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品德课堂小组合作教学模式探究

来源 :文科爱好者·教育教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illlikk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新课改强调素质教育,明确指出“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促进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在此大背景下,小组合作学习应运而生。它改变了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为课改打开了新天地。
  【关键词】思想品德 小组合作 课堂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3.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270(2016)01-0136-02
  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指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要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促进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随着我校课改的深入,我尝试着在思想品德课堂中运用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就一学期以来的教学实践,谈谈自己的心得和体会,希望能将小组合作运用得更加有效。
  一、小组合作学习模式探索
  小组合作学习是近年来广泛运用于课堂改革的模式之一,它强调人际交往对于认知发展的促进功能,目的在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通常做法是将全班学生依据各自的学业水平、能力倾向、个性特征、性别乃至社会家庭背景等方面的差异,分类组合在一起。我所在班级采用的是“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原则,每组4到6个同学,每个组内都有高、中、低三个层次的学生,便于组内成员优势互补,小组之间公平竞争。
  在课堂教学中,我会针对学生情况,布置一些探究性问题,让学生在讨论问题中,归纳知识要点,拓展思维,在展示和陈述中锻炼语言表达能力,内化知识和观点。
  二、小组合作学习的优点
  孔子曾经说过:“独学而无友,则孤陋寡闻。”小组合作学习体现了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原则,在传授知识的同时,还注重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语言表达能力、自信心等。运用小组合作一学期以来,我感受到它所带来的益处:
  (一)建立了新型的师生关系、生生关系
  传统教学中,老师是知识的传授者,学生是被动的接受者。为了维护知识的权威和教师的权威,师生关系往往是严肃的、不对等的。实行小组合作后,课堂活动增多,老师和学生之间有了更多的交流和互动。在讲到九年级《共享阳光》一课时,学生分组讨论政府在帮助弱势群体方面,采取了哪些措施?学生说出了一些课本以外的内容,一个学生以自己为例,谈到作为一个外地生能在成都读书,是得益于九年义务教育政策,让我非常惊喜。在和学生交流中,鼓励和赞赏更多了,师生之间的距离更近了。
  在小组活动中,学生们专注于完成任务,彼此的竞争关系淡化了,更多的是合作与互助,课堂上的欢声笑语也更多了。
  (二)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传统课堂通常是“满堂灌”,尤其是思想品德课,老师讲一节课下来很累,自觉的同学能够集中注意力认真听讲,稍弱的同学很快就分神了,更谈不上吸收和运用。
  采用小组合作模式后,在进行教学设计时,更多地考虑到学生的情况:如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安排怎样的活动来完成教学目标等。从老师满堂讲,变为了学生自己说。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来,为了展示小组和自己,争先恐后地举手;为了不让小组掉队,组内成员会及时督促和帮助落后的成员。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中,学生的课堂参与度更高。
  (三)提高了教师的课堂管理效率和学生的学习效率
  进行小组合作后,每个人的行为都和小组紧密相关,在集体荣誉感和和归属感的号召下,大多数同学能遵守课堂纪律,认真学习。偶尔出现懒惰或走神的情况,组内同学会立刻提醒,帮助其改正。这就避免了老师分心去管理学生,挨个去提醒、纠正,提高了课堂效率。尤其对于思想品德课这类所谓的“副科”,学生存在不重视的心理,通过小组合作,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习效率。
  三、小组合作学习的误区
  作为一种新型的课堂教学模式,它体现了对学生的素质教育,给我们的教学带来了令人惊喜的变化。但在实际操作中,无论是我还是其他老师,也感受到了小组合作操作不当带来的误区,从而使课堂没有达到高效的目的。
  (一)有其“形”,无其“实”
  为了呈现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无论这节课适用不适用、这个问题适用不适用,都让学生分组讨论。好像只要一起讨论了,就是合作了。比如《成长的烦恼》一课,老师让学生讨论“青春期身体发育的特征”。这是书上现成的答案,学生看书马上就能找到,小组讨论三分钟显得多余。
  还有的课堂没有经过学生课前自主学习,直接抛出问题就让学生讨论,由于缺乏独立思考,讨论往往变成争论,没有达到合作的目的。
  (二)学生缺乏合作和交际能力,教师引导不够
  分组以后,小组内部逐渐产生了分裂:优生拥有发言权,其他成员从原来听老师的,变成了听学生的,最终沦为旁观者或被边缘化。小组展示的不是大家共同的成果,而是某一个人的想法。教师在形式上完成了小组成员的分配,但对学生合作意识、交际技能的培训等没有跟上。在教师自身尚未转型之前,很难产生真正意义上的小组合作学习。
  (三)评价机制单一
  评价机制单一,使小组合作学习中所蕴含的合作、互助、协调、人际交往等品质没有凸显出来。小组的优秀与否,往往是通过加减操行分或物质奖励来评价的。这种忽略过程、重视结果的评价方式,促使学生片面追求更多的加分和奖励,组间竞争加剧,而忽略了组内成员之间的合作,使小组合作学习失去了原来的意义。
  四、探索小组合作学习更加有效的途径
  小组合作学习模式的广泛应用,对教学改革起着积极的促进作用。如果运用得当,可以收到事倍功半的效果。但在平时的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还有待于改进,探索更多的途径,提高其实效性。
  (一)借助班级的力量,合理安排小组成员
  我所在的学校目前正在大力进行班改,各班在班主任的指导下成立了学习小组。每个小组有各自的组名、组徽、组规、口号等,使各个学科的小组统一,奖惩标准统一,形成合力。
  (二)教师加强对学生合作意识、交往能力等方面的指导
  对组员的培训应该是持续不断的、贯穿在课前、课中、课后各个环节,尤其在课堂活动中应给予指导和监控。
  (三)丰富评价手段,使小组合作学习富有生命力
  除了奖励优秀小组外,我也大力奖励进步小组和本周“最给力”小组。对互助合作进步明显的个人和小组,请他们介绍经验。课下给学生颁发积分券,强化他们的认同感。奖励可以是物质的,也可以是口头表扬,或者根据学生的需要,如发喜报、给家长发表扬短信、减免任务等。应该还有更多的方法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值得我们继续探索。
  总之,新课改强调素质教育,无疑是符合当前信息化社会的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的,有利于教师的专业成长和学生的长远发展。小组合作学习模式能够迅速推广并成为课改必不可少的条件之一,是有着许多优势和作用的。虽然目前还不完善,但作为战斗在一线的教师,应当积极学习,探索更适合学生的小组合作模式,借力于小组合作学习,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
其他文献
目的:研究急诊护理中发生院内感染的风险因素和护理措施.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1月至2017年6月急诊收治的入院人数847作为对照组,于2017年7月至2017年12月急诊收治入院人数864
LOMO相机差点就消失了,但各种让人爱不释手的特质,让它如今在全球拥有超过100万粉丝。
新课标强调要全面提升高中生的语文素养,初步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并学会收集、判断、处理信息,具有人文素养、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这些要求的提出,对传统的课
2010年卫生部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了以“改革护理模式,履行护理职责,提升优质服务,提高护理水平”为活动宗旨的“优质服务示范工程”活动,目的 是为人民群众提供全程、全面、优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也是人类发展的不竭动力,创新是新世纪发展的口号.不论是在生活中还是在学习上,创新都有着锐不可挡的能量.在初中历史的学习中,同样需要创新的教学与创
高中是整个学习生涯中最重要的一个阶段,学生在高中前经历了中考,高中后还要经历高考,可以说是连接两个人生中重要的考试,这也决定了它的位置.高中英语是提高学生英语水平最
高中英语写作是衡量学生的综合英语能力和应用水平的一项重要指标.高中英语写作在高中英语学习中占有相当足的分量,是英语学习中不可或缺与不可替代的学习内容.英语语言的韵
目的:研究急性阑尾炎患者实施健康教育护理干预的应用效果及影响.方法:选择86例于我院急性阑尾炎患者,纳入时间为2016年10月至2017年10月,采用奇偶法将其分为实验组与参照组,
随着社会各界对教学的重视,高中地理课作为高中教学中一门相当重要的课程,相关部门都在不断地研究如何更好地实现教学质量的提升,因为地理课程的教学本身比较抽象和枯燥,以往
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解题的方法多种多样,近几年来,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解题的方法更加趋向多元化.但是,解题的方法变化万千却始终千篇一律,分类讨论作为高中数学常见的解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