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女座

来源 :大众摄影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igitalmachine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7.5 白马公园 汤凌霄 摄

  “TOP20·2013中国当代摄影新锐展”入选者,北京电影学院副教授。
  《处女座》是我从2015年开始拍摄至今的女儿照片的专题——从幼儿园,到升入小学,这不长不短的三两载时光,在女儿身上留下了变幻的印迹。
  这份印迹,不只是寻常意义的“茁壮成长”,更多的是恬静如水之下阵阵无形的波澜。我们一面悉心呵护她,另一面违心约束她的天性,苛求她的乖觉,以便贴合“教育”,符合周遭,迎合整个世界......于是,我们和她的冲突不宣而战,充满焦灼。我通过镜头时刻观察着这份焦灼的所有呈现。欢乐的气氛常常隐而不见,取而代之的是平静且略带伤感的面孔,甚至是看不见的面孔。桌子下面的逼仄空间,也许是她用来闪避周遭压力最安然的洞穴,也许是她耽溺在内心小小世界中藉以蝶变的茧。
  我是一名商业摄影师和平面设计师,平时的工作就是不断出差、拍摄和修图。在我看来,商业拍摄是为商家拍摄指定内容的一份职业,而女儿这个拍摄题材是真正的遵从内心,是我的爱好,为自己而拍。所以,能用摄影的手段来达到爱好与职业并存,我也感到很开心知足。
2017.9 全民健身中心游泳课 汤凌霄 摄
2018.3 家里 汤凌霄 摄

在老爸的相机里面“出丑”


  作为汤芷墨的爸爸,我一直觉得很幸运,与其说是自豪能成为她的父亲,不如说是感激孩子这十年来给予我们的幸福。她的第一次哭泣、第一次微笑、第一个脚印和第一句话......对我来说都是最重要的时刻。也因为她,我们都学会了更加努力,努力成为更好的自己。
  在父与女的温暖时光里,相机、摄影作为见证和陪伴者,回归了记录的本质。备受珍爱的女儿也许会觉得她在老爸的相机里面“出丑”了,但她长大后会感谢父亲用这样的方式为她留存属于她生命个体的最本真的痛楚与欢欣。
  与孩子之间关于摄影的趣事很多,最有趣的就是她对我用的相机的称呼。我拍摄她主要使用的是Contax T3(康泰时)胶片机,小时候在她看来,爸爸给她拍摄的照片都是她出丑时候的样子,这“鬼脸相机”因此得名。稍大一点,她对照片也有了一定的认知,凡是看到有趣的事物,总会和我说:爸爸,今天要带鬼脸相机拍吗?给她拍了这么多“囧像”,她长大了一定会读懂的吧,毕竟越真实越可贵。

没有崩溃,不算父母


  我提倡尊重并且呵护孩子天性,让孩子按自己的方式感知世界,在尽量不做干预的情况下,形成她自己的世界观。我喜欢跟孩子谈心,只要有时间陪伴,就尽可能多多聊天说话,把自己放到和孩子一样平等的位置,告诉她爸爸小时候的糗事。我所窥探到的她神奇的内心世界,带给我许多惊讶和惊喜。
  学习跟健身一样,本质上是一件反人性的事情,所以这是一个特别漫长和艰辛的历程。没有崩溃,不算父母。崩溃完了还是要从她的角度去看这个问题,帮她解决问题。我们的焦虑感并不是来自于她学习成长路上遇到的各种艰难险阻,而是她的同龄人都在用各种积极的方式参与各种学习,从而逐渐拉大与她的距离,她的自卑感油然而生,我的焦虑也主要来源于此。我只告诉她,只有你内心有学习的愿望,我们就支持你学,不勉强你学不感兴趣的东西。
2017.7 家旁公园 汤凌霄 摄
2016.9 学区房楼道 汤凌霄 摄
2018.5 卧室 汤凌霄 摄

透过相机,我看到了自己


  其实我平时并没有十分刻意地把拍孩子当作一个摄影题材,或者说也没有特别去构思想要拍成怎样的效果,只是努力去参与女儿身上发生的每一个事件。当你融入其中,就会有无数画面闪现在你的面前,让你欣喜若狂,我把这个过程当作是一个释放自己创造力,表达自己行为的绝佳途径。在女儿情绪到达最高点的那一刻,世界被我抛在了脑后,这也是我最激动的时刻。
  对我来说,拍摄就是单纯的尋找,打开自己的潜意识,去挖掘头脑中另一个世界的画面。我会从孩子日常生活的地方出发,家里、室外、学校、补习班、在一切有她在的地方拍摄。我拍她的时候也隐约感觉到,似乎看到了自己。透过相机,我紧紧盯着这个“自己”,仿佛和当时的自己窃窃私语。
  在拍摄时我更加关注那些情绪或事态到达顶点前的随机记录,提前热身进入“等待期”,以便在她情绪来袭时,第一时间用相机记录下她的爆发点。成长永远是个谜,这些瞬间是最真实、最个人的记忆痕迹,是以琐碎的日常抵御着宏大的谎言。相比那些镶满了奖状的纪念册而言,孩子生命的过程留下自然而随性的影像,即便是不堪,也总好于矫饰。我用相机记录下女儿曾有过自由的生命体验,哪怕人生失意或脆弱时,父亲的默默注视就是最好的呵护。
2017.9 学校教室 汤凌霄 摄
2017.7 爷爷家 汤凌霄 摄
2018.5 阳台 汤凌霄 摄
2019.2 新家小区 汤凌霄 摄
2018.2 爷爷家门口 汤凌霄 摄
2019.10 家里卧室 汤凌霄 摄
其他文献
東田,杭嘉湖平原、浙江嘉兴桐乡洲泉镇一个明星村落群,改革开放中国江南乡村城镇化的典型样本。  千百年来,农耕文明孕育下的东田人习惯于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男耕女织的生活方式。但这一切自20世纪70年代开始,发生了转折:由传统的农业村落转化为新型的工业化、商业化的现代城镇。这里的人们也由传统的农民的身份逐渐多元化—成为工人、企业家、商人、技术员工、专家学者等等。相伴而生的是,这里的自然、社会景观,包括
近年来,中国各地的美丽乡村如雨后春笋般涌现。这些地方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美丽乡村不仅提高了村民自身的生活水平,也为城市居民的休闲娱乐提供了好去处。美丽乡村也是摄影人镜头中的宠儿,他们把乡村之美以更直观的方式传播开来,进一步促进了乡村旅游的发展。本期征集主题为“美丽乡村”,从来稿中看,国内、国外的鄉村场景都频繁露面。无论是全国早已闻名的景点,还是被发现不久的“新星”,都有摄影师给
拍摄大部分人文类照片,当时的场景往往容易杂乱,难以做到简洁,你不想收入的元素却不得不收入。还好有后期,可以通过技术手段处理,让背景、环境干净起来。简洁背景、环境有很多办法,本期讲解一个,就是处理为高调照片,这是一种非常快捷、有效的做法,这样可以让画面整体影调协调统一,主体突出,背景、环境干净简洁。  在Photoshop中打开照片,创建一个“曲线”调整图层,如图向上提升曲线中间调和暗部,提升画面亮
我的艺术主题是时间  一位看过“触摸经典”大师作品展的朋友跟我聊起摄影史时这样说:“大凡能载入史册的人,总是要有开创性或者自己独有的理念才有可能”,美籍日裔摄影大师衫本博司就是这样,将自己的特点发挥到无人能企及。  时间、记忆、水、光线、空气,这些是评论家们在谈论衫本博司的作品时使用最多的词汇。我以为,他最喜欢的应该是“空”这个字。他的“电影院”系列作品用长时间的曝光,留存了发光的屏幕,所做的心理
摘要 张艺谋导演的15部电影中,有3部古装片,包括:《英雄》、《十面埋伏》和《满城尽带黄金甲》。这三部影片全部在五年内拍成,体现出张艺谋导演对古装片用力之重。三部影片情节各异,但都蕴含了大量的古典元素,分别为:时空语言、视觉语言和听觉语言。与此同时,此三部古装片从精神上却体现了张艺谋导演对于古典的悖离。  关键词 张艺谋 古装片 古典 形式 精神    1987年,从《红高梁》开始,张艺谋开始其导
薛玉霞 摄  安徽省石台县库山村,地理位置和自然環境十分独特,四周群山环抱,土地肥沃。每到秋天,当地种植的优质稻米进入大规模收割,漫山金黄的梯田美景还成了当地的旅游招牌。与此同时,每年的“中国农民丰收节”暨库山农耕文化摄影活动也正在进行中,精彩的文艺演出、丰收的秋收场景、热闹的农事体验、还有一系列趣味十足的游戏活动,吸引了众多游客和摄影爱好者用镜头记录下一个个精彩瞬间。
[摘要]影视欣赏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法,是进行文化和语言教学的重要媒介,英文电影是包罗万象的文化载体,它从多方面、多角度的展示了英语民族的文化。欣赏英文电影不仅可以学习语言知识,同时可以获取文化知识,而后者对前者至关重要。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学习语言是学习文化的过程,本文就语言文化相互影响的角度提出了在英语教学中应该坚持语言与文化并重的原則,有效利用影视片,达到语言和文化双收益,以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
雨记 蒋翀摄/尼康DS相机,200mm焦距,光圈F2.8,速度1/2000秒  “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周敦颐的《爱莲说》,道尽了人们喜爱荷花的理由。让它成为广受世界人民爱戴的植物。荷花成为摄影镜头里的“座上宾”自然也不是什么稀罕事。每一个摄影人都希望通过自己的眼睛将荷花的品格与自己的修行表达给大家,所谓“境界”。作者通过微距、高速等手法,以光影为笔,恰当的构图与剪裁,将荷之妩媚、娇艳、清
生物和环境构成了生态系统,所以保护环境就是保护生态系统。非洲的原始生态环境非常好,但矿产资源的開发、污染和沙漠化使非洲的生态环境不断地遭受蚕食。李俊敏多次赴非洲拍摄野生动物以及当地的生态环境,获取了大量精美的摄影作品。作品《天堂秘境》采用航拍的视角,将火烈鸟的队形与河流的色彩形状框取在同一画面中,点线交错,如诗如画;作品《扬尘》所记录的斑马群奔跑在沙化的草原上,荒芜的土地和扬起的沙尘带给人们无奈和
摄影需要走出去,也可以留下来—家中那些不起眼的小题材,有了想法和技法,也能拍出“大片儿”。例如鱼缸里灵动的小鱼,就是一道美丽的风景线,小小的身姿,披纱带锦,水中起舞,不正是最好的模特吗?  但是,室内复杂的光线、鱼缸玻璃的反射、水的折射、气泡的干扰、焦点飘移……面对这些难题,如果没有掌握基本拍摄技巧,拍出的照片不是模糊就是整体感觉不佳,无法完整表现出鱼儿生动、活泼、美丽的一面。  这里展示几种拍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