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报告所研究的是工业物联网应用市场。工业物联网是利用局部网络或互联网等通信技术,把传感器、控制器、机器、人员和物品等通过新的方式联在一起,形成人与物、物与物相联,实现信息化、远程管理控制和智能化的网络,是计算机和人员使用业务转型所取得的先进的数据分析成果来实现智能化的工业操作。
2017年全球工业物联网市场发展概况
众多国家战略出台带动全球工业物联网蓬勃发展
随着物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美国、德国、日本、中国等一系列国家战略的提出和实施,工业物联网应运而生,成为全球工业体系智能化变革的重要推手。利用工业物联网改造传统产业,对企业的生产、经营和管理模式带来深刻变革,提高生产制造效率,有力提升产业的经济附加值。2017年,全球工业物联网市场规模达到1649亿美元,增速达到33%。
机械机电和汽车及零部件市场占比达35%
当前,全球工业物联网市场的快速发展主要来源于两方面:传统制造业智能化升级和企业应用需求市场兴起。2017年,航空航天、汽车及零部件、机械机电是工业物联网最大的三个应用领域,市场占比分别达到21.2%、20.3%、15.1%。而能源电力、电子电气等领域在企业应用需求市场兴起的带动下快速发展,市场占比分别达到11.5%和10.1%。
北美、欧洲仍是工业物联网市场主要区域
2017年工业物联网发展格局仍是以北美、欧洲为主,其工业物联网从数字化阶段向网络化阶段加速迈进。工业物联网平台在全世界范围内迅速兴起,以两大洲为首的制造业龙头企业、互联网主导企业都正基于各自优势,从不同层面与角度搭建工业物联网平台。
工业云平台技术创新
空前活跃
从2017年开始,在工业领域逐步部署IPv6、窄带物联网(NB—IoT)、软件定义网络(SDN)、5G等先进技术,并以此形成成熟的工业物联网应用和生产体系。目前,全球制造业龙头企业、互联网主导企业基于各自优势,从不同层面与角度搭建了工业物联网平台。工业物联网平台虽发展时间不长,但均有迅速扩张的趋势,正积极探索技术、管理、 商业模式等方面规律。
美、德领航各国加速跟进工业物联网发展
当前,工业物联网正在全球蓬勃发展。德国西门子、美国通用电气等传统工业巨头和亚马逊、微软等新兴互联网大公司,都在这一领域积极布局。中国、日本、韩国、俄罗斯等国家也在通过多种措施持续加大物联网推进力度,在基于国际和国内产业形势判断下做出“互联网 先进制造”的决策,在信息化、智能化、网络化、全局化等方面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进行创新研究。
2017年中国工业物联网市场发展情况
在资金、政策等双擎驱动下,我国各級政府持续推进智能制造战略,工业物联网的应用价值愈发凸显。当前,工业物联网已成为政府、制造企业、互联网公司、物联网公司、电信运营商、IT和自动化厂商等各方关注的焦点。
2017年,中国工业物联网市场规模达到2382亿元,增速达到9.0%。
应用结构:工业是物联网应用的重要领域,应用领域切入点不同,发展也不尽均衡。从工业物联网的应用角度来看,工业物联网的主要应用包括制造业供应链管理、生产过程工艺优化、生产设备监控管理、环保监测及能源管理、工业安全生产管理等。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进步以及人工成本的上涨以及竞争的加剧,对生产管理、产品质量跟踪日益迫切的需要,使生产设备监控管理技术在制造业中快速渗透,占比达到26.1%。制造业供应链管理,应用于企业原材料采购、库存、销售等领域。制造业供应链管理市场发展较为完备和成熟,占比较高,达到21.8%。生产过程工艺化通过传感器和网络实现了对生产过程实行智能监控、智能控制、智能诊断、智能决策和智能维护, 其市场规模近两年增长迅猛,2017年占比达到21.6%。工业安全生产管理多用于煤炭、钢铁、有色金属等行业,是保障安全生产的重要技术手段,可以感知危险环境中工作人员、设备机器、周边环境等方面的安全状态信息,将现有的网络监管平台提升为系统、开放、多元的综合网络监管平台,占比达到16.4%。环保检测及能源管理主要在钢铁、有色金属、电力、化工、纺织、造纸等“高能耗、高污染”行业得到应用,伴随着绿色产业生态的发展,环保检测及能源管理占比快速提升,达到14.1%。
区域结构:随着国家政策的不断推进,技术不断成熟,标准的不断完善,中国工业物联网产业发展逐渐呈现区域性的分布特征。各地方政府也积极营造工业物联网产业发展环境,以土地优惠、税收优惠、人才优待、专项资金扶持等多种政策措施推动产业发展。2017年已初步形成华北、华东、华南、 华中四大区域工业物联网发展的总体产业空间格局,并逐渐向周边地区辐射。
华北是中国工业物联网产业重要的研发、设计、设备制造及系统集成基地,工业物联网技术发展最快,占比达到27.1%。
华南围绕物联网设备制造、软件及系统集成、网络运营服务以及应用示范领域,重点进行核心关键技术突破与创新能力建设、着眼于物联网创新应用、物联网基础设施建设等服务,占比达到23.4%。
华东是中国物联网概念的发源地,在发展工业物联网产业领域拥有得天独厚的先发优势,占比达到19.8%。华中地区物联网产业发展迅速,各重点省市纷纷结合自身优势,布局物联网产业,抢占市场先机,占比达到17.1。
2017年全球工业物联网市场发展概况
众多国家战略出台带动全球工业物联网蓬勃发展
随着物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美国、德国、日本、中国等一系列国家战略的提出和实施,工业物联网应运而生,成为全球工业体系智能化变革的重要推手。利用工业物联网改造传统产业,对企业的生产、经营和管理模式带来深刻变革,提高生产制造效率,有力提升产业的经济附加值。2017年,全球工业物联网市场规模达到1649亿美元,增速达到33%。
机械机电和汽车及零部件市场占比达35%
当前,全球工业物联网市场的快速发展主要来源于两方面:传统制造业智能化升级和企业应用需求市场兴起。2017年,航空航天、汽车及零部件、机械机电是工业物联网最大的三个应用领域,市场占比分别达到21.2%、20.3%、15.1%。而能源电力、电子电气等领域在企业应用需求市场兴起的带动下快速发展,市场占比分别达到11.5%和10.1%。
北美、欧洲仍是工业物联网市场主要区域
2017年工业物联网发展格局仍是以北美、欧洲为主,其工业物联网从数字化阶段向网络化阶段加速迈进。工业物联网平台在全世界范围内迅速兴起,以两大洲为首的制造业龙头企业、互联网主导企业都正基于各自优势,从不同层面与角度搭建工业物联网平台。
工业云平台技术创新
空前活跃
从2017年开始,在工业领域逐步部署IPv6、窄带物联网(NB—IoT)、软件定义网络(SDN)、5G等先进技术,并以此形成成熟的工业物联网应用和生产体系。目前,全球制造业龙头企业、互联网主导企业基于各自优势,从不同层面与角度搭建了工业物联网平台。工业物联网平台虽发展时间不长,但均有迅速扩张的趋势,正积极探索技术、管理、 商业模式等方面规律。
美、德领航各国加速跟进工业物联网发展
当前,工业物联网正在全球蓬勃发展。德国西门子、美国通用电气等传统工业巨头和亚马逊、微软等新兴互联网大公司,都在这一领域积极布局。中国、日本、韩国、俄罗斯等国家也在通过多种措施持续加大物联网推进力度,在基于国际和国内产业形势判断下做出“互联网 先进制造”的决策,在信息化、智能化、网络化、全局化等方面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进行创新研究。
2017年中国工业物联网市场发展情况
在资金、政策等双擎驱动下,我国各級政府持续推进智能制造战略,工业物联网的应用价值愈发凸显。当前,工业物联网已成为政府、制造企业、互联网公司、物联网公司、电信运营商、IT和自动化厂商等各方关注的焦点。
2017年,中国工业物联网市场规模达到2382亿元,增速达到9.0%。
应用结构:工业是物联网应用的重要领域,应用领域切入点不同,发展也不尽均衡。从工业物联网的应用角度来看,工业物联网的主要应用包括制造业供应链管理、生产过程工艺优化、生产设备监控管理、环保监测及能源管理、工业安全生产管理等。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进步以及人工成本的上涨以及竞争的加剧,对生产管理、产品质量跟踪日益迫切的需要,使生产设备监控管理技术在制造业中快速渗透,占比达到26.1%。制造业供应链管理,应用于企业原材料采购、库存、销售等领域。制造业供应链管理市场发展较为完备和成熟,占比较高,达到21.8%。生产过程工艺化通过传感器和网络实现了对生产过程实行智能监控、智能控制、智能诊断、智能决策和智能维护, 其市场规模近两年增长迅猛,2017年占比达到21.6%。工业安全生产管理多用于煤炭、钢铁、有色金属等行业,是保障安全生产的重要技术手段,可以感知危险环境中工作人员、设备机器、周边环境等方面的安全状态信息,将现有的网络监管平台提升为系统、开放、多元的综合网络监管平台,占比达到16.4%。环保检测及能源管理主要在钢铁、有色金属、电力、化工、纺织、造纸等“高能耗、高污染”行业得到应用,伴随着绿色产业生态的发展,环保检测及能源管理占比快速提升,达到14.1%。
区域结构:随着国家政策的不断推进,技术不断成熟,标准的不断完善,中国工业物联网产业发展逐渐呈现区域性的分布特征。各地方政府也积极营造工业物联网产业发展环境,以土地优惠、税收优惠、人才优待、专项资金扶持等多种政策措施推动产业发展。2017年已初步形成华北、华东、华南、 华中四大区域工业物联网发展的总体产业空间格局,并逐渐向周边地区辐射。
华北是中国工业物联网产业重要的研发、设计、设备制造及系统集成基地,工业物联网技术发展最快,占比达到27.1%。
华南围绕物联网设备制造、软件及系统集成、网络运营服务以及应用示范领域,重点进行核心关键技术突破与创新能力建设、着眼于物联网创新应用、物联网基础设施建设等服务,占比达到23.4%。
华东是中国物联网概念的发源地,在发展工业物联网产业领域拥有得天独厚的先发优势,占比达到19.8%。华中地区物联网产业发展迅速,各重点省市纷纷结合自身优势,布局物联网产业,抢占市场先机,占比达到1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