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学生的写作能力的高低反映了他的语文学习水平的高低,体现了他的语文素养如何,而且写作在高考中所占的比重也在逐步增加,这些都说明了写作教学的重要性。但事实上,作文成了许多学生的烦恼,成为他们语文学习水平提高的绊脚石,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的成绩。因此,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应重视对学生写作能力的培养,要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激发他们的自主性和主动性,采取有效的方法激发他们的写作兴趣,提高他们的写作水平。以下就是笔者对如何提高初中作文教学有效性的几点粗浅的看法,希望能够得到广大同仁的批评指正。
一、鼓励学生多观察,从多方面积累素材
学生害怕写作、排斥写作的主要原因是没有写作的素材,不知道从哪里入手,因此在初中语文写作教学中,语文教师要引导学生多观察生活,积累写作素材。
首先,教师要教给学生观察的方法。即要求学生有目的地进行观察,重点关注研究对象和同类事物的异同;同时教师应指导学生有顺序地进行观察,由内而外、由远及近、由此及彼,把相关的事物联系起来进行观察。
其次,要拓展学生积累素材的途径。叶圣陶曾说:“写作材料的来源普遍于整个生活里,整个生活时时在那里向上发展,写作材料自会滔滔汩汩地无穷尽地流注出来。”生活实践是学生积累素材的直接来源,但是由于初中阶段的学生,生活阅历较少,很多事都无法亲眼目睹、亲自体验,所以他们需要涉猎多方面的知识,通过不断阅读冲破时间和空间的局限,拓展自己的视野,了解古今中外的事件,进而拓宽写作的天地,这样下笔时才能够做到胸有成竹。
二、让学生多练笔,坚持写日记和随笔
学生通过观察和阅读能够积累大量的写作素材,但是要想真正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还需要他们多练笔。比如,有的学生经常看书、读报,掌握了很多课外知识,但让他们拿起笔来写作,仍然无从下笔。这主要是因为他们没有经常练笔,文笔干涩的缘故,因此,要加强练笔。在初中作文教学中,每周一次作文训练,并不能使学生的写作能力得到有效训练,但是一周之内对学生进行三四次作文训练也不现实,会影响到教学的进度。所以,我们可以借助日记和随笔来对学生进行训练。写日记是一种简单易行并且行之有效的练笔方法,因为日记的形式多种多样,题材和内容都不受限制,字数多少也没有要求,学生可以随性而作,长期坚持既可以锻炼他们的文笔,又能增强他们的思辨能力。另外,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在阅读课外书刊时,随时做笔记,或是记录某一优美、有哲理的语句,或是发表对某一事物的看法,或是对某个人物做出简短的评价……久而久之,学生就能掌握写作的方法和技巧,能够将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清晰准确地描述出来,也就不会为不知如何下笔而发愁了。
三、注重培养学生独立写作意识
作文不仅是学生对语文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的体现,也是他们表达自己的想法,与他人和社会进行交流的一种方式。教师虽然可以引导学生积累写作素材,教给他们写作的方法和技巧,但是归根结底,写作是一个人的事,只能依靠自己的能力和力量独立完成,教师所提供的只能是引导和指导,而不能代替。因此,在初中语文写作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独立写作的意识。首先,与写作有关的事应当让学生自己去做。比如,让学生自己积累写作素材,教师只为他们提供渠道;作文的题目让学生自己拟定,教师只提供话题范围;写作的主题让学生自己提炼,教师不能越俎代庖;写作的形式学生自己选择,教师不能硬性规定……总之,与写作有关的所有事必须要学生自己独立完成。其次,教师要培养学生自主写作的习惯。如让他们在生活中留心观察,记录自己觉得有趣和印象深刻的事物;在读书过程中有了新感受、新体验要立即付诸笔端;有了新发现,要赶快记在本子上。久而久之,学生看到新事物、新事件、新现象等就会主动记录,进而就能促进自主写作习惯的形成。
总之,初中语文作文训练是语文教学中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如何提高学生作文水平,一直是广大语文教师所孜孜探求的。它需要我们初中语文教师长期坚持研究作文教学方法,并不断总结作文教学经验,使课内外相结合,力求在作文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上走进学生的心灵,找到有效促发学生作文兴趣的因素,让学生快乐作文。
参考文献
[1]李谌红.初中语文作文教学探析[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9(27).
[2]曹银霞.如何提高初中语文教学中的作文教学[J].成才之路,2011(14).
[3]徐琴.新课改背景下对初中语文作文教学的几点看法[J].文理导航(下旬),2012(1).
[4]邹衍明.新课标下初中语文作文教学方法初探[J].中国校外教育,2010(S2).
(责任编辑韦淑红)
一、鼓励学生多观察,从多方面积累素材
学生害怕写作、排斥写作的主要原因是没有写作的素材,不知道从哪里入手,因此在初中语文写作教学中,语文教师要引导学生多观察生活,积累写作素材。
首先,教师要教给学生观察的方法。即要求学生有目的地进行观察,重点关注研究对象和同类事物的异同;同时教师应指导学生有顺序地进行观察,由内而外、由远及近、由此及彼,把相关的事物联系起来进行观察。
其次,要拓展学生积累素材的途径。叶圣陶曾说:“写作材料的来源普遍于整个生活里,整个生活时时在那里向上发展,写作材料自会滔滔汩汩地无穷尽地流注出来。”生活实践是学生积累素材的直接来源,但是由于初中阶段的学生,生活阅历较少,很多事都无法亲眼目睹、亲自体验,所以他们需要涉猎多方面的知识,通过不断阅读冲破时间和空间的局限,拓展自己的视野,了解古今中外的事件,进而拓宽写作的天地,这样下笔时才能够做到胸有成竹。
二、让学生多练笔,坚持写日记和随笔
学生通过观察和阅读能够积累大量的写作素材,但是要想真正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还需要他们多练笔。比如,有的学生经常看书、读报,掌握了很多课外知识,但让他们拿起笔来写作,仍然无从下笔。这主要是因为他们没有经常练笔,文笔干涩的缘故,因此,要加强练笔。在初中作文教学中,每周一次作文训练,并不能使学生的写作能力得到有效训练,但是一周之内对学生进行三四次作文训练也不现实,会影响到教学的进度。所以,我们可以借助日记和随笔来对学生进行训练。写日记是一种简单易行并且行之有效的练笔方法,因为日记的形式多种多样,题材和内容都不受限制,字数多少也没有要求,学生可以随性而作,长期坚持既可以锻炼他们的文笔,又能增强他们的思辨能力。另外,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在阅读课外书刊时,随时做笔记,或是记录某一优美、有哲理的语句,或是发表对某一事物的看法,或是对某个人物做出简短的评价……久而久之,学生就能掌握写作的方法和技巧,能够将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清晰准确地描述出来,也就不会为不知如何下笔而发愁了。
三、注重培养学生独立写作意识
作文不仅是学生对语文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的体现,也是他们表达自己的想法,与他人和社会进行交流的一种方式。教师虽然可以引导学生积累写作素材,教给他们写作的方法和技巧,但是归根结底,写作是一个人的事,只能依靠自己的能力和力量独立完成,教师所提供的只能是引导和指导,而不能代替。因此,在初中语文写作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独立写作的意识。首先,与写作有关的事应当让学生自己去做。比如,让学生自己积累写作素材,教师只为他们提供渠道;作文的题目让学生自己拟定,教师只提供话题范围;写作的主题让学生自己提炼,教师不能越俎代庖;写作的形式学生自己选择,教师不能硬性规定……总之,与写作有关的所有事必须要学生自己独立完成。其次,教师要培养学生自主写作的习惯。如让他们在生活中留心观察,记录自己觉得有趣和印象深刻的事物;在读书过程中有了新感受、新体验要立即付诸笔端;有了新发现,要赶快记在本子上。久而久之,学生看到新事物、新事件、新现象等就会主动记录,进而就能促进自主写作习惯的形成。
总之,初中语文作文训练是语文教学中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如何提高学生作文水平,一直是广大语文教师所孜孜探求的。它需要我们初中语文教师长期坚持研究作文教学方法,并不断总结作文教学经验,使课内外相结合,力求在作文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上走进学生的心灵,找到有效促发学生作文兴趣的因素,让学生快乐作文。
参考文献
[1]李谌红.初中语文作文教学探析[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9(27).
[2]曹银霞.如何提高初中语文教学中的作文教学[J].成才之路,2011(14).
[3]徐琴.新课改背景下对初中语文作文教学的几点看法[J].文理导航(下旬),2012(1).
[4]邹衍明.新课标下初中语文作文教学方法初探[J].中国校外教育,2010(S2).
(责任编辑韦淑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