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个和你一起吃路边摊的姑娘

来源 :现代妇女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wkzho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山城有风,小而温情。一条河从山谷蜿蜒而下贯穿南北,这便是奈河,祖辈流传下来的这个名字,常让初来的游客听罢为之一震。我们则早已习惯,每天走过“奈河”桥,过着时而天堂、时而地狱的日子。河东一道窄路,两旁都是法国梧桐,白天舒缓宁静,夜晚便是锣鼓喧天的夜市,充斥着粗制滥造的旅游纪念品、10块钱一件的地摊衣服、不甘寂寞的男男女女,当然最主要的还是各类小吃。
  没和小黑在一起之前,我从未在夜市吃过地摊。习惯了吃干净明亮的食物,对地摊环境“接受无能”:满眼油腻肮脏的小马扎;赤膊的北方男人一边撸串,一边和身边的姑娘聊得风生水起;摆放食物的摊子上方苍蝇乱飞,油锅滚烫……但后来认识了小黑和他的一帮好友,没办法,年轻的小黑同学眼神明亮,把一盘刚出地沟油锅的麻辣烫推到我面前,满含期待地看着我吃,现在回想那种情景,有点像是某种帮会仪式。
  麻辣烫下料生猛,孜然、辣椒面、麻油一嘴下去,呛得我差点没哭出来。小黑忙把一大杯冰扎啤“咣当”搁在我面前,我一口灌下去,满嘴的味觉细胞仿佛重生了一样爽得冒泡。食物粗糙,啤酒凛冽,却有一股说不上来的生动和亲切感,地摊小吃就这样征服了我的胃。
  年轻人的夜晚仿佛格外漫长,那时,我、小黑、大鹏、梅子还有邦邦,每天打着“地摊公社”的旗号胡吃海喝。地摊嘛,反正便宜,麻辣烫5毛、7毛一串,可以炸可以烫:新鲜花蛤10块钱一大盘,一定要多放辣椒和姜片吃着才过瘾;胖子大姐的鱿鱼1块钱一串,便宜又新鲜,小黑和大姐混得熟了,每次都会送几串;5块钱一只的疯狂烤翅摊前总是排好长的队,不过排队也不闲着,刚好旁边有一个冰激凌店,一边“吧嗒吧嗒”舔甜筒,一边看着烤架上“吱吱”冒油的鸡翅,一个不小心差点把手指头咬了……最讲究的当属最北头的老奶奶自制的酸奶,夜市老字号,如果去晚了都买不到,老奶奶年事已高、满头华发,每天就做两箱,踏着三轮车载来,卖完就走。泡塑箱子里齐整整地码放着几十个玻璃瓶,瓶子里浓稠的酸奶爽滑可口,不泻不黏,十分正点,不过喝到最后一点时比较难吸,又不舍得放弃,须得大力嘬吸管才行,又因为奶瓶是回收的,所以大家都围在奶奶摊前,吸管声“呼噜呼噜”此起彼伏,煞是好玩。
  那时的快乐就是这样,纯粹而不昂贵。男孩子没节操地评论姑娘们晃来晃去的大腿,拿着手机跟在姑娘屁股后面玩摇一摇,我和梅子挨个摊子淘小玩意儿,还有每天骑着改装摩托车招摇过市的青年,后座低音炮里“凤凰传奇”的神曲震天响,一溜儿的跑马灯简直闪瞎眼睛,所过之处骂声一片……无数个山风徐徐的夜晚,奈河水倒映着岸边的灯火辉煌,一波一波的水纹卷走孩子们放肆的青春。
  那时的我们年少轻狂,爱情友情辛辣浓烈一如麻辣烫,味足才能诠释到位。我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都认为,待我再长大一点,就会嫁给眼神明亮的小黑同学,届时梅子做伴娘,邦邦他们做伴郎,不知哪里来的自信,就这么笃定地口出狂言。年轻真是天真到不知羞耻,以为整个世界不过盈盈一握,你不放手,别人便不会走,你肯低下身子吃地摊,他便会爱你到白头。
  屏蔽此推广内容后来和小黑分手,日子又恢复到了原来的样子,再也没去过夜市吃地摊,因为我有一颖玻璃心,怕看到别人投来怜悯的目光,也怕看到摊子上坐着的男孩女孩撩动到我那发达的泪腺。每每大鹏他们叫我时,便回:珍爱生命,远离地摊。
  我是拿得起放得下的好孩子,悲伤片刻很快原地满血复活,到现在,成长为好友圈里铁骨铮铮的女汉子。地摊、麻辣烫与啤酒、小黑同学,都已风化为一段活色生香的回忆。
  是否你心底也封存着一位眼波流转的地摊姑娘,她陪你一段时光,你们相爱于彼时。因为种种原因,最后却没在一起。时间改变初衷,你们相约一起去的地方,一起吃的美食,许久以后都换了另一个人陪你达成。而那个温暖你单薄岁月的姑娘,你或许已记不起她的脸,却已融为永远也忘不了的年少情怀。
  (责编 悬塔塔)
其他文献
本文对生产者(厂商)的长期利润与短期利润进行了研究,并讨论了长、短期成本和长、短期供给之间的关系.从而为生产者行为决策提供了数学理论依据.
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长江三角洲地区就开始了风险投资业,但目前还存在着许多问题,其中最主要的是单一的政府型投资机构不能满足风险投资业的发展需要,无法形成规模效应,导致
电信格局的变化带来了电信企业经营指标分解新问题.针对失效的传统趋势外推分解经营指标的方法,本文提出了利用聚类分析方法确定各地区经济发展的不均衡性;针对企业主要经营
他把周迅变“狐妖”,上演“水下换皮”;他把张家辉变成了“座山雕”,匪气十足;在《寻龙诀》中,他更是创造出一个亡灵帝国,让人震撼不已。徐克、乌尔善、王晶等导演都对他满含感激,说是他让中国电影少了很多“五毛特效”。他曾获得中国电影电视化妆界最高奖“金像奖”。这个80后化妆师用神秘的“实体特效”,让亿万观众在本土电影特效中看出了“惊艳”。  男孩迷上神奇化妆术    肖进1973年生于安徽六安,从小就学
提起“焊工”,我们的脑海中就会立刻浮现出光束强烈、火星四溅的场面,在追求高大上的现代社会里,有多少人愿意当焊工呢?    您一定想不到,在加拿大,焊工却是个相当热门的职业。最出乎意料的是,在加拿大成立最早、颇具权威的西人焊接和CNC技术专业培训学院里,不少金发碧眼的女郎穿梭在车间里。在人们传统观念中,这么漂亮的姑娘不当花瓶,也得在环境舒适、相对体面的办公室里当个秘书吧,可是这些美女却偏偏选择了“奇
这名"85后"文物修复师,坚持每天画一只小动物,萌萌的表情配上有趣的旁白,这些治愈系的水彩画,收获了大批粉丝……
最近,各大旅游真人秀节目频频亮相,那些绝美的风景特别是千奇百怪的酒店让大家啧啧称奇。想体验,没钱;攒够了钱,没时间……那就用目光紧随我们,一起去看看世界各地那些令你魂
放弃好工作,只身闯上海  1980年出生的辜井,从泸州医学院毕业后,留校当了辅导员。这在很多人看来是非常好的工作,尤其对女孩子而言,工作稳定且氛围良好。可是,辜井却不这么想。她并不安于小城市舒适的生活,想去大城市看一看,尝试一下更有挑战的工作。在医学院工作一年后,有了一些积蓄,辜井决定辞职,去上海闯一闯。    当时,辜井想得很简单,她认为自己有医学院的文凭,在上海这样一座大城市找到一份医生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