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是我的坚强后盾

来源 :课外语文·中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987z654z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示范引路二】


  (2017年湖北襄阳题)
  “后盾”,意即“背后支持和援助的力量”。生活中,亲朋是后盾;学习上,师长是后盾;行动时,伙伴是后盾。疲惫了,坚持是后盾;失望了,自信是后盾;软弱了,坚强是后盾……请以“后盾”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自拟文章题目。②立意自定,文体自选(除诗歌外),不得套作,不得抄袭。③字数不少于600。④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和人名等与考生信息相关的表述。
  四月已在大地上等待久了,等待久了的田圃跟牧场,等待久了的鱼塘和小溪,等待久了我们这些调皮的孩子……
  ——题记
  也许她不是那么威猛,但在我心里她永远是那么高大;也许她不是那么漂亮,但在我心里她永远是那么美丽;也许她谈不上那么完美,但在我心里她永远是那么阳光明媚……因为她——老班,是我的坚强后盾。
  春风起
  天,灰蒙蒙的;云,低沉沉的;人,懒散散的。“阿嚏……阿嚏……”我连打了几个喷嚏,顿时乌云密布,周围更是阴沉。猛抬头,老班在旁:“感冒了?嗯,还好,不烧。衣服拉上,跟我去医务室。”贴在额头上的温柔虽已离去,但那份随风而起的柔情已浸入心田,飘悠悠,暖融融。随她走,又停住:“同学们,这几天,风大有雨,能联系的赶快让家长送衣服来,别感冒了。近来天气多变,注意随时添减衣服。”说完一阵风似的走了。哦,那是一阵春风——“吹面不寒杨柳风”,丝丝春风送暖意,缕缕柔情伴身边。
  有老班在身边叮嘱关爱,我不再无助孤单,因为她是我贴身的后盾。
  春雨灑
  抠,抠,抠……我百无聊赖;愁,愁,愁……我心烦气躁;哎,哎,哎……我想发泄。“咱们谈谈!”啊,老班又来了,清冷的嗓音荡涤着我的燥热;犀利的眼神透视着我的心田,似指责,似提醒,似期待;曾经办公室里她引我定目标,走廊前批评我马虎,课桌前指导我拓展思路……有她在,我上课很少走神;有她在,我活动总想上前;有她在,我成绩也是“芝麻开花节节高”……
  春雨淅淅沥沥贵如油,提醒我加快步伐;老班谆谆教诲情似海,滋养我茁壮成长。
  有老班的不时提醒鼓励,我不会偏离航向,因为她是我贴心的后盾。
  春阳暖
  浅青色的黎明,残余的夜色渐渐褪去,星光已是朦朦胧胧,我们在操场上站着队伍,远处隐隐约约有一个矮矮的身影,正向这里走来。近了,近了。映着光,我看清了她的面容——淡淡的眉毛,小小的眼睛,塌塌的鼻子,大大的嘴巴,再加上一副眼镜框构成一幅并不协调的脸。是老班。她精神抖擞,紧了紧衣衫,迈步跑在我们队伍的最前面。迎着晨曦,“一,二,三,四……”我们齐声高喊。因为阳光明媚。
  有老班的陪伴鼓劲,我们勇往直前,因为她是我们“冲锋陷阵”的后盾。
  春风吹醒了枝丫,带来新绿;春雨滋润大地,盎然生机;春阳亲吻我们,斗志昂扬。在春这幅饱蘸着生命繁华的画卷中,有着老班浓墨重彩的一笔。的确,老班是我们的后盾,有她在,我们无所畏惧!

【点评】


  一、结构精巧,层次清晰。本文运用“题记”和“小标题”的形式行文,可谓别具匠心:题记运用起兴手法,创设环境,意蕴丰厚,情味绵长;三个小标题运用象征手法,托意于物,犹如锦上添花,既使结构井然,又让文章增色不少。
  二、笔蘸浓情,叙议结合。文中记叙老师循循善诱、爱生如子的表现感人肺腑,是鲜活的实证;作者情动于衷、有感而发的议论画龙点睛,恰如发酵后的醇香,起到了揭示主题、深化中心的作用。
其他文献
"讨厌鸡肉、性病和饶舌的理发匠。"  "此外?"  "4月孤独的夜晚和镶花边的电话机罩。"  "此外?"  我摇摇头:"再想不起特别的。"  "我的他——以前那个他——讨厌的东西多得很。例如我穿超短裙啦,吸烟啦,每喝必醉啦,口出脏话啦,讲他朋友不好啦……所以,如果在我身上有你讨厌的,尽管提出。能改的我改就是。"  "没有什么。"我想了一会说,"什么也没有。"  "真的?"  "你穿的我都喜欢,你做
1  每每品读郁达夫先生的《故都的秋》都会有一种参透不尽的感觉:爱,为什么悲;悲,为什么去爱,而且刻骨铭心?  百思不得其解的是郁达夫为什么悲?而我为什么强作悲伤去领略郁达夫的“悲凉”却又读不到“悲凉”的感伤?  带着这种疑惑,我曾经引导学生和我一起去探究:故都的秋“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大家找出具体描述“清”“静”“悲凉”的表述来。结果是“清”“静”的表述学生找到了很多,也很准确。关于“悲
期末考试考砸了,这几天来我的心情很郁闷,爸爸决定带我去长隆欢乐世界放松一下心情。  早就听说长隆欢乐世界非常好玩,尤其是过山车。刚进园里就看到三大刺激过山车之中的十环过山车,哇!长长的车道呈现在我眼前。爸爸说:“儿子,敢不敢去玩一下十环过山车?”我是绝对不能认输的。  终于到我们了,我们走过去坐好,然后绑好安全带。过山车开动了,我也高兴起来,因为我是“身经百战”的呀。车到了一个斜坡之后冲了下去,转
从前,在一个小村庄,住着一群安居乐业的人,生活在平淡安逸中度过。  村里有一个老人,有一天清晨六点,在路上散步,偶然看到地上有一条旧鞋带。老人弯下腰,仔细地端详那条鞋带,心想:这鞋带虽旧,依然完好,捡回家去,说不定哪一天用得着呀!  老人细心地捡起鞋带,放进自己的裤口袋里。  老人的动作,被远远路过的一位老朋友看见了,他看见老人弯腰端详的样子和把东西塞进裤口袋的动作,就判定:老人一定是捡到钱了,而
一般说来,比喻中的喻体多取自描写的情境之外,依托于规定的情境之中。但也有的比喻是从作者自身所在的环境或作品中人物所在的环境中寻找出恰当的喻体。这种就近取比的比喻方法,不妨叫即兴比喻法,它有两种形式。  一是喻体不取自眼前,但是结合当地风物,缩短了本体与喻体的空间距离,给人一种仍是眼前景物之感。  如《社戏》中的描写:“这一次船头的水声更响亮了,那航船,就像一条大白鱼背着一群孩子在浪花里蹿,连夜渔的
水调歌头  苏 轼  昵昵儿女语,灯火夜微明。恩怨尔汝来去,弹指泪和声。忽变轩昂勇士,一鼓填然作气,千里不留行。回首暮云远,飞絮搅青冥。  众禽里,真彩凤,独不鸣。跻攀寸步千险,一落百寻轻。烦子指间风雨,置我肠中冰炭,起坐不能平。推手从归去,无泪与君倾。  此词是苏轼根据唐代诗人韩愈的名作《听颖师弹琴》改写的。词的写作过程是对韩诗“稍加隐括,使就声律”,即按照词牌的格式和声律来“矫制”韩诗,一则增
【摘要】語文课程标准(2011版)强调:“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语文课程致力于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语用”理论的提出,标志着语文教学从注重人文性向工具性倾斜的过程。本文从当前语文教学人文性重于工具性,学生只得“意”而忘“言”的现状出发,针对小学三年级学生的实际情况,提出了切实可行的阅读教学语用策略,从真正意义上构建有效阅读教学,培养学生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
作家自荐理由:  这篇短篇小说,是根据一位青年的相亲经历创作而成。主人公余逢君是一个理想化的青年,是一个从小在父母的羽翼下成长的青年,父母给了他富足的生活,给了他充分的自由。他就是这样一个对社会,对婚姻,对爱情充满理想化的青年。他是现实社会妈宝男的一个典型人物,从他的成长经历来看,他既没有太多的知识和社会经验,有的只是自己对社会的美好想象。当爱情需要牛奶和面包,当婚姻需要门当户对,需要物质与精神都
德国文学大师歌德曾说过:“题材人人看得见,内容意义经过努力可以把握,而选材角度对大多数人来说是个秘密。”因此为文者只有独具慧眼,作文才能独辟蹊径。  打个比方,选材探寻角度,好比选择道路。一般来说,大路顺畅,直道快捷,当然走的人多。人一多,在通天的大路上,你往往会被湮没在人海之中。想要与众不同,显示自己的个性风采,就必须开拓出别人不走或少走的道路。作文选材角度创新主要有以下几种方法。  一、选人之
你总是跟随着我、陪伴着我,我却忽视了你的存在,因为我当初一直认为你只是一条其貌不扬、甚至丑陋不堪的小狗而已,压根就没想到你竟然能够成为我的知己!  记得我刚进入初中时,不管是学习还是生活,都还很不适应。也不知道什么原因,我家原先养的一条灵巧而又漂亮的大黄狗突然离奇失踪。我这独家农户,可不能没有一条狗看家护院呀!果然过了不几天,爸爸不知从哪里带回了一只可怜兮兮的流浪小狗。瘦骨嶙峋,毛色灰不溜秋的,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