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采用可吸收固定板的颈椎前路减压融合术的近期临床疗效。
方法2012年10月至2013年12月,采用Smith-Robinson颈前入路椎间盘切除植骨融合可吸收板内固定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33例,男16例,女17例;年龄36~65岁,平均(51.5±6.2)岁。单节段28例,双节段5例。手术节段:C3,4 5例,C4,5 6例,C5,6 11例,C6,7 6例,C3,4+C4,5 1例,C4,5+ C5,6 3例,C5,6+C6,7 1例。评估术前及末次随访时改良日本骨科协会(Japanese Orthopaedic Association, JOA)评分、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颈椎病患者术后日常活动能力Odom分级,摄X线片观察植骨融合情况。术前改良JOA评分7~13分,平均(11.1±1.5)分;术前疼痛VAS评分6~9分,平均(6.8±1.1)分。
结果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7~20个月,平均12.1个月。末次随访时改良JOA评分(15.4±1.2)分,较术前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疼痛VAS评分(1.3±0.7)分,较术前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颈椎病患者术后日常活动能力Odom分级优26例、良5例、可2例,优良率93.9%(31/33)。末次随访时37个节段达到骨性融合,融合率97.4%(37/38)。术后椎间隙高度及颈椎序列均得到改善或维持,随访过程中无明显局部炎症反应。
结论颈前路椎间盘切除植骨融合可吸收板内固定术近期疗效优良,可在一定程度上恢复椎间隙高度及颈椎序列,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及生活质量,获得较高的植骨融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