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服利福平联合超声引导穿刺治疗肉芽肿小叶性乳腺炎的回顾性研究

来源 :外科理论与实践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eiki11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研究口服利福平联合超声穿刺治疗肉芽肿小叶性乳腺炎(granulomatous lobular mastitis,GLM)的疗效.方法:收集2017年1月至2019年1月我院收治经粗针穿刺病理诊断为GLM的10例病人临床资料,中位年龄为34岁.分析口服利福平(剂量为每天2次,每次300 mg,疗程为9个月)联合超声穿刺抽脓治疗3、6、9、12个月后的临床症状和超声检查结果.结果:所有病人均有母乳喂养史.有急性期乳房表现和局部病变,5例伴乳房脓肿.治疗12个月后,随访所有病人临床症状均消失,且超声检查结果正常.随访12个月内未见复发.结论:口服利福平联合超声穿刺治疗GLM病人效果显著.
其他文献
甲状腺结节是一个全球发病率非常高的疾病.中国、北美洲、澳洲发病率>7.8/10万人[1].从增长率来看,1980年以来,甲状腺癌的发病率大幅增长.有研究者认为发病率增长与检出率有较大关系.许多甲状腺乳头状癌(papillary thyroid carcinoma, PTC)存在过度诊断、过度穿刺的问题.研究表明,全球各国都存在PTC 过度诊断的情况,其中韩国的过度诊断率高达93%,中国约87%[2].由于超声诊断对医师的经验依赖较大,在低年资医师和一些基层医疗机构中,尚存在漏诊的情况.作为一种高发疾病,甲
目的:回顾性研究BethesdaⅤ类甲状腺结节术前诊断甲状腺乳头状癌,探讨BethesdaⅤ类和Ⅵ类甲状腺结节之间存在的临床参数差异.方法:分析430例甲状腺病人的临床资料和临床数据.结果:单因素分析BethesdaⅤ类结节结果显示,病理检查为恶性组159例与良性组20例在结节边界、肿瘤大小和结节回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结节边界、肿瘤大小和结节回声是BethesdaⅤ类结节恶性诊断的危险因素.BethesdaⅤ类恶性组159例与BethesdaⅥ类组251例相比,结节TI-RA
目的:回顾本院Graves病的外科治疗病例,总结术前评估与准备的临床经验.方法:分析2015年1月至2021年5月Graves病126例.收集病例的基础情况、术前准备情况、手术方式、术后病理检查结果和并发症发生资料.结果:病人男27例,女99例,平均年龄(42.4±14.3)岁.手术指征包括Graves病伴恶性肿瘤、气道受压狭窄、胸骨后甲状腺肿、药物治疗不耐受、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等.恶性肿瘤中甲状腺乳头状癌75例,其中47例为乳头状微小癌;另2例滤泡状癌.术后近期并发症发生有声音嘶哑11例,其中1例为永久性
目的:根据静脉畸形(venous malformation,VM)组织结构、组织病理特点将病人分成3组,分析治疗方案及对应治疗结果,根据VM组织结构指导治疗方案选择.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血管瘤科2015年1月至2019年12月170例VM,男73例,女97例,年龄(23.4±9.9)岁.根据标本组织结构将VM分成包膜组141例,非包膜组22例,骨化组7例.超声、磁共振、X线和CT血管造影检查病人.手术或微创治疗VM.术中大体查看和术后VM组织病理检查.术前和出院后行疼痛视觉模拟评分、Oswestry功能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