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新课改下,传统的教学方法已不再适应时代的需求,作为一名初中物理教师,在实际教学中,要不断地转变师生角色,想法设法培养学生的物理学习兴趣,课堂教学中,应注重实验对课堂效率的重要促进作用,并学会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不断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培养出具有实践能力的创新人才。
关键词:师生角色;学习兴趣;物理实验;多媒体技术
物理是推动人类进步的一门重要的自然科学,如何激发学生对物理学科的爱好,引导学生学好物理知识,从而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是每个从教人员的热门话题。近年来,新课改理念已经逐渐深入到初中物理教学中,使得初中物理教学方式也要随之发生相应的改变,过去传统的教学方式已经明显不能适应时代的需要了。那作为一名初中物理教师,该如何做好新课改下的初中物理教学工作呢?
一、转变师生角色
在过去强调的应试教育中,教师起着教学的主导作用,学生处于一种被动接受知识的状态,时代的发展使得这种教学模式已经逐渐退出了历史的舞台。物理是一门科学性比较强的课程,那么在学习过程中就要遵循科学的规律,利用科学的学习方法,方能较好地掌握物理知识。在初中物理课的教学过程中,我们首先要让学生去了解科学家如何发现科学知识的过程,让他们跟科学家那样去思考,而不仅仅只是为了考试得高分,这也是中国教育方式改革的一种趋势。由于初中生是全面接触物理知识的最初阶段,再加上初中物理知识特别是实验教学实践性和探究性较强,学生在学习时困难重重,那么这就需要物理教师进行慢慢地指导。教师进行指导的目的一方面是转变学生的观念,另一方面又要使学生充分融入到课堂中,与教师一起来参与物理课堂教学。所以,在新形势下,教师一定要转变师生角色,才能逐步让学生热爱物理这门学科。
二、培养学习兴趣
趣味性是激发学生求知欲的催化剂,物理概念、定律、原理都是抽象的,是初中学生学习物理最大的障碍,要消除它,最好的方法就是化抽象为具体,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在物理教学中,学习兴趣尤为重要,否则学生就会产生厌学的情绪。因此,物理教师必须采取丰富多彩的教学方法来激发学生对物理学习的兴趣,以提高学生潜在的学习能力。新课标明确提出:“让学生通过学习物理知识,学会学习,学会探究,养成正确的价值观。学生在探究性学习中不仅能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而且还能感受到自己的失败与错误,通过纠正错误,逐步走向正确,真正体会到成功的喜悦。”所以,作为教师,可以通过创设实验情境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在讲到光的反射和折射的知识点时,教师可以拿出一面镜子来让学生感受光的发射的发生过程,然后让学生自己思考发生光的发射需要哪些条件;或者让学生观察放在碗里的筷子为什么看起来是弯的,让学生去联想实际生活中处处存在的物理现象和知识,例如人类为什么会闻到花香、天上为什么会有彩虹等等。让学生把生活中的物理问题带到课堂上来,通过学习之后来解释这些现象的发生,这样不但可以激发学生去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在一种轻松愉悦的气氛中学习,更重要的是想通过这样的方式来激发他们对物理的探究兴趣,这才是教学的关键和重点。
三、注重物理实验
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作为物理教师应该具有牢固的实验理念,切实确立物理试验在教学中的位置,让物理教学从观察出发,在物理现象和分析中进行概念的建立、规律的研究、问题的讨论。因此,实验在教学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它可以使学生深刻理解知识、掌握知识、灵活应用知识,还可以培养学生的能力、发展智力,所以初中新教材非常重视实验。在新教材中,有些物理定律、重要结论不是直接给出的,而是要求学生通过实验去发现、去探索、去总结得到的。但教材中的实验,有些受到条件限制,不一定都做得到,有些知识点教材没有安排实验,有些知识点虽然安排了实验,但效果不一定好。针对以上情况,作为物理教育工作者要努力探索适合学生的教学方法,合理利用实验对学生的启发作用,让学生在实验中更深刻地理解教材中的内容。例如,在摩擦带电的实验中,教师可以先提出两个问题: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和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分别对碎纸屑有什么作用;把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和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相互接近时会发生什么现象,让学生自己动手去发现物理现象,分析物理现象,得出同性相斥,异性相吸的结论。通过上面的对物理现象的观察,不仅满足学生的求知欲望,而且还使整个课堂充满着趣味性。既培养了学生的观察力,还培养了学生实际动手能力和探究能力。除了物理课本上大纲要求的实验外,教師还可以引导学生自己去设计实验,让他们去模拟科学家发现知识的过程。例如浮力的大小,分子的扩散与温度的关系,电流与电压的关系等,把学生对物理知识的理解从感性上升到理性,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进而增强他们科学探究的活力。
四、巧用多媒体
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可以弥补传统教学方式在直观性、立体感和动态感等方面的不足,能取得传统教学方法无法取得的教学效果。很多教师都深刻地体会到:有些物理概念和规律对学生来说很抽象,因此给我们的教学增大了难度,学生对这些物理概念和规律在短时间内很难理解,此时教师也感到比较吃力。而利用计算机辅助物理课堂教学会取得较好的效果,这样既可提高课堂效率、增加教学容量,又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积极性。因此,物理教帅应紧跟时代前进的步伐,不断更新知识,学会使用现代教学媒体,全面掌握现代教育技术。在日常教学中,教师要重视适时运用现代教育技术的理论和方法优化教学设计,开展教学活动。利用多媒体的多种功能使教学方法灵活多样,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主动参与性,实现教学互动:利用计算机多媒体的动态模拟特性,形象、生动地再现物理现象,补充或拓展物理实验,帮助学生掌握知识,突破雉点等。
总之,教无定法,贵在得法。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学生知识的获取,能力的培养、智力的发展,不可能只依靠哪一种教学方法。改革教学方法应当在确立新的教学观念基础之上,以启发为指导思想,以学生为主体制定教学策略,适时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把实验、研究、接受、模仿、体验等多种教学方式有机结合起来,灵活运用,这样才能发挥教学方法的整体动能,培养出具备实践能力的创新人才。
关键词:师生角色;学习兴趣;物理实验;多媒体技术
物理是推动人类进步的一门重要的自然科学,如何激发学生对物理学科的爱好,引导学生学好物理知识,从而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是每个从教人员的热门话题。近年来,新课改理念已经逐渐深入到初中物理教学中,使得初中物理教学方式也要随之发生相应的改变,过去传统的教学方式已经明显不能适应时代的需要了。那作为一名初中物理教师,该如何做好新课改下的初中物理教学工作呢?
一、转变师生角色
在过去强调的应试教育中,教师起着教学的主导作用,学生处于一种被动接受知识的状态,时代的发展使得这种教学模式已经逐渐退出了历史的舞台。物理是一门科学性比较强的课程,那么在学习过程中就要遵循科学的规律,利用科学的学习方法,方能较好地掌握物理知识。在初中物理课的教学过程中,我们首先要让学生去了解科学家如何发现科学知识的过程,让他们跟科学家那样去思考,而不仅仅只是为了考试得高分,这也是中国教育方式改革的一种趋势。由于初中生是全面接触物理知识的最初阶段,再加上初中物理知识特别是实验教学实践性和探究性较强,学生在学习时困难重重,那么这就需要物理教师进行慢慢地指导。教师进行指导的目的一方面是转变学生的观念,另一方面又要使学生充分融入到课堂中,与教师一起来参与物理课堂教学。所以,在新形势下,教师一定要转变师生角色,才能逐步让学生热爱物理这门学科。
二、培养学习兴趣
趣味性是激发学生求知欲的催化剂,物理概念、定律、原理都是抽象的,是初中学生学习物理最大的障碍,要消除它,最好的方法就是化抽象为具体,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在物理教学中,学习兴趣尤为重要,否则学生就会产生厌学的情绪。因此,物理教师必须采取丰富多彩的教学方法来激发学生对物理学习的兴趣,以提高学生潜在的学习能力。新课标明确提出:“让学生通过学习物理知识,学会学习,学会探究,养成正确的价值观。学生在探究性学习中不仅能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而且还能感受到自己的失败与错误,通过纠正错误,逐步走向正确,真正体会到成功的喜悦。”所以,作为教师,可以通过创设实验情境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在讲到光的反射和折射的知识点时,教师可以拿出一面镜子来让学生感受光的发射的发生过程,然后让学生自己思考发生光的发射需要哪些条件;或者让学生观察放在碗里的筷子为什么看起来是弯的,让学生去联想实际生活中处处存在的物理现象和知识,例如人类为什么会闻到花香、天上为什么会有彩虹等等。让学生把生活中的物理问题带到课堂上来,通过学习之后来解释这些现象的发生,这样不但可以激发学生去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在一种轻松愉悦的气氛中学习,更重要的是想通过这样的方式来激发他们对物理的探究兴趣,这才是教学的关键和重点。
三、注重物理实验
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作为物理教师应该具有牢固的实验理念,切实确立物理试验在教学中的位置,让物理教学从观察出发,在物理现象和分析中进行概念的建立、规律的研究、问题的讨论。因此,实验在教学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它可以使学生深刻理解知识、掌握知识、灵活应用知识,还可以培养学生的能力、发展智力,所以初中新教材非常重视实验。在新教材中,有些物理定律、重要结论不是直接给出的,而是要求学生通过实验去发现、去探索、去总结得到的。但教材中的实验,有些受到条件限制,不一定都做得到,有些知识点教材没有安排实验,有些知识点虽然安排了实验,但效果不一定好。针对以上情况,作为物理教育工作者要努力探索适合学生的教学方法,合理利用实验对学生的启发作用,让学生在实验中更深刻地理解教材中的内容。例如,在摩擦带电的实验中,教师可以先提出两个问题: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和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分别对碎纸屑有什么作用;把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和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相互接近时会发生什么现象,让学生自己动手去发现物理现象,分析物理现象,得出同性相斥,异性相吸的结论。通过上面的对物理现象的观察,不仅满足学生的求知欲望,而且还使整个课堂充满着趣味性。既培养了学生的观察力,还培养了学生实际动手能力和探究能力。除了物理课本上大纲要求的实验外,教師还可以引导学生自己去设计实验,让他们去模拟科学家发现知识的过程。例如浮力的大小,分子的扩散与温度的关系,电流与电压的关系等,把学生对物理知识的理解从感性上升到理性,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进而增强他们科学探究的活力。
四、巧用多媒体
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可以弥补传统教学方式在直观性、立体感和动态感等方面的不足,能取得传统教学方法无法取得的教学效果。很多教师都深刻地体会到:有些物理概念和规律对学生来说很抽象,因此给我们的教学增大了难度,学生对这些物理概念和规律在短时间内很难理解,此时教师也感到比较吃力。而利用计算机辅助物理课堂教学会取得较好的效果,这样既可提高课堂效率、增加教学容量,又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积极性。因此,物理教帅应紧跟时代前进的步伐,不断更新知识,学会使用现代教学媒体,全面掌握现代教育技术。在日常教学中,教师要重视适时运用现代教育技术的理论和方法优化教学设计,开展教学活动。利用多媒体的多种功能使教学方法灵活多样,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主动参与性,实现教学互动:利用计算机多媒体的动态模拟特性,形象、生动地再现物理现象,补充或拓展物理实验,帮助学生掌握知识,突破雉点等。
总之,教无定法,贵在得法。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学生知识的获取,能力的培养、智力的发展,不可能只依靠哪一种教学方法。改革教学方法应当在确立新的教学观念基础之上,以启发为指导思想,以学生为主体制定教学策略,适时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把实验、研究、接受、模仿、体验等多种教学方式有机结合起来,灵活运用,这样才能发挥教学方法的整体动能,培养出具备实践能力的创新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