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办高校汉语国际教育专业本科学生职业技能培养研究

来源 :参花(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ian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以民办高校汉语国际教育专业本科学生的职业技能训练为研究对象,提出专业课课堂教学与实践周技能训练相结合的培养方法。这一方法有利于培养汉语国际教育专业本科学生的汉语教学能力,夯实学生语言文字的基本功,训练学生的中华文化传播能力、外语能力以及跨文化交际能力,为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学生日后走上专业岗位打好基础。
  关键词:民办高校 汉语国际教育专业 职业技能培养
  汉语国际教学专业,是为适应国家汉语国际推广培养专门人才而发展起来的专业,本专业培养的学生从事这一专业的广大空间主要在海外,孔子学院、孔子课堂及海外各种形式的汉语教学、学习机构等。民办高校的汉语国际教育专业一般发展历史都不长,而学生由于各种原因,在本科毕业后继续读研深造的比例比较小,从事本专业的毕业生主要是参加国家汉办的选拔去海外做汉语教师的志愿者,而赴任国也主要集中在东南亚国家,所以,对学生进行职业技能的训练和培养,以适应并较好地完成海外汉语教师志愿者的工作,目前还是一些民办高校培养本专业学生的着重点。因此,本文将着重探讨民办高校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对本科学生职业技能的培养。
  长春科技学院作为一所民办高等院校,虽然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开设的时间并不长,但是,在短短的几年时间里,其专业发展迅速,招收的学生逐年增长,每年参加国家汉办的志愿者选拔考试通过率较高,在本省的高校中名列前茅。根据笔者几年来的经验来看,主要是该校在培养上十分注重学生的各项职业技能训练。
  一、以学生实践、技能训练为主的专业课课堂教学
  在专业课程方面,主要专业技能课程采取实践和技能训练为主的教学方式,重在培养学生作为对外汉语教师的汉语教学能力,以《对外汉语语法教学》这门课为例,本课程主要以培养学生的语法教学技能为目标。因此,本课程除了教师利用少量时间介绍一些语法教学的基本原则、语法点内容外,大部分时间都对学生进行课堂模拟教学。
  (一)教师理论讲解
  在整门课的最开始,教师要对本门课的主要内容、基础理论等进行介绍和讲解,让学生了解本门课的系统概念。例如教师会帮助学生发现理论语法与教学语法的不同,针对外国人进行教学的汉语语法的不同,并介绍对外汉语语法教学的通用方法、通用步骤等,使学生总体上了解对外汉语教学的语法体系以及如何将这些语法教授给外国人。此外,在学生针对每个语法项目进行模拟教学之前,教师都会给学生明确每个语法项目的语法理论以及针对外国人进行教学时应该注意的问题。
  (二)学生模拟教学
  《对外汉语语法教学》这门课,学生模拟教学的主要内容为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常用、重点语法项目,并且每一位学生都必须选择其中一个语法项目进行模拟教学。教师在介绍完语法项目的基本语法理论以及在教学中的注意事项之后,会安排学生依次进行模拟教学演练。这样,学生一学期下来,重要的语法项目都能够按照导入—讲解—操练—总结—作业的完整步骤试讲一遍,以此来训练学生对外汉语语法教学的能力。
  (三)学生点评
  在每位学生进行模拟教学的过程中,未试讲的学生要认真观看教学过程,并针对教学中的优点及问题进行记录。模拟教学结束以后,未试讲的学生应通过对教学过程的观察进行点评。学生们会针对不同的教学方法、不同的教学环节安排等提出不同看法,进行讨论。在交流和讨论中还会发现一些更好的教学方法供大家参考借鉴。学生们的点评可以发现整个教学过程中的优点与不足,并讨论出更好的教学方法,这也是对未试讲学生的一种提示。
  (四)教师点评
  最后,教师根据学生的模拟教学以及其他学生的点评情况,指出试讲学生的优点和问题,并总结学生们的点评,将其优秀的观点、想法和教学方法等进行总结,供大家参考,以便应用到以后的教学中去。同时,教师再次明确每个语法项目在教学中应该注意的问题,并且给学生总結每个语法项目比较有效的教学方法,以便学生在讲台上能够较快地适应每个语法项目的教学。学生一学期下来,差不多重要的语法项目都在模拟教学的基础上点评、分析了一遍,无论是模拟教学还是点评的学生都会对这些语法项目有了比较明确的认识,并且积累了更多好的教学方法,锻炼了汉语语法的教学能力。
  二、围绕职业技能训练的课外实践
  我们培养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学生时,非常注重课上与课下相结合的形式,为了培养本专业学生的职业能力,在培养方案上安排了具有特色的实践周,开展与本专业相关的技能训练活动,以训练学生汉语国际教育专业所需要的各项职业技能。从大一第二学期开始到大三第二学期的五个学期里,根据学生的年级并结合专业课开展不同的活动,以不同的形式根据对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学生的职业素养要求对学生进行训练。
  (一)语言文字基本功训练
  实践周会开展一系列活动,训练学生的语言文字基本功。例如开展语言文字基本功比赛,包括楷体硬笔书法评比、粉笔字比赛,以训练学生的汉字书写能力;现代诗文朗诵比赛,古诗文朗诵比赛,以训练学生的普通话以及语言表达能力;汉字、汉语词汇听写比赛,成语听写比赛,以训练学生的汉字基本功。
  (二)教学能力训练
  实践周我们会开展汉语国际教育教学比赛,选取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常用语法,让学生进行模拟教学,锻炼学生的教学能力。在模拟教学过程中,本专业的教师在现场指导,其他学生要在现场观看、讨论并提出意见和建议,让模拟教学不仅是一场比赛,更是一个让学生通过共同参与而学习和进步的过程,以此来训练学生的汉语教学能力。
  (三)文化传播能力与外语能力训练
  实践周还会开展中国传统文化知识竞赛。在实践周之前,教师会给学生布置任务,让学生自己查找资料、阅读书籍,积累大量的传统文化知识,在实践周时,通过初赛和复赛进行中国传统文化知识竞赛。初赛时要求每个学生都参加,因此每个学生都要认真准备,以此来夯实学生的文化知识基础。优秀选手进入决赛,比赛时,每位选手不仅要知晓文化知识,还要说出文化背后的故事,以此来激发学生深入研究中国文化内涵的意识。另外,我们会开展中国文化汇报活动,让学生选择与中国文化相关的主题,如地域文化、饮食文化、服饰文化等,或者以针对外国学习者进行文化课教学的形式及文化讲座的形式开展,要求学生深入了解中国文化,并与专业相结合,锻炼学生对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播能力。另外,在这一活动中,我们可以采取让学生用英语进行汇报的形式,或者在文化汇报之前,每位学生先用英语进行陈述,再用中文进行针对外国学生的模拟文化课教学,以此来训练学生的外语表达能力。   (四)才艺训练
  在实践周之前,我们会选拔具有某方面特长的学生精心准备,在实践周中教给学生更多的才艺技能,例如在实践周教学生编织中国结,剪纸。在实践周之前让会打太极拳的学生教学生打太极拳、太极扇,并每天练习,在实践周时进行班级间的评比。学生在大一、大二时已经开设书法课和国画课,在实践周我们会开展书法、国画作品评比活动,对于优秀的作品,我们会进行展出,以此来检验学生的书法、国画学习成果,并且引导和鼓励学生努力学习和练习书法和国画,提升自己的文化素养,训练其书法、国画基本功和教学技能。另外,实践周我们还会开展民歌传唱、经典古诗词传唱活动,以此来培养学生对中国民歌、古典诗词的兴趣,训练学生的才艺基本功。
  (五)跨文化交际能力训练
  在实践周开展结合专业课的跨文化案例分析活动。活动前,让学生先去了解各个国家的文化、民俗、习惯,并且查找相关资料,阅读相关书籍,了解不同的文化冲突现象及其应对方法。在实践周,本活动以比赛的形式进行,教师准备大量跨文化案例的题签,学生依次抽签选择题目,对题目的跨文化案例进行分析,提出自己的解决方案,教师做出点评,并邀请其他学生共同讨论。最后,教师总结学生中比较好的想法和解决方案,并使学生明确不同的跨文化问题比较好的处理方法。以此帮助学生了解不同国家、不同民族的价值观及风俗习惯等,训练学生对跨文化问题的处理能力,提升学生对跨文化的适应能力。
  通过课上、课下的实践,学生拥有大量的时间进行职业技能的训练,将本专业所学的知识应用到实践中去。不仅如此,我们也会请留学生参加其中的一些活动,如编织中国结、剪纸、打太极扇等,让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学生直接去教留学生,锻炼其与外国学生沟通交流能力以及教学的能力,让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学生对自己以后将要从事的事业有更多的机会去亲身实践,让学生适应自己的角色转换,以备学生将来真正走进外国学生的课堂时能够尽快适应,尽快成熟起来。
  参考文献:
  [1]郄远春.论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实践教学模式[J].语言文学研究,2017(29).
  [2]徐杰,齐海英.东北振兴背景下辽宁高校汉语国际教育本科专业创新发展的思考[J].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39).
  [3]易丹.东盟视角下汉语国际教育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广西社会科学,2015(04).
  [4]張蕾.“一带一路”背景下汉语国际教育专业人才的培养[J].高等教育,2017(164).
  [5]张亚蓉.“一带一路”新形势下汉语国际教育专业改革与发展模式构想[J].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48).
  [6]周雳,刘映杉.汉语国际教育本科生中华才艺技能“三位一体”培养模式构建——基于红河学院汉语国际教育实践[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对外汉语教学与研究版),2008(15).
  [7]朱晨.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对外汉语教学系列课程建设探讨[J].应用型高等教育研究,2000(02).
  (作者简介:林杨,女,硕士研究生,长春科技学院,助教,研究方向:对外汉语教学)(责任编辑 葛星星)
其他文献
摘要:长期以来,乡村振兴问题一直是我国持续关注的重点。其中,乡村文化建设是乡村振兴战略的灵魂。尽管国家努力推进乡村文化建设,但由于市场力量的缺失,乡村文化建设仍存在巨大的发展空间。目前,学术界有关分析市场力量在乡村文化建设中的作用的研究寥寥无几。本文以民营典型——先锋书店建设的陈家铺平民书局为重点考察对象,分析乡村书局的经营模式与经营效果。希望通过调研,为市场力量参与乡村文化建设的学术性探究弥补空
期刊
摘要:在数码钢琴集体课教学中,除了采取传统的以教师为主体的单调、被动的教学模式外,还力求使学生能够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去,更注重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学生与教学内容的互动,突出学生的主体性。教学模式的改进、教学手段的丰富对学生听觉、视觉及创造力的音乐素质训练和全面能力的培养,起到了显而易见的作用。  关键词:高职院校 数码钢琴集体课 教学反思  对于习惯于钢琴课传统的“一对一”教学模式的师范类专业毕业的
期刊
作者簡介:廖芬,女,本科,广西崇左市江州区文化馆,馆员,研究方向:群众文化。  (责任编辑 刘冬杨)
期刊
摘要:在小学美术教育教学中融入一些乡土美术文化素材,让传统文化的光芒从小就照耀在学生心中,使民族美术认同感的种子扎根并茁壮成长,对最终达到美术教育的教学目的有着重要意义,同时,使得美术教育能够最大限度地适应当今快速发展的社会。本文就以乡土材料之一的面塑为切入点,深入探讨乡土教材在小学美术教育中的意义,努力让美术教育回归初心,永远向前。  关键词:乡土教材 面塑 小学美术  乡土教材,通俗地讲就是主
期刊
摘要:阿卡贝拉,即纯人声无伴奏合唱,是一种用人声模拟器乐发声的声乐表演形式,本世纪阿卡贝拉加入了越来越多的舞台表演形式,同样在全球涌现出了一大批优秀的阿卡贝拉团体。本文以由笔者参与建设和排练的两支高校阿卡贝拉团体——过境鸟ac人声乐团、OCTAVE人声乐团为例,来分析阿卡贝拉的演唱技巧及排练技巧。  关键词:阿卡贝拉 演唱技巧 人声模拟  一、阿卡贝拉与合唱  阿卡贝拉,是意大利语A cappel
期刊
摘要:随着中国国际地位不断提高,综合国力不断强盛,中国文化的魅力也越来越在国际上显现出来,吸引了无数想要学习汉语的外国学习者,从而形成了一股潮流——汉语热。成语作为中华语言和文化的精髓,是一个巨大的宝库,也是对外汉语高级学习者必须理解运用的知识。学习成语,可以让学习者迅速了解中华文化的魅力与内涵。本篇从对外汉语教材入手,分析其中的成语。因为在对外汉语教学中,合适的教材对学习者来说无异于另一位优秀的
期刊
作者简介:高丰果,山东省安丘市人,现住吉林省集安市。系通化市作协会员,《北方诗林》签约作家。2018年六月开始文学创作。作品散见于《参花》《中国乡村》《绽放》《五女峰》等报刊,网络平台发表诗歌200多首。诗歌《痴情的人》获2019年“中国乡村”征文大赛三等奖。  写诗  我在烧红的彩云下写诗  诗歌里塞满金黄  世间一切多么美好  绚烂多彩  我在潺潺的小溪畔写诗  几滴溪水飞溅  潜入诗行  诗
期刊
金明池·访半岭宫  山高树密,东坪水清,早春略带寒意。曲路静、行人渐稀,山涧轻雾薄云起。车疾疾、行至半岭,回眸处,城郭已成画影。近几日低沉,节后庸困,而今全数散尽。  邀三五知己品茗,甘泉入杯处,清香满溢。声声近、梵音飘起, 呢喃语、唤得如意。残阳去、余晖万顷,碧波染红晕,似见观音。点三炷檀香,阶前行礼,宛入蓬萊仙境。  山重怀古  清溪畔,春色初浓,李花怒放满山重,伊人红装入画中。怜花处,凄戚似
期刊
作者简介:李国胜,20世纪60年代生人。1985年开始在省级刊物发表作品,1998年加入吉林省作家协会。先后在《诗歌报》《诗人》《青春诗歌》《参花》《人民代表报》《吉林日报》《城市晚报》《长春日报》《今天》《长白山日报》等报刊、电台上发表作品700余篇(首)。出版诗集《爱的独白》《野性的季节》《无语心声》;散文诗集《乡韵》《倾听》;散文集《乡恋》。作品多次获奖。  悟道  我在市井中  寻一方烟火
期刊
摘要:在俄国伟大的作家列夫·托尔斯泰的笔下,许多人物都有着强烈的内心醒悟过程,托尔斯泰用自己全部的精力去追求自我灵魂的净化。其道德学说,即“托尔斯泰主义”中蕴含的“博爱”“道德的自我完善”等主要思想,在他的许多作品中都得到淋漓尽致的体现。中国著名作家莫言在其作品《蛙》中倾注了对生命的敬畏和对人性的追寻,作品中典型的乡土生活所映射出的浓厚生命意识令人深思。通过对两位作家作品的对比,分析他们视角下的罪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