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分析

来源 :中国房地产业·下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ytsxz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建筑工程中建筑质量和企业效益都是以科学管理为基本前提,但当前建筑管理仍未达到尽善尽美的水准,本文即从问题分析入手,探讨其针对性解决措施。
  【关键词】建筑工程;工程管理;质量控制
  建筑管理是建筑工程中必不可少的环节,也是控制工程质量的关键环节,该工作贯穿建筑工程的全过程,是对建筑工程的宏观与微观双重把控。建筑管理应做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并行,质量与进度兼顾,建造出长寿命、高质量的建筑,实现企业利益与国家基础建设相协调。
  1、建筑管理问题
  1.1管理体制方面
  缺乏健全体制是建筑管理中基础性问题,建筑行业中部分企业缺乏可依据的组织架构模板,在实际管理中未能依据组织架构实施层次分明的架构式管理,致使建筑管理成效未能得到保证。部分工程因思想偏差,追求利益举措超过合理范围,为简化施工甚至未能构建建筑专项管理部门,既是违规操作,又失去了对建筑全程的有效控制,抑或虽设立相关部门,但未将具体工作落實,或未保证其具有与职责相匹配的话语权,致使部门形同虚设,形式意义大于实际意义[1]。
  1.2成本控制方面
  1.2.1工程投标
  在工程投标中,企业担负巨大风险,且该种风险随着建筑行业发展未降反增。建筑企业为竞标成功,殚精竭虑,激烈竞争形势之下有时会出现非常态手段,即某些企业进行恶性竞争,以并无实践意义的超低报价夺得竞标胜利,但该报价所要求预算在实际施工中远远低于真实预算需求,竞标费用提升却并未带来企业盈利的同步提升。
  1.2.2项目评估
  定额核算是建筑企业造价管理中关键工作部分,然而许多企业在实施定额核算时,存在材料与人工费用标准不稳定的问题,定额核算未能达到建筑项目预期效果,且政策措施未能与之相匹配,也未能实现对定额核算的宏观统筹,导致成本控制失去科学参考,成本控制薄弱。且对于一些应予索赔的内容,也未能实现以切实证据为依托。
  1.3技术监控
  建筑技术在一定程度上与工程质量呈正相关关系,若建筑工程出现技术监控缺失,则建筑质量亦会失去控制,风险严重提升。技术管理是涉及建筑质量与社会影响双重问题的重要工作,然而个别工程因工期和流程问题,在技术监控管理方面有时顾此失彼,未能兼顾全局,或存在主观疏忽,或存在客观困难,尤其是对于新技术工艺方面,经验与水平皆不能达到要求,故而出现技术管理缺陷。
  1.4质量管理方面
  建筑质量是评价建筑的首要因素,若质量脆弱,则其余一切建筑管理工作皆为空谈。在建筑管理中,一些施工团队未能实现成本与质量之间的良好平衡,有些施工队责任意识强,在侧重质量时却未做好成本协调,损伤己方利益,更多施工队为提升结余而无底线压缩成本,导致建筑质量失去保障。
  1.5安全管理方面
  建筑施工现场环境复杂,人员来往频繁,风险成因呈现多样化,故而安全管理困难重重。主观因素和客观因素都可能成为建筑施工事故的诱因,触电、坠亡、机械损伤都是建筑施工中多发惨剧,违反操作流程,以及施工不规范,都会导致严峻问题发生。虽已采取多种手段,但安全问题仍是建筑管理重灾区。
  2、问题对策分析
  2.1完善管理体制
  构建科学体制刻不容缓。建筑管理应实现全过程管理控制,从建筑开始前的投标和评估环节开始实施管理,以科学合理的开发策略作为高质高效施工的良性开端,以资质信誉为入门标准,以拨款比例为重要衡量标尺,对建设单位采取择优原则,并按流程提交施工预算方案,依据合同催交相关款项,控制资金流动情况,以监控建筑施工进度。落实责任,紧抓关键环节,实现体制化建筑管理。
  2.2合理控制成本
  成本控制应以全方位建筑工程了解为前提,以建筑施工全过程情况为基本依据,因而必须综合考量和比对竞争各方,了解其工程量清单,了解其相关报价与成本估算,运用合理的报价手段,制定出有竞争力的科学报价,实现最优报价。企业应以行业预算定额为重要依据,考量企业客观实力,确定成本定额方案,实现有规划的理性竞争。对建筑成本控制应做到有计划、强落实、重管理,以及全程追踪、深入研究与科学考核,实现对成本的科学合理控制。
  2.3提升技术监控水平
  建筑项目细化为不同层次,且有不同施工类别与人员工种,每个分项的完成度都关系着整体建筑完成水平。在技术工艺方面,新旧技术交错,应用细节繁杂,应用背景情况呈现多样化,质量与工期要求并行,因此应对其做好施工前的技术准备。建筑图纸是技术应用的依据,所以不仅应优化设计,还应针对图纸做好技术重点难点分析,根据图纸设置主次分明、点面兼顾的技术型施工部署。此外,还应加强人员技术水平提升,做好技术监控人员准备。在具体的技术管理中,应从技术先进性、设备先进性与操作规范性三个方向进行技术把控,做好管理和监控[2]。
  2.4加强质量管理
  质量管理工作任务虽然艰巨,但只要抓住三个关键点,即可实现强效落实。其一,注重意识提升,从主观因素方面落实质量管理,使建筑工程具有全员质量控制意识与责任意识,人人成为质量监督者,做好自我监督,保证施工现场所有操作皆依据流程和要求推进,材料达标,设备按照要求运转。其二,质量管理应由专人执行,责任划分到位,方案落实与技术审核并行,做好行有计划质有追踪,不敷衍任何环节。其三,以进度为分化依据,实现综合统筹与分阶段质量监测,保证进度落实与质量落实双达标。
  2.5增强安全管理力度
  建筑安全全过程管理,应做到人员自觉、监查到位以及奖惩分明,在对资质有要求的工位上,应严格人员选拔,杜绝无资质危险设备操作,杜绝电源线混乱连接风险,杜绝安全防护设施缺陷,未按要求配备安全防护工具者禁止进入施工现场。除必要的安全防护设施设置,如警示标牌、防护栏之外,还须细化责任制,明确安全管理片区或监工种类划分,重罚违规行为,在安全问题面前没有人情空间与活性余地,从体制框架、项目细节、人员践行等多方面实现多维度的安全管理。
  结论:
  综上所述,当今建筑工程在完善管理方面仍然任重而道远,建筑管理人员应以提升建筑质量为核心任务,以保障建筑施工安全为基本要求,以实现企业效益与社会效益并重为长远目标,对建筑管理实施全过程把控,宏观把握,细节控制,做好建筑管理工作,保障工程质量。
  参考文献:
  [1]赵奕博.建筑工程管理中的问题及解决措施分析[J].四川水泥,2018(03):199.
  [2]朱晓魏,尚泽宇.建筑工程安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分析[J].中国高新区,2018(02):173+177.
其他文献
社会在不断进步的同时,能耗问题也日益加剧,绿色节能逐渐深入人心.如今,在建筑设计中结合绿色理念并构成全新的建设指标,已经成为了当代建筑业共同重视的话题.暖通作为建筑中
目的:探讨调强放疗联合化疗对Ⅲ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肿瘤标志物CEA、CA125、CA199浓度变化与疗效的相关性,为Ⅲ期NSCLC患者寻找更为有效、敏感、便捷的预后相关指标。
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不断发展,别墅项目越来越多.别墅作为居住建筑的最高、最好形式,有着独特的功能和价值.除居住这个住宅的基本功能以外,更主要体现生活品质及享用特点的高
近年来,建筑工程取得迅速发展,其质量对工程产生直接影响.所以,在实际进行施工过程中,严格依据施工要求,完善工程质量检测工作,提升人们居住安全.基于此,文章先对现状进行简
现如今,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提升,人们已不单纯的满足于吃饱穿暖的生活,开始对生活的品质有了更高的要求,特别是在居住环境方面,对小区内建筑的规
在现代建筑的消防工程的施工过程中,施工单位必须强化安全管理措施,落实安全管理工作,并且采取有效的管理手段来消除安全隐患,保障工程施工的安全性,提升建筑消防工程的施工
介绍一种带夹层门式刚架轻型钢结构体系在北方高寒偏远地区数据中心项目中的应用.对这种结构的工艺适用性、施工便利性、经济性进行分析.并通过静力弹塑性分析对满足弹性宽厚
腰椎内固定系统是治疗腰椎骨折、腰椎间盘突出等病症的主要方法之一。本实验从生物力学角度选择最佳螺钉,并就其最佳进钉方法及螺钉参数进行了评价。   目的:通过测定各节
【摘要】针对建筑工程项目管理现状,例如项目管理方法较为落后、项目管理体系存在较多缺陷、项目管理意识落后等,进行合理化的分析,并简单介绍加强建筑工程项目管理创新的现实意义,提出提升工程项目管理创新水平的重要措施,旨在为相关人员提供帮助与参考。  【关键词】建筑工程;项目管理  企业的快速发展,离不开创新,结合建筑工程项目管理特点得知,通过对既有的项目管理模式进行创新,积极探索适合企业全面发展的管理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