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语文教学中运用多媒体手段的利弊分析

来源 :亚太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ongchenggouw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语文教学改革过程中,多媒体被广泛应用到教学中去,其能够促进学生的学习兴趣的大幅度提升,丰富教学教学,有效的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但是多媒体手段的教学方式是一把双刃剑,他虽然可以让学生进一步理解教学内容,但是也会对教师的课堂教学有一定的制约作用,使得学生的主体地位不够突出,不利于培养学生的想象力以及创造力,对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也有障碍,所以教师要在日常的教学当中要慎重的选择,适量地进行。
  关键词:语文教学;多媒体手段;利弊分析
  中图分类号:G718.5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2095-9214(2015)04-0048-01
  一、多媒体教学手段存在的优点
  1.多媒体教学手段可以创设学生感兴趣的情境
  对于学生来说,要想让他们付出自身的努力以及精力去学习知识首先要提起他们的兴趣,没有兴趣学生也不能够更好地进行学习。在传统的语文教学当中,学生一般在课堂上都处于被动的地位,教师在整个课堂中持主动的地位,教师说什么学生就要听什么,教师让学生干什么学生就要干什么,这样的情况下学生完全没有自主性,学生也不能够在课堂上提起自身的兴趣,课堂气氛也逐渐变得烦闷,学生更加不能够高效率地学习。多媒体教学的运用可以摒弃传统教学模式,以其丰富的色彩以及声音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得到更多的语文学习体验。
  2.多媒体教学手段可以让学生更多的接收语文信息
  多媒体教学的主要特点就是有非常快速的传播速度,还能够传播出非常多的教学信息,将复杂难懂的教学难点转化为简单的知识传播给学生。在语文教学当中有许多的知识会给教师带来讲解上的困难,这时候教师会选择利用大量的教学例子向学生说明,这样的教学方法非常的单一,教师也需要准备出大量的教学信息,课堂容量也不足够,所以在语文教学当中运用多媒体教学技术可以真正的改变这些困难,让学生更加轻松的学习,教师更加轻松的教学。
  3.多媒体教学手段可以强化教学知识的理解
  多媒体教学的优点中,将抽象的语文知识转化为简单易懂的知识是非常重要的优点,教师还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为学生演示出更加生动的声音以及色彩画面,让学生更好的体验语文知识,更好地理解语文知识。对于教师来说,虽然知识教学是教师的主要任务,但是还是有许多语言没办法填补的空白,这时多媒体教学就可以将这些空白填补,让学生更好的建立起语文知识网络,更好地理解语文知识。
  二、多媒体教学手段存在的弊端
  1.多媒体教学限制了学生的想象力
  多媒体课件的运用中,教师通常都会在课前设置好问题以及相关的答案,而这样的情况下教师的教学和临场发挥能力就会受到约束,上课时就只会根据设计好的教学课件进行谨慎的操作,这个过程当中教师只能够谨慎的跟着课件的脚步,学生也只能够根据课件的脚步谨慎的进行学习,这样的情况下学生的想象能力以及创造能力都受到了非常大的阻碍,许多课本中比较精彩的知识也不能够充分的表现出来。
  2.多媒体教学限制了学生的创造力
  多媒体教学课件中,学生在语文课上的创造能力以及想象能力都被削弱。虽然教师会在课件上选取许多的图形或者图像为学生制造合理的知识形象,但是这样的思路却限制了学生的想象空间,让学生的思想固定在直观化或者固定化的图像中,学生不能够更好的在文字中进行想象,学生的创造能力也逐渐受到了遏制。
  3.多媒体隔断了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
  多媒体课件一般都是由事先制定好的,所以大多数的教师都不会临时的进行内容变更,这样的情况下本应该由师生双边进行交流沟通学习的学习方式,却转变为教师操作教学课件,学生则伸着脖子死死的盯着冷冰冰的屏幕学习,这样的情况下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感情交流越来越少,逐渐也会淡化学生与教师之间的感情,让学生与教师越来越远。
  三、合理运用多媒体教学,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1、运用多媒体必须在明确目标的前提下采取适当、适量的原则
  当教学内容单调,学生注意力容易分散时,多媒体教学的出现有效解决了这一问题,它可以开拓学生的思维,有效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在教师自身能力有限时,它能够以其巨大的信息量助教师一臂之力。这样恰到好处的使用多媒体可以发挥其独有的功用,而不是处处依赖多媒体,代替其他教学手段.
  2、在课件制作中,必须遵循实践与只是相結合的方式
  教师要想创造出成功的课件,首先要针对教材知识进行深层次的研究,其次要对于学生的真实状况进行认真的分析,以此两方面为主要基础。结合语文教学的主要教学理念以及教学环节安排等多方面的因素进行设计制造,这样才能够做出具有教师教学习惯以及教学思想、风格的教学课件,让学生在教学课件中获得更多的知识,提升自身的知识学习自主性以及学习兴趣。
  结语:语文教学中,合理恰当地选用多媒体教学是教师在当代多媒体教学模式流行的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项目,除此之外,教师对于学生的主体意识及主动精神,对于学生的个体发展要给予尊重,发挥学生的自主性、能动性,提高课堂教学实效。
  (作者单位:湖北科技学院)
  参考文献:
  [1]朱春儿.电教多媒体在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利弊分析[J].《宁波教育学院学报》,2007(z1).
  [2]索国有.语文教学中如何恰当运用信息技术[J].《新课程学习·上旬》,2014(7).
其他文献
基于现代气象资料所建立的西安、汉中地区冬季降雪天数与年冬季平均气温之间的相关关系 ,根据清代档案所记载的西安与汉中地区冬季降雪日数 ,恢复了西安与汉中地区 1736~ 1910年的年冬季平均气温 ,重建了 1736~ 1999年西安与汉中地区年冬季平均气温序列。序列分析表明 ,这两个地区年冬季平均气温变化趋势一致 :18世纪和 2 0世纪为暖期 ,19世纪为冷期 ,且 2 0世纪的增暖趋势明显。与
文章根据 2 0多年来澜沧江河道断面形态、来水来沙的实测资料 ,分析了冲淤变化特征及其与来沙系数的相互关系。还根据澜沧江天然来沙量的变化趋势 ,梯级开发后可能发生的来沙量变化 ,探讨了澜沧江河道冲淤变化的可能发展趋势
摘要: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提升,我国的教育体制发生了根本性的变革,化学作为高中教育阶段最基本的学科之一,以其独特的逻辑性、思维性、多向性等特点而有着很强的优势。化学实验是化学学科学习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通过实验探究,可以极大地增强学生的思维能力、探索能力和创新能力,因此很有必要开展一定规模的实验探究性教学,充分发挥绿色化学的原则。本文针对高中化学实验探究教学进行研究和分析,希望能
城市轨道交通牵引供电系统采用12脉波整流机组和24脉波整流机组进行整流,所产生谐波以11次、13次、23次和25次谐波为主,这些高频谐波对城市轨道交通列车的安全稳定运行造成了很大的危害。针对城市轨道交通牵引供电系统谐波的特征,分析了小波降噪在城市轨道交通牵引供电系统的应用并进行了仿真;由于在小波降噪中不同的阈值适应的信号特征不同,采用多种小波阈值对城市轨道交通牵引供电系统谐波信号进行降噪,并从中选
我们广州市白云区平沙小学地处城乡结合部,学生中有城中村农民的子女,也有来自全国各地进城务工的农民工子女,生源的复杂和多元化,带来学生在日常行为、学习习惯、品德修养、
本文探索了在专业人员指导下的小组参与方法建立符合中国国情的社区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研究以上海崇明为例,分析了不同社会群体对可持续发展的认识和需求,比较了不同经济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