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教学的有效性源于师生良好的沟通

来源 :学校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_r_c_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全世界欢度六一儿童节之夜,受普洱市一中高333班首席导师何东良老师的邀请,我以一个普通科任导师的身份参加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家长、学生和学校三方沟通交流会。在听、看、思之余,似乎进一步验证和明白了当前普遍存在的教育教学行为有效性不足的根疖所在。在此,我愿将它写出来与各位同仁分享与交流,共同探寻提升高中有效教学的路径与方法。
  持续近两个小时的交流活动分为两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围绕《走进父母》主题,主持人(学生和碧等人)代表全班同学把大家想说的话制作成PPT作演绎与诉说。学生站在儿女的角度,把平时对父母的恩怨、责怪、自责与希望如同“竹筒倒豆子——直来直去”作倾泻。在这里,我看到了正在成长中的青年男女善良与淘气、叛逆与依赖、向上与失落、迷茫与彷徨的困扰与烦恼。意动的青春,爱恨情仇相交织;多少的误会与不解离间了亲情与友情。
  在父母与子女作亲子交流互动的活动环节,一份份制作精美的心灵鸡汤卡片诉说着儿女的稚气与可爱,善良与浓浓的温馨。一个熊抱,一句“爸、妈,对不起!”......平时司空见惯的问候语此时显得别有韵味。它洗涤和激荡着沉睡了的亲情,多少辛酸的往事与误会化作热泪与激流袭遍年轻的躯干,升腾着儿女的情操与坚守。
  在音画与图像烘托环节,父母与子女通话的录音如同天籁之音流淌儿女心田;“决战高考”的动漫沙画胜似春之山水画、夏之橄榄图、秋之果园图。豆蔻年华衬以美好的憧憬,夏之火热抚慰冰冷的激情;在跌宕起伏的心性遨游旅途中,年轻的心思在翻滚与升华。
  在第二阶段的交流中,首席导师何老师携科任导师给家长汇报了教育教学进展、存在的问题和改进的措施与建议。家、校在沟通与交流中进一步明确了各自的职责与不足,为下一阶段工作重点找准了方向和对策。
  环视新一代高中生,普遍存在下列问题:学习习惯欠佳、学习能力弱、学习的自觉性和主动性不足、独立学习和研究的能力偏弱、缺少学习的规划与自我管控、高中学习的危机感、紧迫感欠缺等问题。冷静思索学生、教师、教材教辅三位一体的内在和联动规律,加强师生沟通,强化学科能力、学科思维与精准管理空前显得特别重要。
  教育教学是思想与思想、方法与方法、情感与情感、灵魂与灵魂的碰撞与交流。良好的教学效益源于师生共通共融共同努力。如若师生沟通不畅势必阻碍教学互动、学情的把握及教育教学的针对性及有效性。
  科任教师与学生要有足够的接触。师生情感是在双方日常不断接触中逐步建立和发展起来的。师生接触越多,越有利于学生对导师教学的理解,有利于导师对学生心理活动、学习习惯和性格特点等多方面的了解。它有利于导师及时帮助学生解决所遇到的学习、生活、心理等方面的困惑提供思路与方法。相反,学科导师若不闻学生事,将学生拒之于千里之外,师生之间就会出现很多不必要的猜疑与误会,“沟通”不畅必将导致教学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大打折扣;学生也很难取得学习和思品的进步。
  科任导师要主动收集和听取学生反映的学习问题。受师生位置、年龄差异等多种因素干扰,能主动与老师沟通的学生不多。有时候,少部分学生终于鼓起勇气找机会与老师交流,希望得到老师的关爱或指点迷津;或释放内心的焦虑与压力;或亲近老师,提振学习的热情与自信。有时候,老师因工作繁忙等因素,对身边出现的稍纵即逝的教育契机敏感度不高,未抓住千载难逢的教育良机实属可惜。在学习、工作节奏日趋加快的现状之下,师者唯有弯下身段,放下自尊,接学生“地气”,探寻符合学生实际的可持续教育教学之路,实现有效教育教学才能指日可待。
  科任导师要真正实现教学效益的最大化必须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学会与学生换位思考,体会学生学科学习的真实感受并因势而为。当学生各科作业繁多来不及预学就上新课,课堂教学机制是否应临时调整切合学生实际?当全班测试成绩差或部分学生差时,是否应该加强师生自我反省与改进?哪些学生的哪些学科专项能力弱?科任导师是否清楚并知道怎么应对?诸如此类的问题是学科导师务必直面的。唯有师者具有宽厚的爱心、恒心以及雷厉风行的教风才能保障师生情感畅通,收获有效教学。
  探寻科任导师与学生沟通的良好渠道,构建畅通的交流机制,所有学科共同努力才能托起高考的希望大厦。学科导师受角色等因素制约,在施行教育教学中不可避免的存在与学生接觸较少,沟通不足等阻碍有效教学的因子。科任导师应身体力行,在亲力亲为、积极谋划与学生沟通渠道上多想办法;在充分尊重学生的前提下,采用作业、写总结、微信、意见箱等多种渠道,及时收集学生对教学的意见和建议;及时解答学生的思想、学习等问题和困惑。对那些性格内向、心理问题、学习问题颇多的学生给予特殊关照,力求实现应试教育与普世教育双丰收。
其他文献
一、阅读拓展要点  1.立足于文本  拓展延伸应该围绕课文的主题,任何离开课文的拓展延伸都是空中楼阁,不着边际的。所以在对课文拓展延伸时,首要的就是深挖教材、紧扣文本,尊重教材的价值取向。  2.立足于教学目标  拓展最主要的原则,是要顾及教学目的就时空限制的适当的延伸,学生在老师调动下进行发散性、创造性思维的教学迁移环节。相对于那种墨守成规、孤立处理教材的形式,语文教学中的拓展与延伸对学生是有百
期刊
一、概念界定  (一)快乐体操  快乐体操是对不同年龄阶段的儿童进行分层次教学,在五彩斑斓的体操房、儿童专用器械、专业教练指导下,通过设计一系列的不同游戏来完成体操动作的基本训练,其中主要以跑、跳、攀、爬基本运动为主,锻炼儿童的速度力量、平衡柔韧、协调、形体体型、优雅气质等。  (二)少儿年龄阶段的界定  1.6~11岁称为童年期  2.11~15岁称为少年期  二、研究对象和方法  (一)研究对
期刊
摘要:信息化建设是当今社会各行各业提高工作效率和竟争力的必然趋势,科研信息化建设尤为重要。本文分析科研档案信息化建设的必要性,指出科研档案信息化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就如何促进科研档案信息化建设提出了针对性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科研档案 档案管理 信息化建设  科研档案信息化主要是指以提高科研档案利用效率为目的的信息化工程,具体包括科研档案的收集、数据整理、立卷方式、归档时间、保管程序、录入系统
期刊
一、創设情境,活跃课堂氛围,为学生提供写作素材  课堂是我们进行作文教学的主要阵地。但长期以来,课堂这块狭小、封闭的天地在很大程度上遏制了学生写作的灵感和激情,无形中降低了作文教学的成效。因此,教师如果在课堂创设游戏情景或实践情景,能使学生产生无穷的乐趣,在玩玩、做做、说说、写写中,既调动了学生积累的生活素材和情感,又降低了教学难度,为学生愉快地写作提供了有利条件。如一次作文课上,我先和学生们做游
期刊
寄宿制学校除完成正常的教学任务外,还承担部分学生的食宿、生活管理责任。随着农村外出务工人员的增加,不少家长为留守子女选择寄宿制学校,希望孩子得到更好的照顾和管理。在这样的背景环境下,寄宿制学校生源来源广泛,各自的家庭环境、成长环境、文化环境不同,导致寄宿生在生活学习中出现不少陋习,进而为寄宿学校管理带来不少难题。针对寄宿生生活陋习的成因进行分析,有利于找到更有针对性的解决矫正对策,促进学生健康发展
期刊
摘要:  以应用型物流人才岗位能力为研究对象,采用问卷调查、实地访谈调研和逐层剖析的方法,确定物流人才能力要素和各项专业能力的评价指标点,并进一步对课程“物流单证制作”进行能力指标点的细化,运用相应的项目教学法和评价方式来达成能力培养,实现应用型物流人才的培养目标。  关键词: 岗位能力 评价指标点 能力要素 项目课程  Analysis and application of post compe
期刊
中学阶段包括初中和高中,这一阶段的学生感知觉发展较快,注意力比小学生更集中,更稳定。记忆力明显增强,思维能力也有了明显的发展,自我控制力也有了增强。这是学生身心逐渐成熟的时期,也是学习科学知识的有利时期。教师应利用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进一步提高要求,加紧对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使学生养成更高一层次的语文学习习惯。  一是自主学习的习惯。二是勤思善问的习惯。三是多读善读勤动手的习惯。四是合作探究的习惯
期刊
一、为人师表讲良心,爱的教育是永恒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文明的进步,作为教师的我们,其职责已经不再是单纯的传道受业解惑,而是在此基础上的升华:不仅教孩子知识,更重要的是教会他们真、善、美,实现一个灵魂对另一个灵魂的唤醒!在教育学生的时候更应以爱为初衷、为方式、为目的,从而达到真正意义上的教书育人。  工作以来,我也一直坚持着“爱的教育”这一理念,从刚开始接触学生、走近学生再到走进学生最后教育引导甚至
期刊
2016年上半年,我校有一个省级专项课题《普通高中学生素质评价档案材料的分类记录和有效管理的研究》,探讨高中生综合素质档案材料的建立、存档问题,实践证明“两条线”(自上而下传达通知,自下而上提交作业),辅导方式“微信+二维码”可行的,首创用指尖技术管理学生的档案材料。这个工作为高考综合改革做好准备工作,指尖技术在我校实施一年多,管理学生的综合素质档案材料有成效。  一、指尖技术与综合素质档案材料的
期刊
一、串线结网,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  (一)纵向串线  知识之间的纵向联系从教材本身的结构可以体现,学生也容易理解和掌握,如“圆的周长和面积”教学内容,其结构为:圆的概念→圆的性质→圆的周长→圆的面积→扇形面积。  在复习这部分内容时,教师应启发学生自己理清知识的脉络,掌握知识的重点,沟通半径、直径、周长、面积之间的关系,并正确运用有关知识进行计算和解题.如让学生将学过的计算公式编成下面的图表: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