准确把握“度” 追求生成“效”

来源 :数学教学通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ric727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学效率的高低取决于教师对教材是否进行深层解读,是否对学生的学习全面把握和关注。深究教材的科学体系,能使教师教学把握好教与学的“度”,在准确把握教材与学生的基础上,恰当运用方法,从而真正达到“因材施教”,进而提高课堂教学实效。本文正是从教材和学生解读两个方面重点谈谈“度”的把握。
其他文献
一、“四觉”判断法当机动车电气系统某些部位发生故障时,有时会出现冒烟、有火花、异响、焦臭、高温等明显的异常现象,可通过触觉、视觉、听觉和嗅觉的感触和经验,判断出故障的
笔者从一些教学实例入手,对勾股定理教学当中的几个重点问题进行了剖析,希望能够抛砖引玉,为这部分内容的教学设计理清思路.
美国人到底环保还是不环保?这是我在美国时常想起的一个问题。早在1872年,美国就建立了首个国家公园黄石公园。罗斯福总统参观大峡谷国家公园的时候,曾经说过这样一段话:"岁月雕
泰国石油公司于2012年2月16日宣布,投资3亿美元在斯里兰卡拉查(sriRacha)省东部的炼油厂建设线性烷基苯装置。直链烷基苯通常被用来作为生产洗涤剂的原料。新装置将拥有10万吨/年
分析了温度变化对红外光学系统结构参数的影响,给出了红外光学系统消热差设计应满足的条件,讨论了衍射光学元件的温度特性,并将其引入到红外光学系统的消热差设计中。利用ZE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