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舞蹈教学中实施情感教育方法分析

来源 :颂雅风·上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anghui12378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对于舞蹈演员而言,在舞台上的表演除了要用精湛的技艺和优美的身姿来展现艺术之外,情感的投入也是極为重要的,舞蹈演员的情感也会直接影响到观众的体验和内心,以及对艺术表现的感受。舞蹈教学在实际训练过程中,因为多方面的原因,学习者难免会遇到不同程度的挫折,这些困难会对舞蹈学习者的情绪产生一定的影响,因此,在舞蹈教学过程中,通过实施情感教育,对提升舞蹈学习者的的信心以及学习效果有着重要的影响。
  关键词:中职 舞蹈教学 情感教育 方法
  舞蹈教学属于艺术类学科中的组成部分,更是中职教育当中的一部分,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之间能够不断加深情感交流,是最为重要的基础部分。舞蹈教学当中实施情感教育,能够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心态,以谦卑的态度去学习和体会舞蹈的魅力,对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有着重要的影响,同时也能够激励学生更加刻苦的训练,不断提高舞蹈教学效率和质量,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充满信心和热情。
  一、中职舞蹈教学情感教育现状概述
  舞蹈是一门非常特殊的艺术,在表演过程中,情感的表现力极强,能够将舞蹈演员与观众之间的情感联系在一起,而在教学过程中能够加强师生之间的情感联系。目前,因为多方面的因素,导致舞蹈教学过程中,师生之间的情感表达存在一定的制约,主要包含以下方面。
  (一)教师与学生缺少互动和交流
  随着时代不断的发展和进步,学生的想法和思维也在逐渐发生变化,不管是教学模式、教师还是学生的思维方式也都或多或少受到社会因素的影响,这些影响有积极的,也有负面的,如果不加以控制,很有可能会产生严重的负面影响,导致师生之间缺乏有效的沟通和交流。比如部分学生希望更加自由一些,希望不会受到教师的束缚,自由放松的管理方式也会导致学生任意挥霍时间,甚至不专注于学习,这些都将会导致师生之间缺乏有效的互动和交流。
  (二)学生的数量不断增多
  当前国内的学校规模不断扩大,且不断进行扩招,这样使得越来越多的学生有了深造的机会,但是学生的人数在不断增长而教师的队伍并未扩张,导致师生之间的人数比例严重失调。很多情况下,一个舞蹈教师甚至要教几百个学生,这样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是很难照顾到每一个人的,势必导致师生之间没有情感交流以及互动的机会。
  (三)学生的心理压力过大
  学生在进入到中职之后,面临的责任在不断增加,其所承担的压力也会逐渐增加,心理状况也在逐渐发生变化,相关数据调查显示,中职学生中大概有三分之一的人会有不同程度的心理方面问题,其中抑郁、焦虑等症状也逐渐增加,这对中职学生的学习会产生很大的影响。
  二、中职舞蹈教学过程中实施情感教育的方法
  (一)教师要明确自身的教学责任
  社会在不断的发展和进步,对中职教育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其教学质量也逐渐受到全社会的广泛关注。在日常教学过程中,舞蹈教师应当针对学生的学习状况因材施教,并制定科学合理的舞蹈教学内容以及强度适中的训练方法。此外,舞蹈教师还应当从根本上逐渐改善传统教学思路和方法,根据学生心理和生理上的特点,对舞蹈教学理念和方法进行及时创新和改变,而并非只是单一的进行形体训练。中职教学过程中,课堂教学内容和信息相对较多,课后师生之间的联系相对较少,教师对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状况并不了解。所以,教师应当针对中职教育的特征,引导学生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以及对舞蹈的理解能力,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并不断去创新和改进。
  (二)有针对性的开展情感教育
  在舞蹈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注重学生的主导作用,引导学生逐渐养成主人翁的意识,加强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互动交流,此外,教师也应当通过多样化的方式,不断提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保障教学效率和质量。如在课堂当中,播放抒情音乐,让学生尽可能的放松身心,并在音乐背景下,传授学生舞蹈动作,之后要观察学生对舞蹈动作的掌握情况,对学生的学习状况进行有针对性的帮助,引导学生充分感受到舞蹈的魅力,也可以在网上找到相关舞蹈视频,之后讲解舞蹈的分解动作以及不同之处,引导学生全面了解舞蹈。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意语言表达的恰当,要采用生动且富有情感的语言引导学生更好的投入到学习当中,当学生出现失误的时候,尽量注意措辞,不要对学生的自尊心造成伤害,学生在改正错误之后,要进行当的鼓励,让学生有信心投入到训练当中。
  结语
  舞蹈是一门特殊的艺术表现形式,更是美的集中体现,舞蹈演员的肢体语言动作能够精准表达情感,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通过恰当的方式,实施情感教育,为社会培养出更多优秀的舞蹈演员。
  参考文献:
  [1]孙飞红.中职舞蹈教学中实施情感教育方法探析[J].现代职业教育,2017(15):104.
  [2]关宇.运用情感教育法,中职舞蹈教学充盈活力[J].教育艺术,2016(10):45.
  [3]郑莉莉.中职舞蹈教学中的情感教育方法分析[J].大众文艺,2018(14):250.
  作者单位:奉节县职业教育中心
其他文献
摘要:小学音乐是小学教育体系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学生们艺术细胞和文化素养的培养以及提升有着很大的帮助。尤其是在我国实施了素质教育之后,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作为教学目标,所以音乐教学的重要性愈发凸显出来。想要有效地进行音乐学习,需要学生们深入地对于音乐进行体验和感悟,器乐教学就是最好的教学途径。笛子作为我国的传统乐器,是当下我国小学音乐教学当中的主要教学乐器。竹笛是笛子的一种,在我国小学音乐教学当
期刊
摘要:审美教育是指通过艺术手段达到提升艺术修养、拓宽认知模式的目的。如今,音乐教育受到大力推崇,学习器乐演奏对学生的成长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此,针对高校二胡演奏教学中的审美教育展开了以下研究。  关键词:高校 二胡演奏 审美教育  音乐有其自身独特的认知方式,器乐则是音乐的物质载体,演奏器乐是学生接受审美教育的重要途径之一。著名的音乐教育家贝内特·雷默先生指出:“审美教育,通常包含了艺术教育的所有方
期刊
摘要:幼儿对于艺术的兴趣是幼儿艺术教育活动的前提,教师要想科学有效地组织开展幼儿艺术教育活动,增强他们的艺术素养,那么就必须注重幼儿自身对于艺术的需求,从而科学实施教育教学活动,有效提升其综合能力和艺术素养。  关键词:幼儿教育 艺术学习 多元表演  幼兒艺术教育是当代幼儿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课程游戏化理念下,教师利用角色表演、故事剧、情景表演等多元化的方式进行幼儿艺术教学活动,不仅能够有效增强
期刊
不敢说蓝炳锋老师具有诸葛亮、关羽、张飞、赵子龙等古人的韬略,但从一间摇摇欲坠的泥坯房到拥有一栋两层钢混楼房校舍、从一校五个调皮男生到拥有全校一百二十多个莘莘学子,其治学治校与前人的攻城夺地如出一辙。  往昔躁动年代,如今浮华岁月,人们已经“立定”“向钱看”、举步“朝钱走”了,财神爷勾引着伯乐弃下相马经下海淘金去了。是什么力量让蓝炳锋几十年如一日地守护在山旮旯里,一年又一年地为一群群留守儿童擎起一朵
期刊
摘要:音乐是一门艺术,相同的教学形式也会存在一定的差异,班级合唱教学与童声合唱之间便存在一定的差异。对于小学生来说,音乐课程是能吸引注意力的课程,而合唱教学的开展能够让他们感受到音乐的神奇与美妙。学校开展的班级合唱教学与童声合唱队的训练存在着较大的差距。本文就此进行了研究。  关键词:班级合唱 童声合唱队训练 差异  合唱教学是对一个集体的教学,但是教学方法会根据集体性质的不同而发生变化,这就导致
期刊
摘要:在孩子们刚进入美术的世界时,笔者尝试加入线描绘画的教学。通过几年的实践发现,这种教学方式十分适合低段孩子们的美术绘画。笔者以在生活中寻找线条、以阶梯式的教学配合各种不同的工具,让孩子对美术绘画的兴趣和自信逐渐增加。  关键词:线条 阶梯 由简到难 生活 工具 兴趣  一、由易到难阶梯式教学  小学低段的孩子大都经历了幼儿园的涂鸦期。刚进入小学,他们对自己身边的一切事物都充满了好奇心。此时,教
期刊
摘要:幼儿歌曲教学是实现幼儿美育教育的最好途径,也是最直接美育教育的方法。因此,在美育教育过程中我们必须固根基、求发展、达目的。固幼儿美育教育之根基,求幼儿智力之开发,达到我们美育教育的目的。所以,幼儿歌曲教学之途径探讨是事在必行。  关键词:幼儿歌曲 教学 途径  一、美育教育中的儿歌  新时代、新标准、新要求,在教学工作中我们要实现美好的教学理念,必须从幼儿开始。幼儿的美育教育途径是对其的审美
期刊
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高中美术教学也随之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现代高中美术教学,已经逐渐实现了由传统的单一绘画技能的培训向美术鉴赏式教学的转变。为此,本文从高中美术鉴赏教学对学生审美心理的积极作用入手,对如何在高中美术鉴赏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审美心理进行了初步研究,以期对现代高中美术教学提供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高中美术 鉴赏 审美心理  高中学生已逐渐迈向成年,能够多维度地认知外界事物,对
期刊
摘要: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中职学校要与时俱进,努力培养具有創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新型人才,中职教师要着力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动手能力。伴随着我国职业教育的不断变化发展,中职学前教育也成为职业教育中的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因此,作为中职教师,我们不仅要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更要转变我们的教育理念,用更新的理念作为职业教育的教学手段,体现出现代的教育特征。  关键词:中职生 思维
期刊
一、案例背景  新课程给音乐课注入了新的生命力,音乐新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应注重对学生听、唱、弹、奏等基本音乐技能的培养。竖笛由于演奏技巧相对简单、学习成本相对较低而深受广大师生的青睐,高质量的竖笛教学对于激发学生对于音乐的热情、提升学生的艺术修养,特别是在识谱能力等方面的效果更是作用明显。如何实现竖笛教学即“减负”又“增效”的实际教学效果,已成为现阶段竖笛教师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突破观念,从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