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阿拉伯语成语、谚语的翻译与应用

来源 :剑南文学(经典教苑)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khksmq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几年,随着中国与阿拉伯国家的交流日益频繁增多,出现了空前高涨的"阿拉伯语学习热"。目前,除我国已正式开设阿拉伯语专业的20多所高等院校外,还有为数不少的民间阿拉伯语学校、伊斯兰经学院及各种培训机构等,可以说阿拉伯语学习者及相关从业人员的数量达到了难以统计的地步。无论是在阿拉伯语的教学课堂中,还是在具体的翻译实践中,关于成语、谚语的翻译,是较难处理及掌握的语言现象之一。阿拉伯语的成语、谚语十分丰富,它们能从各个方面反映出阿拉伯人的生活方式、风俗习惯、道德修养、社会环境等。这些谚语通常短小精辟、形象生动、寓意含蓄、耐人寻味。因此,我们在翻译应用时,既要注重表达出它们的寓意,又要尽量保持它们的风格和意境,同时,还要尽可能的保留他们的特色。由于阿汉两种语言在文化背景、思维方式和表达习惯上差异较大,因此,关于成语、谚语的正确翻译和使用对于进一步掌握阿汉两种语言,更好的进行两种语言的翻译与转换具有一定的实用性。在本文的论述中,我主要以在课堂教学中经常出现并使用的一些典型实例为主,来浅谈阿拉伯语成语、谚语的翻译技巧和应用。由于本人资质尚浅,疏漏、错误之处在所难免,望各位同行、前辈能不吝赐教。
其他文献
<正> 1 前言从50年代起,建筑机械、工业用发动机就开始采用涡轮增压器。后来随着设计技术的进步,出现了体积小、性能高的增压器。70年代后期在轿车、卡车上也开始使用。特别
出版社作为文化企业,编辑的用工制度将按照企业用工制度的要求进一步变革。打破原有的僵化的不适应企业发展要求、不适应市场竞争要求的“事业编制”,是出版社编辑用工制度改
本文首先剖析了 2 0世纪 4 0 - 70年代中国作家的革命英雄情结的心理生成机制 :由于外在的文化压抑 ,导致了创作主体内在的文化心理焦虑 ,由此产生了文化认同和人格认同的心
近200年,技术革命和工业革命引发了农业的科技革命,化学、机械和电力使传统农业进入一个更大的循环系统。为了通过工业化带动包括农业在内的各业现代化,在20世纪80年代以前,
通过对扎龙自然保护区的游客进行问卷调查,得出游客的客源特征。结果表明:男、女游客的比例(2.1:1)高于全国平均出游性别比例1.27:1;大多数游客以观鸟、了解大自然和单位或会议
<正>河北出版集团组建以来,集团领导始终在思索着一个问题,即怎样做好出版繁荣这篇大文章。在教材利润空间越来越小的严峻形势下,一般图书如不能迅速扩大市场占有率,河北出版
<正>塔西拉古塔西拉岛位于印度次大陆和中亚的枢纽。塔西拉作为一个城市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公元前1000年。塔西拉被认为是世界上最早的大学之一,提供佛教的宗教教义。著名的考
<正> 柴油机灰铸铁件成分中的Si/C比通常较低,而从日本、意大利进口的内燃机铸铁气缸体成分中Si/C比较高。在相同碳当量(即C+1/3Si)下,当灰铸铁成分中Si/C比不小于0.65时,与
近些年来,文言文作文在考场上并不鲜见,随之而来的是对文言文作文褒贬不一的看法。学生写出符合规范的文言文作文是学生热爱古文的表现文言文作文教学也是值得提倡的,文言文
我们的一切活动都是在空间中进行的,因此,人类最基本的认知域是空间域。当我们把空间关系投射到非空间概念上时,就形成了空间隐喻。本文拟从认知理论的角度,以汉语的"上下"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