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练习作业设计,提高英语课堂效率

来源 :俪人·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luesnail200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作业设计,是英语教师备课中必备一环,优化作业设计,促进学生发展,已是新课改的必需和导向。有效的课堂练习是学生巩固所学知识、运用知识、训练技能和技巧的必要手段。通过提高英语课堂练习的有效性,来保证提高英语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关键词】初中英语 课堂练习 有效设计
  课堂教学是促进学生成长和实现教师自身发展的主要途径。课堂练习是课堂教学中突出教学重点、实现教学目的的一种手段,同时也是巩固和运用所学知识,培养和发展学生技能,反馈学生课堂学习效果的重要途径。课堂练习安排得是否妥当,直接影响着教学质量的提高。然而在课堂上的时间非常有限,教师必须精心设计每个课堂练习,达到事半功倍、举一反三之目的。笔者认为英语课堂练习的设计必须考虑到以下几方面。
  一、练习的设计要贴近知识要点、重点和难点
  新课标教材中实施“目标导学”要求教师要把单元目标分解和落实到课时,搞好课时目标的设计与达标就是优化课堂的关键,其中课时目标的达成就要落实到练习上。所以,如何使我们的学生学有所获是教师设计作业的首要问题。所以练习的设计就要贴近当堂课的知识要点、重点、难点。例如:我在进行七年级(下)CHAPTER 5教学时,我是这样设置的,第一题,短语翻译。如,打篮球、看书、做家庭作业、写信等等。第二题,写出下列词的现在分词形式,如read write shop listen等等。第三题,根据句意及所给词的适当形式填空。如,Look Li Lei ______(play)basketball on the playground。这样不仅让学生掌握了基础语言点,又明白了现在进行时的结构,也解决了他们容易在现在进行时中掉be动词以及现在分词拼写错误的问题。而在进行作文教学时,我是这样设置的:5分钟的现场采访,5分钟的快速作文。要求学生迅速用当堂课的语言知识了解学生外貌和爱好的变化完成作文训练。作业因为贴近课堂知识又有竞争性大大调动了学生学习与运用语言的兴趣,提高了学生人际交往的能力,从而在教学活动中积极地参与和完成真实的生活任务。这类符合学生生活实际重在紧扣当堂知识要点、重点和难点的作业,既可以让学生复习和强化所学知识,又培养了学生能力,对于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成就感也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二、练习的设计要有层次性和选择性
  传统的作业布置多为统一形式的背诵、抄写和练习,注重作业程式化和规范化,重量而不重质,完全忽视了学生的需要,导致学生产生厌烦情绪,缺乏学习兴趣。我在设计练习时,在容量上既不要增加学生的负担,又要尽可能发挥学生的潜能。同时教师应根据学生知识水平的差异,设计出难、中、易层次的作业,用不同的符号标注出来让学生一目了然,这样可以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要,使作业成为学生个性发展的园地。一份重点突出、层次井然的作业打破了以往单一的作业形式,增加了作业的弹性,既允许学生用听、说、读、写等形式来巩固实践所学的东西,还可以让学生自由挑选难易程度不同的作业。基础较差的学生可以选择前面基础性强的作业,学有余力的同学可以选择拔高的作业。常常给学生开玩笑“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现,挑战高营养作业哦!”这种作业布置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学习基础和学习需要的差异,体现了学生的主观需要,发挥了学生的自主性。每完成一个层次的作业都给加上相应的分数,鼓励挑战较难的题型,多完成一项加分。其结果是大部分学生都你追我赶地完成多项作业。事实证明,尊重学生的差异,学生就会自主地完成自己的作业,积极性也明显提高,每个学生的个性和才华都得到了充分的发展。
  三、练习的形式要灵活多样,趣味性强
  1.组织形式上要多样化。学生个人的练习可以促进学生独立思考;游戏可以 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
  2.内容形式上要多样化。例如可以设计游戏让学生开口练习。例如,利用实物、图片、借助动作、猜迷、开火车式练习;通过分排或分行、分组等进行操练;通过做游戏、扮演角色等方式提高运用语言能力;练习册中的练习,口、笔头练习等加强学习运用的能力,以加深印象,巩固记忆。教师要在教学中自始至终观察全班学生的反应,要随时根据情况变换自己的角色,保证所教的内容大多数同学能接受,基本完成课堂教学任务。
  3.练习安排形式多样化。 在一节课的不同阶段,练习的安排形式也应是多样化的。优化课堂练习设计就是要针对不同的课堂阶段,采用不同的练习设计方法。在英语一节课的教学中,我们可以有“授课前练习”“授课中练习”“课堂拓展练习”“课后巩固练习” 等多种安排形式。为了拓展学生的口语和写作能力, 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在课的拓展阶段安 排适量与本课话题有联系的课外材料作为学习内容,学习形式不限,可以是阅读练习、话题作文练习、口语练习等。
  四、练习内容要反复强化,识记性强
  练习内容的设计要有反复性。学生对所学过的知识,倘若长时间得不到复现,就会遗忘。心理学家称之为“暂时神经联系的抑制”。如果我们在教学中对学生所学的知识不反复强化,就会逐步加深这种抑制,最终导致已建立的神经联系完全消失。加强练习内容的反复性,正是减少遗忘,帮助学生记住所学的知识。同时也利于学生加快学习的速度,提高学习的效果,尤其是对单词的记忆。
  总之,课堂练习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学生掌握知识、形成技能、发展智力的重要手段和必要途径。教师精心设计每堂课的练习是完成教学任务,减轻学生负担,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只要课堂练习的有效性得到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也会得到进一步的提升。
其他文献
【摘要】新课改对体育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在新时期,少年是祖国的未来,少年强则国强。作为初中体育教师,引导学生掌握体育技能和保健知识,拓展身体素质,强健体能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本文从三个方面讨论初中体育教学关于身体锻炼与体能发展的教学策略。  【關键词】体育教学 身体锻炼 体能发展 教学策略  在2000年开始的体育新课改中提出了“身体健康”的新概念,体育课程名称也从“体育”改为了“体育与健康”。
颈项部肌筋膜炎患者35例,均符合中医筋伤学诊断依据[1],均经X光片检查,排除颈椎病,男28例,女7例;年龄25~55岁;病程1d~3周,临床表现为颈项部及后项部、肩部疼痛,活动受限,颈项部
下肢矫形器的主要作用之一是固定病变关节,代偿失去的肌肉功能,改善步态。手拉锁矫形器铰链应用于膝关节伸肌无力或大腿免荷患者以及T10以下的截瘫患者使用在截瘫行走器上,在开
目前,创新教育是教育工作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其实质就是如何把下一代培养成具备一定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而这种素质必须从小学生逐步培养。下面,就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谈几点看:  一、巧妙设疑,激发情趣  孩子获取知识一般始于好奇和兴趣,也只有对知识充满好奇和兴趣,才能在学习中发挥孩子的潜能。古人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可见学生的积极思考往往是从疑开始。因此,在
2011年5月~2012年2月在我中心体检的高血压患者200例,均符合高血压诊断标准,其中男103例,女97例;年龄40~75岁,平均(53.0±12.7)岁;病程2~8年,平均(4.0±0.6)年;职业:离退休69例,机关干部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