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实践活动基地资源的开发

来源 :小学科学·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engyuzhu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综合实践基地是协助学生完成对课外内容进行实践的一类课程,通过将更具生活化、创新性、综合性的活动展示在学生面前,帮助他们建立对生活、对自然、对社会的全面认知,从而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完成个人品质及创造力的培养。尤其是针对低年级的学生,更要注重对综合实践基地的开发,不断拓展各种基地资源,完成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开发。
  一、开发校园绿化课程基地资源
  良好的校园环境,不但可以使教学环境变得更加清幽舒适,还能有效调节空气中的污染物质,绿化校园使其成为学生综合实践的课程基地。在基地开发中,可以在校园不同位置种植植物,建立学生对植物名称及生长习性的研究课程。学生通过对不同植物的名称及生长状况的学习,可以根据自身的学习及生活经历设计保护校园绿化环境的方案。通过对植物相关内容的学习,能培养学生保护环境的意识。还可以让学生依靠多媒体资源,搜集对校园环境有益的植物内容,并建议学校种植这类植物。在前期活动有效开展后,可以将校园绿化课程基地变得更加创新化,让学生根据不同的植物,设计出属于该款植物的名片,如:名称、特点和相关介绍的诗句等,通过名片的设计,让学校的其他学生也加入关爱环境、保护树木的行动中。当然这只是系列创新活动中的一小部分。教师完全可以将现有的植物状态与学生当前的學习内容、生活习惯相结合,如:建立植物保护小组,宣传保护植物、爱护环境,让更多的学生加入保护植物的队伍中,还可以种植植物,为其松土施肥等等。通过一系列的课程内容与实践活动,培养学生对自然生态的热爱,更在活动过程中延伸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与社会主人翁的意识,建立对校园、对社会热爱之情。
  二、开发校史展厅课程基地资源
  任何校园的开办,都有其独特的教育方式与教育理念,这些内容本就是一笔财富,可以传承下去。学校可以利用图书馆等,专门开设一个空间,建立学校的历史展厅,让所有学生充分理解创办校园之初的目的及意义。历史展厅可以设置以下几个内容:历史沿革、创办文化、教研成果、获奖经历、历任校长、名师集锦、校园资料、优秀校友等,若有条件的学校,可以将本校不同时期的校服与参展活动中内容都保留下来,进行展示。学生了解了校园创办经历及文化内涵,就会对校园有更深层次归属感、认同感,更愿意将这些内容作为自身努力的目标,更为积极向上地学习和生活。建立校园历史展厅,不仅是将学校的发展经历进行整理展示,让后人铭记,同时还是传递奋进精神的媒介,通过对历届校长与优秀校友事迹的学习,增添学生的斗志精神,鼓励他们更加努力学习文化知识,才能成就更好的自己,为他人服务。
  三、开发食堂课程基地资源
   校园食堂是最基础的配置,即使校园的占地不大,也会具备一个干净明亮的食堂。食堂也可以作为综合实践的基地,尤其是当代的学生多是家庭的“小皇帝”“小公主”,对于家务内容一概不知,普遍是衣来伸手饭来张口,更有甚者认为鸡蛋是从冰箱中诞生出来的。以校园食堂作为学生的综合实践基地,再合适不过。通过设置相关的活动内容,教会学生如何鉴别蔬菜的新鲜度,如何清洗蔬菜,可以在食堂工作人员的带领下,进行蔬菜的清洗工作。还可以教会学生了解不同的烹饪方法,从而了解不同菜系所用的材料及配料等等。当然,由于厨房重地,不可能作为参观的场所,让每个学生与教师进行实时的活动。校方应制订较为严格的时间表,一学期3~4次即可,通过这样的活动安排,既保证了厨房的清洁,还能丰富学生现有的学习生活。当然,还要对此活动内容进行课后的延伸,要了解不同蔬菜所含有的营养成分,如何烹饪才能将食物的营养最大化,进而为食堂设计一周食谱,并说出理由。同时,也可以让学生自行烹饪一些简单的菜肴,通过这样的实践,更加丰富学生的业余生活,在活动中渗透粮食来之不易的内容,要求学生在今后用餐过程中,都能珍惜农民的辛勤成果,养成不挑食、不浪费的好习惯。
  四、开发墙壁课程基地资源
  教学楼中有无数墙壁是空白的,在综合实践活动基地的选择中,可以将其列入其中。校园的墙壁似乎带有先天的传声功能,学生耳濡目染墙壁的内容,就会受到它的启发,进而形成无形的诱导功能,促进学生积极向上的成长。在墙壁装饰过程中,可以将现代科学技术及文化内容等知识融入其中。墙壁内容可以根据校园的活动及教学活动的安排进行更换,让学生在浓郁的文化与科技气息中,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通过墙壁内容激励自身,增加学生自主学习的主观能动性,激发学生潜在的学习能力,为学生搭建一个良好的学习平台。
  五、开发校外基地课程资源
  校园中可以开拓的教育基地是有限的,但是可以联络相关的校外基地,提升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如:相关的蔬菜种植场、动物养殖场等,通过对工厂的参观与学习,增添学生对蔬菜生产及肉制品处理的实操知识。当然,还可以在养老院或社区中,开展向老年人献爱心活动,帮助老年人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培养学生尊老敬老的精神,建立关心他人的良好品质。更可以将学生带领到社会服务的机构中,让学生充当一天“小小服务人员”,体验服务人员工作的辛苦,从而在今后的待人接物上,注意自身的礼貌用语,建立自身的劳动意识及动手能力。还可以将一些社会机构作为小学生的综合实践活动基地,如社区、医院、超市、银行等,其终极目标就是拓展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通过在不同活动基地的锻炼培养,激发学生自主参与的积极性,从而更好地搭建小学生的社会观、价值观、世界观。
  六、结语
  校园综合实践活动基地内容的开展,就是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在生活中的实践能力。学生通过在不同基地的深入学习,建立自身的处事方法,以更加团结的精神及崇高的品格去实现教育的终极目标,进而在学习与实践过程中,增长学生的所见与所闻,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作者单位:扬州市江都区学生校外活动实践基地
其他文献
数学学科有一定的抽象性和逻辑性,但低年级小学生的抽象性和逻辑性思维缺乏,普遍比较好动,好奇心强,爱表现,思维呈现发散型。结合现状,在课堂中怎样制造趣味性教学需要教师不断的探究,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以学生为主体,结合数学课堂认真地组织开展多样的趣味教学来启发学生思维,引导学生主动去探索,去实践,把抽象的数学知识变得具体化、形象化,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带着强大的好奇心去学习数学知识。  低年
在小学美术教学中,学生由于年龄的特点,对于美术的艺术鉴赏基本上只停留在色彩的喜爱,几乎没有鉴赏能力,为此,教师在教学中,要结合美术作品教学,引导学生对美术的理解,在教学中渗透隐性教育和显性教育,打造高效课堂,提升学生的美术素养。  在小学美术课堂中,采取隐性教育与显性教育相结合的方式,能更好地促进学生对美术知识的理解和应用。隐性教育主要起到“润物细无声”的目的,而显性教育则是给学生进行有效的引导,
基于模型参考自适应(MRAS)转速估计法,为了解决电压模型在电机低速情况下转速估计误差较大等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将电机自身作为参考模型的转速估计方法。通过MATLAB/Simulink
国家政治经济与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带动了教育水平的提高,随着素质教育的全面推广,我国各类学校越来越重视对学生身体素质的相关教育水平的提高。校园足球作为一种良好的校园文化与体育活动,不仅能够使学生身体得到锻炼,同时也能有效地促使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深入到学生的生活中去。本文对快乐教学法的概念进行了简要的阐述,并对重视小学足球教学的意义进行了简要分析,进而提出了促进快乐教学法在小学足球教学中实践的对策。 
我们常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没有兴趣的学习,无异是一种苦役;没有兴趣的地方,就没用智慧和灵感。”智慧有效的课堂应该能启迪学生思维、开发学生智力、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合作意识。数学本身比较抽象、枯燥,学生对本学科兴趣淡薄,加之小学生的年龄小,自控能力差,注意力容易分散,如果我们传授的知识,能使学生产生兴趣,那么,他们就会主动地、兴趣盎然地去学。在智慧教育中,教师应该是充满教育智慧的,课堂应该是智慧的
英语由于其拥有独特的文化背景,对于小学生们来说,是他们在日常生活中难以接触并使用的语言。传统的英语教学只要求学生的听与写,而随着课程改革的推进,人们逐渐意识到学生们的口语能力的重要性并开始在小学教学中体现,学校对于学生们的英语综合能力的教学力度逐渐加强,然而,英语作为一门学生们所接触到的全新的语言课程,如何提高其课堂趣味性成了目前首要的问题,本文就如何提高英语课堂的趣味性展开探讨。  在传统的英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