争吵。
但结果我们还是得离开。
“整天出事!还有完没完了!我们不管了!……”西泽和轻介带着恶劣的情绪回班了。
我并不担心他们的牢骚。怨怒比平静需要付出更深的感情。
我理解他们对于音乐的需求,因而相信他们,不感觉慌张。
江毅陪我去德育处解决事情。
主任说,回头跟学校商量一下,另外给我们找个排练场所。
下午,我又去德育处。主任说:“要不你们去音乐教室吧,跟音乐社一起排练。”
音乐社的L老师也在。他表态说:“没问题!去我们那边吧!”
我稳定了一下情绪,说,“谢谢老师。我们先想想办法,实在不行,再去打扰。”
大课间。薄荷、小六陪我在校园里整个转了一圈。没有找到适当的排练场地。
“大风大浪都闯过来了,这点事算什么呀!我们去哄哄J老师好了。”小六说。
“你自己去吧。”我说。
“我不去!”他斜我一眼。
“你去不去!”
“我——不——去!”
“你爱去不去!”我不理他。去小卖部买了一袋薯片带回教室。
晚自习前。小六走到我的座位边说:“我现在就去哄J老师。你去吗?”
“我——不——去!”
“那我去了!”说完他就离开了。
“哎……等等我!”我扔下薯片,迅速追出教室。
总之是气氛很好的交流。说了几句保证的话,J老师的气就消了。
无论是暂且的平静,还是矛盾之中的平衡,演出之前每一个小回合的胜利,似乎也是快乐了。
事实上,我自己都分辨不清,到底是为了什么而坚持。
楼下的一棵海棠开花了。绉纸般粉白的花瓣。
听收音机里的《波尔维尔》。想起很多过去。内心涌起感慨。
生命中总有一些时刻,永远会被记得,仿佛记忆中的标点。
那些诚实与相信,是我们彼此给予的最好纪念。
它们,足够将痛苦和失败隔绝在空气之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