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一中:金箔雕翼

来源 :中华手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jjcccfff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台南市某高中校门前,站着一位即将应考的学子,他的胸前挂着一个醒目的瓶形吊坠。透明的瓶子装着一片金箔做成的羽毛,羽毛立在一颗红玛瑙珠子上,微微舒张,轻盈得仿佛要隨时飞起来。这个吊坠有一个非常应景的名字——轻翼就中,它是台湾著名纸雕大师陈一中的作品。许多台南的家长会买陈大师这种金箔工艺品送给孩子,他们觉得这能为孩子的升学讨一个好意头。
  作为台湾纸雕协会创会理事长、台南陈一中纸雕馆主人的陈一中,自1984年偶然步入纸雕界后,一发不可收拾。近30年间,创作纸雕作品千余件,其中最小的长宽只有20cm,大件长宽达600cm。他只用夹子、剪刀等简单的工具,通过切、剪、折、卷、叠、粘等技法,就把平淡无奇的纸张变为了活灵活现的动物、人物、植物、盆景等作品,当中尤以雕龙的技巧最令人啧啧称奇,而把金箔剪贴技法用在立体纸雕中更是他的独创。
  发现金箔
  早在2000年,陈一中就在世界3D立体插画大展上崭露头角,他的作品《龙生九子》由九条立体纸雕龙构成,条条形态各异、个性分明,最后被组委会评为纸雕类银奖。为创作这九条长达6m的巨龙,他不断修正、思考,共花费5年时间。然而这种国际殊荣并不能抵消多少他作为纸艺家的尴尬。长久以来,纸艺在民间广泛流传,但由于纸张本身的价值较低,在艺术品市场,哪怕是纸艺家耗费了大量心力创作的精美作品,也往往卖不出与耗费成正比的价钱。虽然,金钱价值并不是衡量艺术品价值的唯一标准,但作为艺术家的陈一中在生活里是一个普通人,他需要靠工作所得去维持一家5口人的生计,他不得不考虑提升纸雕的附加值。
  轻翼就中
  金箔纸雕的首创为陈一中的作品添加了不少附加值,他最贵的金箔作品的市场价值现已超过100万元人民币。然而高居庙堂并不是他创新的初衷,他又想出一条新路子,让金箔纸雕工艺品走向民众。
  一直以来,台南人的生活都离不开意头一说,即喜爱把某种美好的愿望附着在一个相关的物体上,他们憧憬着把这个物体带在身边,就能实现愿望。他的金箔小工艺品系列就锁定了人们的这种需求。为了迎合人们希望考试、买彩票“中”的心态,他不惜拿自己的名字开涮,创作羽毛雕作品,取名《轻翼就中》;为了给婚恋中的人们送去富有深意的祝福,他雕出金箭和宝石混搭的吊坠,命名为《金石盟》;为了给年老的游子带来一丝安慰,他创作金叶和金树根的组合挂饰,叫做《叶落归根》……
  虽带有意头的工艺品颇为畅销,但一个人的精力毕竟有限。构思、收集资料、制作……每个过程都相当费时。谈及自己的名作《母仪天下》,陈一中说,这个以清朝宫廷画师郎世宁所绘制的《皇后冬朝冠图》为基调的作品,创作时因皇后的朝服有一定的形制,所以必须考究清代服饰史料,光是研究资料即达半年之久,整个作品制作时间长达一年半。图样极为繁琐,有时光考虑制作程序和克服偶发的各种技术问题,就耗去制作的大半时间。
  为了让更多民众能接触到自己的作品,陈一中又寻求了一种新的方式来传播。他借鉴西方纸雕艺术的经验,把优秀作品的照片拍下来,制作成卡片、动画、图书、海报等形式售卖。另外,在闹市区的橱窗、市政布景中不定期展示自己的名作。
其他文献
对于自然的敬重与热爱,以及经过岁月洗礼的精湛手工技艺,在一只只Gucci竹节包里被定格、传承,跟随其中蕴含的匠人之意,流传到每一位追随者手中。  竹子,一个被烙印上“古老东方”气脉的符号,与奢侈王国Gucci的缘分竟已经超过半个世纪,一只只有着竹节手柄的包包已经和Gucci画上等号。耐人寻味的跨海结缘,古老的东方意韵,精湛细腻的手工雕琢,也许这就是竹节包能经受时光考验的原因之一。  匠人之心铸就经
翻走2012年最后一页日历,迎来2013年新的篇章。与其买一个乏味的台历,不如自己用不织布缝一个永不过时的万年历。
不知何年,彩色铅笔从童年的记忆跳出,再次风靡社会。手绘多肉植物、手绘昆虫、手绘蔬果,我们又开始用彩铅去记录生活中的点点滴滴,也许只因美好的童年。        准备工具:  1.彩铅笔。72色水溶性彩铅笔颜色多样,这次只使用了部分暖色系颜色。  2.素描纸。选择没有横纹、比较粗糙、有一定厚度的素描纸。也可以使用粗糙的白卡纸、打印纸甚至牛皮卡纸、空白明信片代替,但一定不要使用光滑的纸张。  3.刀片
展览地点:上海宝山国际民间艺术博览馆  展览时间:2014.1.8~2014.4.15  “连接艺术与社会的‘盲文’”日前在上海宝山国际民间艺术博览馆开展。展览内容分为四个部分:一是李秀勤对当年盲人的图片记录和最近李秀勤寻找、采访这些盲人的图片和视频,盲人自己参与制作的雕塑作品展示;二是李秀勤1993年的“触觉凹凸”展览回顾;三是在一楼最大的展厅展示李秀勤最新创作的雕塑作品和大型装置作品;四是在博
每年的发明展上,总能看到一些“慧眼识珠”的投资者或商家的身影,一旦寻到极具市场潜力的新点子,立马实现量产,推向市场。    有人说,新发明就是不仅要令生活更方便,还要让生活更有趣。当你看到院子里的花盆会随着太阳方位的变化而自己变换位置,当你睡觉时发现枕头上写着甜言蜜语,当你看到狗狗排出带有荧光的便便,你一定会心一笑。  这些有趣的发明出现在不久前的英国创新发明展上。这个展览号称是英国最大的科技、创
助推项目:公平贸易产品展暨手工艺人代表交流会 支持对象:11家以手工发展为主的公益组织 项目活动:公平贸易走进孔城老街 开展机构:上海乐创益公平贸易发展中心    2011年10月国庆期间,有着1800多年历史的安徽桐城孔城老街,热闹非凡。临街的百年老店铺里,贩卖的不再是日常的生活物件,而是聚集了各种富有地域特色的手工艺精品。  作为“孔城老街风情节”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和手工艺展示的重要组成部分,上
每个人对家都有不同的理解,罗丹认为家就是能让自己完全放松,无所顾忌享受自由的地方,她在自己亲手搭建的一方天地里,过着“面朝青山,阳光为伴”的生活……  罗丹的家,典型的大隐隐于市。小区外就是呼啸而过的轻轨,小区内却能对着整片绿油油的山头,自成天地。而真正感觉妙不可言的是踏入罗丹家的那一瞬:大开间,大格局之下,厚重原木包裹着的地中海风格,让人不禁眼前一亮。  房间还是空间?  一进门,很难不被那一整
船头雕龙,船身绘鳞,船尾为凤……民间艺人郑亮辉用他手中的刻刀创造了一件件精美的龙舟工艺品,把汨罗的龙舟文化广为传播。  汨罗是中国龙舟文化的发祥地,这里的龙舟制作技艺代代相传,闻名全国。今年68岁的郑亮辉就是当地一位有名的龙舟手艺人,这些年,他除了雕龙头、打龙舟外,还用手中的刻刀创造出一件件造型精美、技艺精湛的工艺小龙舟。  “偷学”来的技艺  郑亮辉的龙舟制作工坊位于汨罗市城郊乡戴家垅,是一间四
“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国家旅游文化展暨第五届西部非物质文化遗产展演活动”前段时间在隋唐丝绸之路的起点——陕西西安大唐西市开幕。东西部非遗展演活动由西部各省市数十个国家级、省级非遗项目传承人参展,通过展览、传承人现场技艺展示、图文资料等宣传形式,促进西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发展。与往届不同的是,本届西部非遗展与丝绸之路旅游文化展相融合,旨在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推动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促进我国东西部
上翻的白眼、露金牙的大嘴、傻傻的坐姿,这是雕塑家朱映安创作的河马雕塑家居艺术品,它们的每一个姿态与眼神都是艺术家对当下社会现状的独到认知和敏锐感触。这些五颜六色的河马由玻璃钢制成,虽然有着厚厚的皮肤褶皱,但背部线条却柔美饱满,让笨重的河马有了憨态可掬的艺术美感。  经过艺术创作的河马雕塑,可坐在柜上,趴在桌上,用小且犀利的眼神瞧着你,凶猛的野兽也变得萌萌哒,成为现代家居生活中一件有趣的装饰。  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