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进入高中开始议论文写作时,学生往往囿于“观点 事例”的写作模式,在确立中心论点之后,除了洋洋洒洒摆几个事实论据来重复证明自己的中心论点外,似乎就无话可说了。这样的写法,全文角度单一,以叙代议,无法形成逻辑严密、多角度且有效、有深度的论证分析。于是,一篇又一篇空洞无物,贴标签式的假议论文诞生了。
针对这一学情,在正式进入议论文写作之前,我设计了“时评话题”这一“微写作”形式,来打开学生的议论分析思路。首先,话题是当下的时事热点:通过阅读报纸、微信朋友圈的热点文章,关注微信评论性质的公众号诸如“人民日报评论”“光明网”“凤凰评论家”“南都周刊”等,以及参考当下高考作文热点等方式,在其中精心选取学生感兴趣又值得深入探究的热门话题;其次,形式为“微写作”:学生议论文尚未入门,过长的字数要求会让他们感觉无处下笔,易产生畏难情绪。因而,我们把字数设置在“200字以上”,无话则短,有话则长;第三,训练方向定位在“议论分析”上,话题的选择涉及到诸如“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怎么看”等多维角度。这一“微写作”的时评形式,力图引导学生学会从概念分析、因果分析、条件分析和辩证分析等不同的角度来阐释和论证自己的观点,让议论能言之有物、有理。
一、是什么——概念分析,阐释内涵
概念分析是议论文写作中非常重要的能力。这里提及的概念,是指作文材料中的核心词语和中心论点里的关键词。对论点关键词的定义不同,论证分析的展开也就必须有所不同。如2006年湖南省高考作文题《谈意气》,将“意气”定义为“意志和气概”,还是“志趣和性格”,或是“由于主观和偏激而产生的情绪”,接下来文章论证分析的角度就大不一样了。因而,针对材料和论点,对关键词详加分析,弄清楚其内涵,解决“是什么”的问题,这是整篇议论文行文的逻辑起点。当然,“是什么”也可以是“并列式”议论文中分论点设置的角度。
话题示例:
万科董事长王石引用了巴顿将军的名言来评价褚时健:“衡量一个人的成功标志,不是看他登到顶峰的高度,而是看他跌到低谷的反弹力。”什么才是人生“低谷的反弹力”呢?请结合褚时健的经历及你所知道的名人事例,来谈谈你对此的理解,200字以上。
写作指导:该话题来源于微信朋友圈里广为流传的一篇文章:《王石为什么最佩服褚时健?》。讨论的角度明确设置在“什么才是人生低谷的反弹力呢”。其实也就是让学生结合话题中涉及的褚时健和其他古今中外名人的相似经历来定义“低谷的反弹力”,即分析“低谷的反弹力是什么”这一问题。
学生精彩“微写作”:
74岁“东山再起”的褚时健并没有像陶渊明那般远离世俗,过起隐逸洒脱的生活。在创造出“中国第一烟草”的红塔集团后,他再次亲手打造了“褚橙”果园。在连遭贪污被判刑和狱中丧女的他,即便人在暮年,也仍然过着一种有理想、有抱负的青年生活。这或许就是他的低谷的反弹力。
这反弹力首先是他出众的能力。在他从政领导一个快倒闭的烟厂就不难看出他的管理能力,而往后17年在他的带领下更是让这个烟厂在全球榜上有名,这何尝不体现了他对时代更新的思考力和创造力?他的才能最先决定了他跳出低谷的可能性。
其次,积极生活的心态本身就是一种成功。本被判无期徒刑的老人并没有在牢狱中丧失生的希望,甚至在狱中做起了图书管理员的职位。再后来,狱中生病的他仍保持积极良好的心态,最终在减刑和假释下“重见光明”。也正是因为他拥有这积极生活心态,他才能在出狱后74岁的高龄上在重新开始人生的新事业,打造出著名的“褚橙”。
而这反弹力的关键还是诸时健自身对生命的定义。假释后的他也算是两袖空空,大可以找一个安静舒适的地方度过余生。但褚时健终究是一个对生命有要求的人,出狱后的他仍选择借钱创业。果园这样一个风险与盈利共存的行业他依旧义无反顾。褚时健在他自己定义的生命的這条路上行走,险阻也绝不亚于烟厂的兴衰繁荣,可他就是这样一个永不停歇、不懈奋斗的勇者,这也是低谷反弹力的核心定义。
示例根据褚时健的反弹经历,分角度将“反弹力”定义为“出众的能力”“积极的生活心态”和“不懈奋斗的生命定义”三个方面,围绕“是什么”的角度,对核心概念进行阐释与分析。
二、为什么——因果分析,追根溯源
“因果分析”即是把中心论点当做结果,追根溯源,问一问“为什么”。既可以是透过现象看本质,探究其原因;也可以分析这样做的好处与危害。如2013年上海高考作文“更重要的事”,在明确相比“重要的事”以外的“更重要的事”是什么之后,深入分析“为什么”这在学生看来是“更重要的事”就成了文章需重点分析论证的内容。
由于因果联系是存在于一切事物和现象之间的一种普遍联系,因此,运用因果分析法形成分论点是议论文写作中使用得较多的一种方法,也是话题训练中的重点与难点。
话题示例:
《中国诗词大会》火了,也因此引发人们的热议。有人认为诗词是中国传统文化之根,应大力提倡国人尤其是学生去学习;也有人认为读诗词应强调兴趣,不必强求所有的人都参与其中,这个时代缺少的是创造力而不是记忆力。对此,你怎么看?
要求:观点明确,原因合理深刻,200字以上。
写作指导:《中国诗词大会》及武亦姝的走红,让诗词成为了学生中的热门话题。在话题热之外,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国人学习浸染古诗词的必要性,或从兴趣出发讨论学习古诗词的合理性,又或者针对古诗词的“记忆力而非创造力”来表达个人的见解并阐释原因,等等。话题的角度定位在“为什么”的因果分析之上。
学生精彩“微写作”:
《浪漫曾是中国人的天性,尋美曾是中国人的本能》
很多人都在讨论最近大火的节目《中国诗词大会》,武亦姝这个女孩子一夜之间被推上了风口浪尖,在众多吹捧与纷至沓来的媒体采访中,她始终保持一颗安之若素的赤诚之心,回归本真生活,着实令我钦佩。
针对这一学情,在正式进入议论文写作之前,我设计了“时评话题”这一“微写作”形式,来打开学生的议论分析思路。首先,话题是当下的时事热点:通过阅读报纸、微信朋友圈的热点文章,关注微信评论性质的公众号诸如“人民日报评论”“光明网”“凤凰评论家”“南都周刊”等,以及参考当下高考作文热点等方式,在其中精心选取学生感兴趣又值得深入探究的热门话题;其次,形式为“微写作”:学生议论文尚未入门,过长的字数要求会让他们感觉无处下笔,易产生畏难情绪。因而,我们把字数设置在“200字以上”,无话则短,有话则长;第三,训练方向定位在“议论分析”上,话题的选择涉及到诸如“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怎么看”等多维角度。这一“微写作”的时评形式,力图引导学生学会从概念分析、因果分析、条件分析和辩证分析等不同的角度来阐释和论证自己的观点,让议论能言之有物、有理。
一、是什么——概念分析,阐释内涵
概念分析是议论文写作中非常重要的能力。这里提及的概念,是指作文材料中的核心词语和中心论点里的关键词。对论点关键词的定义不同,论证分析的展开也就必须有所不同。如2006年湖南省高考作文题《谈意气》,将“意气”定义为“意志和气概”,还是“志趣和性格”,或是“由于主观和偏激而产生的情绪”,接下来文章论证分析的角度就大不一样了。因而,针对材料和论点,对关键词详加分析,弄清楚其内涵,解决“是什么”的问题,这是整篇议论文行文的逻辑起点。当然,“是什么”也可以是“并列式”议论文中分论点设置的角度。
话题示例:
万科董事长王石引用了巴顿将军的名言来评价褚时健:“衡量一个人的成功标志,不是看他登到顶峰的高度,而是看他跌到低谷的反弹力。”什么才是人生“低谷的反弹力”呢?请结合褚时健的经历及你所知道的名人事例,来谈谈你对此的理解,200字以上。
写作指导:该话题来源于微信朋友圈里广为流传的一篇文章:《王石为什么最佩服褚时健?》。讨论的角度明确设置在“什么才是人生低谷的反弹力呢”。其实也就是让学生结合话题中涉及的褚时健和其他古今中外名人的相似经历来定义“低谷的反弹力”,即分析“低谷的反弹力是什么”这一问题。
学生精彩“微写作”:
74岁“东山再起”的褚时健并没有像陶渊明那般远离世俗,过起隐逸洒脱的生活。在创造出“中国第一烟草”的红塔集团后,他再次亲手打造了“褚橙”果园。在连遭贪污被判刑和狱中丧女的他,即便人在暮年,也仍然过着一种有理想、有抱负的青年生活。这或许就是他的低谷的反弹力。
这反弹力首先是他出众的能力。在他从政领导一个快倒闭的烟厂就不难看出他的管理能力,而往后17年在他的带领下更是让这个烟厂在全球榜上有名,这何尝不体现了他对时代更新的思考力和创造力?他的才能最先决定了他跳出低谷的可能性。
其次,积极生活的心态本身就是一种成功。本被判无期徒刑的老人并没有在牢狱中丧失生的希望,甚至在狱中做起了图书管理员的职位。再后来,狱中生病的他仍保持积极良好的心态,最终在减刑和假释下“重见光明”。也正是因为他拥有这积极生活心态,他才能在出狱后74岁的高龄上在重新开始人生的新事业,打造出著名的“褚橙”。
而这反弹力的关键还是诸时健自身对生命的定义。假释后的他也算是两袖空空,大可以找一个安静舒适的地方度过余生。但褚时健终究是一个对生命有要求的人,出狱后的他仍选择借钱创业。果园这样一个风险与盈利共存的行业他依旧义无反顾。褚时健在他自己定义的生命的這条路上行走,险阻也绝不亚于烟厂的兴衰繁荣,可他就是这样一个永不停歇、不懈奋斗的勇者,这也是低谷反弹力的核心定义。
示例根据褚时健的反弹经历,分角度将“反弹力”定义为“出众的能力”“积极的生活心态”和“不懈奋斗的生命定义”三个方面,围绕“是什么”的角度,对核心概念进行阐释与分析。
二、为什么——因果分析,追根溯源
“因果分析”即是把中心论点当做结果,追根溯源,问一问“为什么”。既可以是透过现象看本质,探究其原因;也可以分析这样做的好处与危害。如2013年上海高考作文“更重要的事”,在明确相比“重要的事”以外的“更重要的事”是什么之后,深入分析“为什么”这在学生看来是“更重要的事”就成了文章需重点分析论证的内容。
由于因果联系是存在于一切事物和现象之间的一种普遍联系,因此,运用因果分析法形成分论点是议论文写作中使用得较多的一种方法,也是话题训练中的重点与难点。
话题示例:
《中国诗词大会》火了,也因此引发人们的热议。有人认为诗词是中国传统文化之根,应大力提倡国人尤其是学生去学习;也有人认为读诗词应强调兴趣,不必强求所有的人都参与其中,这个时代缺少的是创造力而不是记忆力。对此,你怎么看?
要求:观点明确,原因合理深刻,200字以上。
写作指导:《中国诗词大会》及武亦姝的走红,让诗词成为了学生中的热门话题。在话题热之外,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国人学习浸染古诗词的必要性,或从兴趣出发讨论学习古诗词的合理性,又或者针对古诗词的“记忆力而非创造力”来表达个人的见解并阐释原因,等等。话题的角度定位在“为什么”的因果分析之上。
学生精彩“微写作”:
《浪漫曾是中国人的天性,尋美曾是中国人的本能》
很多人都在讨论最近大火的节目《中国诗词大会》,武亦姝这个女孩子一夜之间被推上了风口浪尖,在众多吹捧与纷至沓来的媒体采访中,她始终保持一颗安之若素的赤诚之心,回归本真生活,着实令我钦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