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方法调整血小板数量对血小板聚集功能检测的影响

来源 :黑龙江科技学院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ykyky6668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寻求更好的方法调整富血小板血浆(PRP)中的血小板数量,以满足光透射血小板聚集检测(LTA)对样本的质量要求。方法收集18~50岁健康人血样36例。分别以乏血小板血浆(PPP)和生理盐水(PS)调整PRP中血小板数量,调整(稀释)倍数为1.5倍、2倍、2.5倍和3倍,以终浓度5μmol/L二磷酸腺苷(ADP)、0.5mmol/L花生四烯酸(ARA)、2μg/mL胶原(COL)、5μmol/L肾上腺素(EPI)以及1.2mg/mL瑞斯托霉素(RIS)为诱导剂,测定调整前后PRP的血小板最大聚集率(MA)的差异。用PRP离心制备的PPP(离心PRP-获取-PPP),比较其与传统方法(离心全血-获取-PPP)对RIS诱导血小板聚集的影响。结果当ADP、ARA或EPI为激活剂时,PS各调整倍数的PRP与原PRP相比,其MA值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PPP各调整倍数的PRP与原PRP相比,其MA值均下降,在调整倍数为2~3倍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当激活剂为RIS时,PS各调整倍数的PRP与原PRP相比,其MA值均下降,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PPP各调整倍数的PRP与原PRP相比,其MA值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当激活剂为COL时,PS和PPP各调整倍数的PRP与原PRP相比,其MA值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全血或PRP离心制备的PPP,均不影响RIS诱导血小板聚集的MA值(P>0.05)。结论以ADP、ARA、COL或EPI为诱导剂检测MA时,推荐使用PS调整血小板数量;而以RIS为诱导剂时,应使用自身PPP调整血小板数量;2 100×g,5min条件下用传统离心全血制备的PPP方便可行。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氧化应激时成纤维细胞(NIH-3T3)中NALP3炎性复合体、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的变化及阿魏酸钠的干预机制。方法将NIH-3T3细胞分为6组:对照组;H2O2(200μmol/L)刺激组;
目的探讨低浓度对比剂结合双低剂量在CT肺动脉血管成像(CTPA)中的应用价值。方法连续纳入临床怀疑肺动脉栓塞行CTPA检查患者60例,随机分为2组,每组30例,其中试验组采用80kV,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男性患者睾酮水平与血糖、血脂、尿酸及胰岛素等代谢性指标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型糖尿病男性患者205例,根据总睾酮水平,分为正常睾酮(TT)组(TT≥12nmol/L,n
目的采用6维健康调查简表(SF-6D)和欧洲5维健康量表(EQ-5D)测量我国脑卒中患者健康效用值,并对两种方法进行比较,为今后开展相关成本效用分析提供支持。方法对596例在2010年1
目的探讨四川省酒依赖患者康复后饮酒程度的影响因素。方法 2014年9月至2015年6月,在四川省10个地级市医院对符合条件的酒依赖患者进行随访,在其脱瘾治疗康复出院1年后进行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