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珠江口盆地LH-19-4-1井新近纪有孔虫生物地层研究

来源 :地层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linpep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标准化石的末现面(LAD)被广泛用于全球性地层划分和对比,但是,只有像白垩纪与第三纪之间的撞击事件所引起的全球性生物集群绝灭(LAD)才具有全球等时间的性质.标准浮游有孔虫化石带的LAD,可能与白垩纪与第三纪之间的撞击事件所引起的LAD一样、具有全球等时面的性质,所以它可以用于全球地层的划分和对比.依据标准浮游有孔虫带的研究,南海珠江口盆地LH-19-4-1井的岩屑地层(430m-2630m)一共识别出20个带(N22-N3).更新世:N22带(430m-620m);晚上新世:N21-N20带(620m-
其他文献
安徽明光石坝地区新近纪地层划分方案不一,通过地层剖面的测制和利用构造-岩性-岩相法进行地质填图,系统采集ESR测年样,并结合区域对比,自下而上将该区新近纪地层划分为下草湾组
本文在对一些集团企业调查的基础上,对目前集团企业成本管理的现状进行了做饭两方面的分析并提出了建议。
在青海南部治多-杂多-带1/25万地质填图中,对杂多群进行了重新划分,自下而上分为下碳酸盐岩组、碎屑岩组和上碳酸盐岩组。下碳酸盐岩组为深灰色中层状生物屑灰岩、鲡粒灰岩夹泥
依据实测地层剖面的详细研究,将二叠系孤峰组分为四个三级层序,每个三级层序跨时平均约1.25Ma,其高频变化表现为:海侵体系域的粒序变化主要表现为下粗上细的正粒序组构特征,
寒武系芙蓉统和排碧阶全球层型剖面--湖南花垣排碧剖面底界界线层的牙形刺生物地层,由下至上划分为Westergaardodinatetragoma带、Westergaardodina matsushitai带和Westerga
准噶尔盆地南缘的紫泥泉子组生物化石贫乏,以往在该组所见的少量古近纪介形类、轮藻化石也多集中在上部,因此<西北地区区域地层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分册>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