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中如何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

来源 :中国科教创新导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amxustyl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本文中,笔者就如何建立新型师生关系进行了初探。从尊重学生、以人为本及提升自己魅力三方面进行探究。
  关键词:尊重 以人为本人格魅力
  
   语文是一门工具性与人文性统一的综合性课程。因此,在语文教学实践中,教师要兼顾两者。但是,在实际教学中,我们大部分教师往往只关注语文的工具性,忽视了语文的人文性。也许有部分老师注意到了了认为性的重要性,但是局限于现实中的种种困难,都采取了不闻不问的态度。要想解决这种问题,就需要教育工作者努力建议一种新型的师生关系。
  
  1尊重学生
  
  传统的师生关系是命令和服从的关系,老师总是高高在上,总是具有一定的权威,学生必须言听计
  从,唯师是从。学生在整个教育过程中处于被动的地位,几千年的封建家长制的影响使学生的主动性、自尊心和自信心得不到充分发挥。因此,教师需要从知识的权威到平等参与学生的研究,从知识的传递者向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合作者、引导者、参与者、促进者和指导者转变。其次,教师应重建教学模式,重构课堂教学。在新型师生互动关系中重建自己的角色权威,发挥角色作用。
  教师要有现代的教学理念,明确学生是课堂活动的主体,他们身心各方面都潜藏着极大的发展的可能性。在他们身心发展过程中所展现出的各种特征都处于不断的变化之中,具有极大的可塑性。学生又是具有能动性和自我教育可能性的受教育对象,他们是学习者,又是受教育者,具有很强的依赖性和向师性。 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有自己的空间,给予学生足有的尊重。
   尊重学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如果说理解是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的基础,那么,尊重就是这一关系的核心。一位教育家在论述教育的功能时说:“教育成功的秘密在于尊重学生。”教师不尊重、爱护学生,便得不到学生的尊重。许多学生在调查问卷中说:喜欢和佩服尊重学生的教师。一个学生在投入“友好信箱”的信中写道:“老师,您讲课时我在下面小声说话,您不但没批评我,还让同学们听听我有什么看法,使我很感动,我觉得您这样做很好!”
  
  2以人为本
  
   学生是成长中的人。学生是有独立人格的人,要求教师把学生当作有个性的人,学生有自己的思想、情感、意志、自尊、品质、辨别事非的能力、兴趣、爱好等。那么师生关系应该是平等的。学生是成长中的人,就不像大人那样成熟,在他们身上有这样或那样的缺点和错误,教师对学生的错误一定要学会容忍,多作细致的思想工作。学生是社会中的人。学生从来不是孤立的人群,在他们身上总是打着时代和社会的烙印。教育就是要张扬人的个性,培养人的特长,而不是铸成千人一面;社会需要具有千差万别的特长的人,而且这种特长越突出越好。教师作学生的工作要多沟通,工作方法要因人而异,多寻找学生的闪光点。不能偏爱学习好的,歧视学习成绩差的,要鼓励学生发挥自己的特长和爱好,做一个对社会有贡献的人。学生是有一定文化背景的人。现代的人与传统的人在思想观念、生存方式上的巨大反差,是现代社会大环境的突出特征。教师同学生的年龄悬殊越大,思想观念、生存方式上的反差就越大。一般来说,教师成长时的学校、社会环境与现在的很不同,也就是说教师和学生不是在同一种文化背景下成长的人。有的老师不懂得自己和学生是不同文化背景中的人,总喜欢用自己的思想去要求学生,用自己的标准去评价学生,弄得师生关系很难融洽甚至紧张,还经常发生冲突,是文化的冲突。要解决这种冲突,教师必须融入文化的不断发展进步中,与时俱进,并给学生以积极、健康的人生引导。
  
  3提升个人魅力
  
   教师自身的人格魅力在师生关系中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根据一份“怎样的老师是你的最爱”的问卷调查显示,有60.2%的学生认为好老师应该是“对学生一视同仁,无偏见”的,有40.1%的学生认为好老师应该“尊重学生人格思想与隐私”的,有34%左右的学生喜欢“品德高尚,为人师表”的老师,由此可见,教师个人待人处世的态度对学生的影响也是十分重要的。所以,在当前的教育中,教师要不断完善自我,不仅仅是知识方面要不断提高和充实,在个人修养、待人接物、处理人际关系方面也必须要不断的提高,以广博的兴趣爱好、豁达的态度、幽默风趣的表达和禀然的正气赢得学生的喜爱和支持。
   就学生而言,应该充分利用各种资源,使自身得到全面的发展,包括与教师的交往能力的发展。21世纪是信息技术广泛应用与学校教育的时代,学习的内容和形式都发生了极大的变化,学生既是教育的对象,又是学习的主体,不是知识的接受器和信息储存仓库。学习的过程就是要把人类的认识成果转化为自己的才能,这就要经过一个内化过程,也就是说,在教学中需要学生自己主动积极思考和参与实践活动,大胆地展示自己的才能,勇于探索,敢于质疑,与教师共同探讨问题,在共同的研究中,与教师形成和谐、平等的关系,促使自身身心得到全面、健康的发展。
  现代心理学研究表明,情感因素是人们接受信息渠道的阀门,积极的情感是学生认识活动的“能源”和“发动机”,良好的师生关系可以充分调动这一动因和内驱力,从知、情、意等多维度来推动教学的发展,克服理性与非理性、智力与非智力的分离,实现理性与非理性、智力与非智力、认知与情感、意志的结合,从而促使学生得到整体协调发展,同时教师自身的素质也不断地得到提高和完善。因此,在教育信息化过程中,无论是施教者和受教者都需要适当调整心态,适应新形势下的新要求,不断提高自身素养,努力构建新型的平等、和谐、民主的的师生关系,最终促使教育目标得以实现。
  
  参考文献
  [1]师生权力与角色分析.李德显.教育理论与实践.2000.2
  [2]新课程倡导师生“新”关系.辽宁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朱宁波.
其他文献
1950年前后返美的数百名在华传教士成为当代中美关系研究中被忽视的一个群体。他们因长年在中国工作生活,对中国怀有深厚的情感,在冷战时期为改善中美关系而努力。曾在金陵大学
创新是现代大学实现大学功能的核心要素,实施创新型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主要是创新能力的层次定位。地方院校培养的创新能力就是要有解决一、二、三级发明问题的能力,并通过终身
一个月前,一位朋友打来电话,焦急地告诉我,她3岁的儿子一口气喝下半瓶鱼肝油,她担心地问我宝宝会不会鱼肝油中毒。我首先问清楚那是10毫升/瓶装的鱼肝油,且开封半个月,于是马上告诉她:“你放心吧,他不会鱼肝油中毒的,只是注意切勿再发生类似的事情了,现在也不是冬春季节,你不需要再喂他鱼肝油了。”前几日,朋友打来电话高兴地告诉我她的宝宝果真“有惊无险”。  我在临床工作中,发现人们对鱼肝油的感觉就像对待蜜
摘 要:本文主要探讨如何通过改革实验教学内容和方式,构建全新的中药学实验教学体系,对高校中药学实验教学中心的改革与提高的思路和探索。  关键词:教学改革 实验内容 实验教学体系  中图分类号:G6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9795(2011)07(b)-0086-01    进入21世纪,伴随着我国高等院校教育的迅猛发展,大学实验教育改革持续深化,实验教学质量不断提高,实验教学在培
对采自广西不同地点的山豆根根瘤菌进行生物学特性研究,并将其分别接种在盆栽山豆根幼苗上,室内培养180 d后,测定植株药用有效成分苦参碱、氧化苦参碱含量.结果表明,山豆根根
忽然觉得这个社会病了,我们陷入一个巨大的成功陷阱,环境问题实际上是整个社会问题的一个缩影。我们在痛骂雾霾的同时,往往忘记了自己也是雾霾的制造者。我们每个人或多或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