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豚毒素免疫抗原的制备及其表征体系的建立

来源 :2009上海市食品学会学术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uckychu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制备最适偶联率的河豚毒索免疫抗原,并建立其表征体系。采用非变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及紫外分光光度分析方法,探索了河豚毒素-甲醛-牛血清白蛋白(TTX-HCHO-BSA)免疫抗原合成体系中的偶联时间、偶联剂添加量及TTX与BSA质量比等反应条件对河豚毒素免疫抗原偶联率的影响,并筛选出较佳的反应条件,即反应时间为72h、偶联剂添加量为12%、TTX与BSA质量比为1:5时河豚毒素免疫抗原偶联率较大。同时应用Ouantity One凝胶分析软件建立了BSA-TTX)(免疫抗原的偶联率计算方法,并探讨了该免疫抗原的表征体系。
其他文献
为进一步了解乙型脑炎病毒(JEV)减毒疫苗株基因组变异和分子遗传特性,本研究根据已发表的JEV基因组序列,设计合成了8对引物,应用RT-PCR对SA14-14-2-B3株基因组进行了克隆和序列
为原核表达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的ORF3基因,本研究根据GenBank登录PRRSV美洲株ATCC VR2332的ORF3基因序列,利用Primer 6.0软件设计合成一对特异性引物,经RT-PCR扩增
本研究对已经确诊为自然感染发生高致病性禽流感的病死雉鸡的各组织器官进行病理学观察。结果发现,该养殖场的病、死雉鸡出现明显和广泛的出血和组织损伤,腹部、腿部皮下肌肉
为评价母源抗体对抗新城疫病毒(NDV)重组鸡痘病毒(rFPV)活疫苗免疫效力的影响,本研究用单表达、共表达NDV基因VII型病毒ZJ1株F、HN基因的rFPV活疫苗rFPV-12LSF、rFPV-12LSHN、rF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