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主题阐释】
“伟大”与“平凡”这两个概念,貌似对立,实则相容。“伟大”多植根于“平凡”之中,而“平凡”很多时候乃是“伟大”蜕变前的表现形式。正如爱默生所说的那样:“完成伟大事业的人,起初并不伟大。”“伟大”很多时候只表现为一个人的潜在素质,一旦遇上某个特殊的触发点,这些潜质才会化作一股强大的爆发力迸射到公众面前。就像那些在抗美援朝战场上浴血奋战的革命英雄、那些在抗击疫情的战斗中舍生忘死的白衣战士,如果没有战争发生和疫情蔓延,他们都是一个个在普通岗位上默默奉献着的平凡者,而在国家和人民需要的时候,他们的潜质便立刻被激发出来,瞬间以“伟大”的形象屹立于天地之间。
“伟大与平凡”是高考中常见的话题。2020年北京卷作文材料“每一颗卫星在各自的位置上默默工作,组合成一张天网”正是“伟大与平凡”的形象演绎;2019年天津卷引用的黄大年的名言中“作一朵小小的浪花奔腾,呼啸加入献身者的滚滚洪流中推动人类历史向前发展”诠释的恰是“平凡与伟大”之间的关系。无论是将至的高考,还是未来的做人,“伟大与平凡”都是我们将要面对的、必须认真思考的课题,而写作,正是笔下的演练。
【立意解说】
1. 立意之一:伟大原本都是植根于平凡之中
2. 构思:先提出“伟大植根于平凡”之观点,再从“伟大的人源自平凡者的成长”“伟大是平凡者具有的一种潜质”“伟大是平凡的累积”三方面论证观点,最后总结全文。
3. 选材:爱默生的名句“完成伟大事业的人,起初并不伟大”;抗美援朝中的战斗英雄的故事;抗击疫情中涌现出的普通医护人员和志愿者由“平凡”到“伟大”的蜕变等。
4. 立意之二:平凡者都应该有一颗伟大的心
5. 构思:提出观点“平凡者须有一颗伟大的心”,再从“平凡者须有远大理想”“平凡者要有拒绝平庸之心”“平凡者的伟大表现”等方面论证,最后借罗曼·罗兰名言收篇。
6. 选材:罗曼·罗兰的“世界上只有一种英雄主义,就是看清生活的真相之后依然热爱生活”的名言;名句“位卑未敢忘忧国”;张桂梅不让一个山区女童失学的行动等等。
7. 立意之三:将平凡的事做到极致就是伟大
8. 构思:由“大国工匠”的事迹导入,提出将平凡的事做到极致就是伟大的观点。再借大国工匠等方面的事实、“天下大事必作于细”等名言论证,最后总结全文提出希望。
9. 选材:老子“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的名言;拿破仑的“不以小事为轻,而后可以成大事”的言论;“大国工匠”事迹;王继才坚守海岛30年的事例等。
10. 立意之四:平凡的水滴可聚成伟大的浪潮
11. 构思:用水滴和巨浪的比喻引入话题“平凡的水滴可以聚成滔天的巨浪”,接着引用革命导师的名言和中国革命的史实为论据证明观点,最后希望大家齐努力共筑中国梦。
12. 选材:中国共产党将一个个平凡普通的穷苦人团结在一起,推翻了三座大山,建立起新中国,今天无数的平凡者又共同建设现代化中国的事例;聚沙成塔集腋成裘等格言。
【名校原题】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回望百年,中国由积贫积弱到独立富强再到走向民族复兴,都少不了千千万万普通民众的奋力拼搏。“革命先驱”李大钊曾是一名图书馆主任,“抗日少年英雄”王小二是放牛娃,“劳动模范”张秉贵是百货大楼售货员,“铁人”王进喜是大庆油田工人,“当代愚公”毛相林是一名普通的村干部,“时代揩模”张桂梅是农村学校的校长,“感动中国年度人物”汪勇是一名快递员,“00后戍边英雄”陈祥榕是一名普通士兵……
你我皆凡人,但每个人都拥有一片广阔天地。请结合材料,以“一位普通人的心声”为题,联系当下,给自己写一篇文章,激励自己在平凡的生活中创造人生的价值。
要求:自选角度,确定立意;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文题浅析】
这是一道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题。材料中心语是“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材料中列举了从民主革命到社会主义建设历程中的“平民英雄”,意在告诉我们:中国革命的胜利和建设的辉煌,靠的是无数普通人的牺牲和付出;每一个普通的人只要努力,就能开辟出一片广阔的天地。这道作文题的“任务”很明确:要以“一位普通人的心声”为题,“为自己”写一篇“激励自己在平凡生活创造人生价值”的文章。文章的参考立意如下:
任何一个处于普通地位的平凡人,只要努力拼搏,皆可大有作为。材料中列举的人,当初没有一位身份显赫,但是他们经过不懈努力,都成为中国历史上有口皆碑的英雄。
中华民族的解放和发展,离不开普通人智慧、汗水和生命的奉献。民族的解放,离不开千千万万普通人的流血牺牲;新中国的繁荣,仍需普通劳动者奉献他们的汗水智慧。
每一个平凡的人,只要有理想,肯付出,定能拥有一片广阔天地。付出终有回报。尤其是今天这样一个大有可为的时代,每一位平凡者只要努力,就一定能创造出不平凡。
【佳作点评】
一位普通人的心声
● 江苏省盐城市亭湖高级中学 钱思语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一个半世纪前一位平凡的中国官员曾许下这样的诺言;“为中国之崛起而读书”,一百年之前一名平凡的中国青年曾立下如此的宏愿;“以芳香馈自然之风雪,以歌唱赠身处之危崖”,数十年前一位平凡的農村女教师以此为信条将自己的青春和智慧奉献于边疆的教育事业……无数中国人每一天都在以不同的方式表达自己的心声。你我虽平凡,但处天地宽。 今天,我愿为自己写下这篇文章,以激励未来的自己创造平凡而又伟大的价值。
我诚愿,未来的自己,虽平凡,但心中有志。
你可还记得青年周恩来那份“为中华崛起而读书”之志,他做到了;你可曾想起铁人王进喜那份“为新中国找到石油”之志,他成功了;你看听说过当代“愚公”毛相林“带领全村百姓脱贫致富”之志,他完成了!回望百年,从积贫积弱到独立富强再到民族复兴,一代人有一代人的志向,千千万万平凡的中国人朝着心中的志向和梦想奋力前行。展望今朝,时代接力棒已交到我们手上。这个时代,变幻莫测,波云诡谲,我们只有树立崇高志向,以平凡之躯力争中国之富强。
我诚愿,未来的自己,虽平凡,但身上有气。
“抗日英雄”王二小,以不怕牺牲、视死如归之气,激发了无数国人抗日之决心;患有渐冻症的医生张定宇,以从死神手中抢夺病人生命之气,助力迅速控制疫情之奇迹;“感动中国”人物汪勇,以舍小家为大家之气,甘愿奉献,筑起武汉后勤的坚固保障……数千万平凡者凝聚而成的民族之气,让中华民族走过战争的烽火硝烟,经历创业的筚路蓝缕,历经改革的时代大潮,挺过疫情的艰难险阻,凤凰涅槃,浴火重生。“乔木亭亭倚盖仓,栉风沐雨自担当。”我愿自己传承先辈遗留下的浩然正气,在今后的人生路上乘风破浪,披荆斩棘。
我诚愿,未来的自己,虽平凡,但眼里有国。
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家国两相依。无数平凡的人用自己行动诠释了爱国情怀。平凡的狼牙山五壮士,用不平凡的壮烈牺牲表达自己对中华民族的赤胆忠心;平凡的革命家夏明翰,用不平凡的精神和意志表达自己对中华民族的无限忠贞……伟大的爱国情怀在每一个华夏儿女身上赓续不断。我虔诚地希望,自己的血管里永远流淌着爱国的基因,无论身处何方,祖国始终是我最初和最后的爱。
今天,中国已是与百年之前不一样的中国,支撑起伟大中国的是千千万万平凡而伟大的中国人——我很荣幸能身处这一行列之中。 当今时代,百年计划如火如荼地展开,国际压力时时袭来,“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只要我心中有志,身上有气,眼里有国,即使在平凡生活中,也能创造价值,也能为祖国贡献自己的一份力。
这就是我,一位普通人的心声,以此自勉——平凡,亦可成就伟大!
【得分要点】
一、文章内容充实,格调高昂。文章开头,由对几位平凡而伟大的爱国者的信念和事迹的介绍引出论点;接着援引丰富的事例,论证平凡者必须有远大志向、有浩然正气、有爱国之心,才能成为一位平凡而伟大的人;最后联系实际,指出今天的平凡者该付出的努力,总结全文。文章是在自勉,同时也是激励年轻一代在新时代立志报国,充满了正能量。
二、文章思路清晰,手法多样。这篇作文思路清晰,开头的引论、中间的本论、文末的结论,层次分明,结构明晰。中间的本论部分,分别从“有志”“有气”“有国”三个角度展开论述,提法新鲜,角度巧妙,很吸引人。在语言表达上,文章综合运用排比、比喻、引用等修辞手法,使语言富有美感和气势,也使得整篇文章不仅有说服力,亦具感染力。
【模考原题】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13. 从《赌圣》到《流浪地球》,香港艺人吴孟达甘心作配角二十余年,凭借出色的表演留下了无数经典的银幕形象,赢得了“金牌绿叶”的美誉。对吴孟达来说,一个演员重要的不是站在哪个位置表演,而是不论站在哪个位置,都能奉献出最好的表演。
14. 某中学生杂志社拟开辟“热点评析”专栏,请结合上述材料,围绕“位置与价值”这一主题撰文投稿,写出你的感受与思考。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透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文题浅析】
15. 这是一道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题。材料中心语是“一个演员重要的不是站在哪个位置表演,而是不论站在哪个位置,都能奉献出最好的表演”,其含意就是:一个人的位置不能决定一个人的价值,决定其价值的是他付出的努力。作文的“任务指向”是为中学生杂志“热点评析”栏投稿,体裁自然是时评;主题亦已敲定,是讨论“位置与价值”的关系。
16. 由吴孟达作配角二十年取得成功的例子,我们可以从这三个方面确定文章立意。
17. 小人物的大写人生。在生活中,很多人都是“小人物”,但我们可以活出我们“大写的人生”,前提就是要不卑不亢踏踏实实做好自己该做的事,如此才能让人生“大写”。
18. 配角亦是人生之王。在常人看来,叶是主角,花是配角。但没有叶的衬托,花儿不会出彩;没有叶输送营养,花儿就会萎谢。配角的意义不逊于主角,配角亦是人生之王。
19. 位置合适更易成功。就像牛耕田马拉车,任何人也有他合适的位置。而一个人处于合适的位置上也就更容易取得成功。人不必一窝蜂争当主角,配角也是社会舞台的刚需。
【佳作点评】
找准位置,做自己的主角
江苏省盐城中学 祁康霖
拿破仑有句“响彻寰宇”的名言,常被人们用来激励自己或勉励别人——“不想当将军的士兵就不是好士兵。”其实细想想,说这话的拿破仑也许只是为了激发一下士兵们的士气姑妄言之,后人自然也就只能姑妄听之了,千万当不得真。
你想,在一支军队里,需要有将军,更需要有士兵;只有将士们各得其所,方可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关键时刻焕发出无限的战斗力。倘若人人都是将军,都待在指挥所里发号施令,这仗根本就没法打,更何谈取胜?
所以,每个人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位置,且能在自己的位置上做到最好,这个世界才会呈现出良性发展的态势。如果每个人整天都眼盯着那些声名显赫、来钱容易、易于蹿红的位置上下其手巧取豪奪,这世界便会乱成一锅粥。孟达先生所以能赢得人们普遍的好感,就在于他一身演技,却甘当配角二十年,而且把每一个小角色都演得活灵活现精彩绝伦。
“伟大”与“平凡”这两个概念,貌似对立,实则相容。“伟大”多植根于“平凡”之中,而“平凡”很多时候乃是“伟大”蜕变前的表现形式。正如爱默生所说的那样:“完成伟大事业的人,起初并不伟大。”“伟大”很多时候只表现为一个人的潜在素质,一旦遇上某个特殊的触发点,这些潜质才会化作一股强大的爆发力迸射到公众面前。就像那些在抗美援朝战场上浴血奋战的革命英雄、那些在抗击疫情的战斗中舍生忘死的白衣战士,如果没有战争发生和疫情蔓延,他们都是一个个在普通岗位上默默奉献着的平凡者,而在国家和人民需要的时候,他们的潜质便立刻被激发出来,瞬间以“伟大”的形象屹立于天地之间。
“伟大与平凡”是高考中常见的话题。2020年北京卷作文材料“每一颗卫星在各自的位置上默默工作,组合成一张天网”正是“伟大与平凡”的形象演绎;2019年天津卷引用的黄大年的名言中“作一朵小小的浪花奔腾,呼啸加入献身者的滚滚洪流中推动人类历史向前发展”诠释的恰是“平凡与伟大”之间的关系。无论是将至的高考,还是未来的做人,“伟大与平凡”都是我们将要面对的、必须认真思考的课题,而写作,正是笔下的演练。
【立意解说】
1. 立意之一:伟大原本都是植根于平凡之中
2. 构思:先提出“伟大植根于平凡”之观点,再从“伟大的人源自平凡者的成长”“伟大是平凡者具有的一种潜质”“伟大是平凡的累积”三方面论证观点,最后总结全文。
3. 选材:爱默生的名句“完成伟大事业的人,起初并不伟大”;抗美援朝中的战斗英雄的故事;抗击疫情中涌现出的普通医护人员和志愿者由“平凡”到“伟大”的蜕变等。
4. 立意之二:平凡者都应该有一颗伟大的心
5. 构思:提出观点“平凡者须有一颗伟大的心”,再从“平凡者须有远大理想”“平凡者要有拒绝平庸之心”“平凡者的伟大表现”等方面论证,最后借罗曼·罗兰名言收篇。
6. 选材:罗曼·罗兰的“世界上只有一种英雄主义,就是看清生活的真相之后依然热爱生活”的名言;名句“位卑未敢忘忧国”;张桂梅不让一个山区女童失学的行动等等。
7. 立意之三:将平凡的事做到极致就是伟大
8. 构思:由“大国工匠”的事迹导入,提出将平凡的事做到极致就是伟大的观点。再借大国工匠等方面的事实、“天下大事必作于细”等名言论证,最后总结全文提出希望。
9. 选材:老子“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的名言;拿破仑的“不以小事为轻,而后可以成大事”的言论;“大国工匠”事迹;王继才坚守海岛30年的事例等。
10. 立意之四:平凡的水滴可聚成伟大的浪潮
11. 构思:用水滴和巨浪的比喻引入话题“平凡的水滴可以聚成滔天的巨浪”,接着引用革命导师的名言和中国革命的史实为论据证明观点,最后希望大家齐努力共筑中国梦。
12. 选材:中国共产党将一个个平凡普通的穷苦人团结在一起,推翻了三座大山,建立起新中国,今天无数的平凡者又共同建设现代化中国的事例;聚沙成塔集腋成裘等格言。
【名校原题】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回望百年,中国由积贫积弱到独立富强再到走向民族复兴,都少不了千千万万普通民众的奋力拼搏。“革命先驱”李大钊曾是一名图书馆主任,“抗日少年英雄”王小二是放牛娃,“劳动模范”张秉贵是百货大楼售货员,“铁人”王进喜是大庆油田工人,“当代愚公”毛相林是一名普通的村干部,“时代揩模”张桂梅是农村学校的校长,“感动中国年度人物”汪勇是一名快递员,“00后戍边英雄”陈祥榕是一名普通士兵……
你我皆凡人,但每个人都拥有一片广阔天地。请结合材料,以“一位普通人的心声”为题,联系当下,给自己写一篇文章,激励自己在平凡的生活中创造人生的价值。
要求:自选角度,确定立意;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文题浅析】
这是一道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题。材料中心语是“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材料中列举了从民主革命到社会主义建设历程中的“平民英雄”,意在告诉我们:中国革命的胜利和建设的辉煌,靠的是无数普通人的牺牲和付出;每一个普通的人只要努力,就能开辟出一片广阔的天地。这道作文题的“任务”很明确:要以“一位普通人的心声”为题,“为自己”写一篇“激励自己在平凡生活创造人生价值”的文章。文章的参考立意如下:
任何一个处于普通地位的平凡人,只要努力拼搏,皆可大有作为。材料中列举的人,当初没有一位身份显赫,但是他们经过不懈努力,都成为中国历史上有口皆碑的英雄。
中华民族的解放和发展,离不开普通人智慧、汗水和生命的奉献。民族的解放,离不开千千万万普通人的流血牺牲;新中国的繁荣,仍需普通劳动者奉献他们的汗水智慧。
每一个平凡的人,只要有理想,肯付出,定能拥有一片广阔天地。付出终有回报。尤其是今天这样一个大有可为的时代,每一位平凡者只要努力,就一定能创造出不平凡。
【佳作点评】
一位普通人的心声
● 江苏省盐城市亭湖高级中学 钱思语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一个半世纪前一位平凡的中国官员曾许下这样的诺言;“为中国之崛起而读书”,一百年之前一名平凡的中国青年曾立下如此的宏愿;“以芳香馈自然之风雪,以歌唱赠身处之危崖”,数十年前一位平凡的農村女教师以此为信条将自己的青春和智慧奉献于边疆的教育事业……无数中国人每一天都在以不同的方式表达自己的心声。你我虽平凡,但处天地宽。 今天,我愿为自己写下这篇文章,以激励未来的自己创造平凡而又伟大的价值。
我诚愿,未来的自己,虽平凡,但心中有志。
你可还记得青年周恩来那份“为中华崛起而读书”之志,他做到了;你可曾想起铁人王进喜那份“为新中国找到石油”之志,他成功了;你看听说过当代“愚公”毛相林“带领全村百姓脱贫致富”之志,他完成了!回望百年,从积贫积弱到独立富强再到民族复兴,一代人有一代人的志向,千千万万平凡的中国人朝着心中的志向和梦想奋力前行。展望今朝,时代接力棒已交到我们手上。这个时代,变幻莫测,波云诡谲,我们只有树立崇高志向,以平凡之躯力争中国之富强。
我诚愿,未来的自己,虽平凡,但身上有气。
“抗日英雄”王二小,以不怕牺牲、视死如归之气,激发了无数国人抗日之决心;患有渐冻症的医生张定宇,以从死神手中抢夺病人生命之气,助力迅速控制疫情之奇迹;“感动中国”人物汪勇,以舍小家为大家之气,甘愿奉献,筑起武汉后勤的坚固保障……数千万平凡者凝聚而成的民族之气,让中华民族走过战争的烽火硝烟,经历创业的筚路蓝缕,历经改革的时代大潮,挺过疫情的艰难险阻,凤凰涅槃,浴火重生。“乔木亭亭倚盖仓,栉风沐雨自担当。”我愿自己传承先辈遗留下的浩然正气,在今后的人生路上乘风破浪,披荆斩棘。
我诚愿,未来的自己,虽平凡,但眼里有国。
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家国两相依。无数平凡的人用自己行动诠释了爱国情怀。平凡的狼牙山五壮士,用不平凡的壮烈牺牲表达自己对中华民族的赤胆忠心;平凡的革命家夏明翰,用不平凡的精神和意志表达自己对中华民族的无限忠贞……伟大的爱国情怀在每一个华夏儿女身上赓续不断。我虔诚地希望,自己的血管里永远流淌着爱国的基因,无论身处何方,祖国始终是我最初和最后的爱。
今天,中国已是与百年之前不一样的中国,支撑起伟大中国的是千千万万平凡而伟大的中国人——我很荣幸能身处这一行列之中。 当今时代,百年计划如火如荼地展开,国际压力时时袭来,“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只要我心中有志,身上有气,眼里有国,即使在平凡生活中,也能创造价值,也能为祖国贡献自己的一份力。
这就是我,一位普通人的心声,以此自勉——平凡,亦可成就伟大!
【得分要点】
一、文章内容充实,格调高昂。文章开头,由对几位平凡而伟大的爱国者的信念和事迹的介绍引出论点;接着援引丰富的事例,论证平凡者必须有远大志向、有浩然正气、有爱国之心,才能成为一位平凡而伟大的人;最后联系实际,指出今天的平凡者该付出的努力,总结全文。文章是在自勉,同时也是激励年轻一代在新时代立志报国,充满了正能量。
二、文章思路清晰,手法多样。这篇作文思路清晰,开头的引论、中间的本论、文末的结论,层次分明,结构明晰。中间的本论部分,分别从“有志”“有气”“有国”三个角度展开论述,提法新鲜,角度巧妙,很吸引人。在语言表达上,文章综合运用排比、比喻、引用等修辞手法,使语言富有美感和气势,也使得整篇文章不仅有说服力,亦具感染力。
【模考原题】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13. 从《赌圣》到《流浪地球》,香港艺人吴孟达甘心作配角二十余年,凭借出色的表演留下了无数经典的银幕形象,赢得了“金牌绿叶”的美誉。对吴孟达来说,一个演员重要的不是站在哪个位置表演,而是不论站在哪个位置,都能奉献出最好的表演。
14. 某中学生杂志社拟开辟“热点评析”专栏,请结合上述材料,围绕“位置与价值”这一主题撰文投稿,写出你的感受与思考。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透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文题浅析】
15. 这是一道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题。材料中心语是“一个演员重要的不是站在哪个位置表演,而是不论站在哪个位置,都能奉献出最好的表演”,其含意就是:一个人的位置不能决定一个人的价值,决定其价值的是他付出的努力。作文的“任务指向”是为中学生杂志“热点评析”栏投稿,体裁自然是时评;主题亦已敲定,是讨论“位置与价值”的关系。
16. 由吴孟达作配角二十年取得成功的例子,我们可以从这三个方面确定文章立意。
17. 小人物的大写人生。在生活中,很多人都是“小人物”,但我们可以活出我们“大写的人生”,前提就是要不卑不亢踏踏实实做好自己该做的事,如此才能让人生“大写”。
18. 配角亦是人生之王。在常人看来,叶是主角,花是配角。但没有叶的衬托,花儿不会出彩;没有叶输送营养,花儿就会萎谢。配角的意义不逊于主角,配角亦是人生之王。
19. 位置合适更易成功。就像牛耕田马拉车,任何人也有他合适的位置。而一个人处于合适的位置上也就更容易取得成功。人不必一窝蜂争当主角,配角也是社会舞台的刚需。
【佳作点评】
找准位置,做自己的主角
江苏省盐城中学 祁康霖
拿破仑有句“响彻寰宇”的名言,常被人们用来激励自己或勉励别人——“不想当将军的士兵就不是好士兵。”其实细想想,说这话的拿破仑也许只是为了激发一下士兵们的士气姑妄言之,后人自然也就只能姑妄听之了,千万当不得真。
你想,在一支军队里,需要有将军,更需要有士兵;只有将士们各得其所,方可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关键时刻焕发出无限的战斗力。倘若人人都是将军,都待在指挥所里发号施令,这仗根本就没法打,更何谈取胜?
所以,每个人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位置,且能在自己的位置上做到最好,这个世界才会呈现出良性发展的态势。如果每个人整天都眼盯着那些声名显赫、来钱容易、易于蹿红的位置上下其手巧取豪奪,这世界便会乱成一锅粥。孟达先生所以能赢得人们普遍的好感,就在于他一身演技,却甘当配角二十年,而且把每一个小角色都演得活灵活现精彩绝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