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的探讨Sr含量为1.5 wt%时Mg-Sr合金在体内的降解行为及其对骨生长的促进作用。 方法选取12只8周龄SD雄性大鼠,随机分成两组(n=6):将Mg-1.5Sr合金制成的多孔支架植入到SD大鼠左侧股骨髁作为实验组,对照组左侧股骨髁植入纯Mg支架。术后4、8、12周进行Micro-CT扫描,通过断层图像观察支架降解状况及骨生长情况。重建支架3D模型并比较各时期体积变化,计算支架在体内的降解速率
【机 构】
:
100191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生物与医学工程学院,100191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生物与医学工程学院,100191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生物与医学工程学院,100191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生物与医学工程学院,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Sr含量为1.5 wt%时Mg-Sr合金在体内的降解行为及其对骨生长的促进作用。
方法选取12只8周龄SD雄性大鼠,随机分成两组(n=6):将Mg-1.5Sr合金制成的多孔支架植入到SD大鼠左侧股骨髁作为实验组,对照组左侧股骨髁植入纯Mg支架。术后4、8、12周进行Micro-CT扫描,通过断层图像观察支架降解状况及骨生长情况。重建支架3D模型并比较各时期体积变化,计算支架在体内的降解速率。测量支架周围的骨密度(BMD)、骨体积分数(BV/TV)、骨小梁厚度(Tb.Th)、骨小梁数量(Tb.N),分析骨生长状况。
结果术后4、8、12周断层图像显示实验组Mg-1.5Sr支架较对照组纯Mg支架降解更为缓慢,且周围新骨生长面积更大。术后4、8、12周实验组Mg-1.5Sr合金在体内的降解速率平均分别为(0.34±0.04)、(0.28±0.09)、(0.31±0.05)mm/年,显著低于对照组纯Mg支架[(0.51±0.01)、(0.37±0.08)、(0.39±0.06)mm/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2周实验组的BMD、BV/TV、Tb.Th、Tb.N平均分别为(0.62±0.08)g/mm3、53%±11%、(298±50)μm、(0.002 7±0.000 2)个/μm,均显著高于对照组[(0.56±0.08)g/mm3、48%±8%、(220±40)μm、(0.002 3±0.000 2)个/μ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Mg-1.5Sr合金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在体内降解速率低且具有良好的成骨性能,是一种具有巨大潜能的骨科内植入材料。
其他文献
目的对比分析我国东部地区与西部地区成人髌骨骨折的流行病学特征。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1年12月期间我国东部地区与西部地区63家医院诊治的成人髌骨骨折患者资料。将东部地区35家医院患者资料定为A组,西部地区28家医院患者资料定为B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及骨折AO分型等数据。 结果共收治8 469例成人髌骨骨折患者,男4 985例,女3 484例,男女比为1.43∶1。骨折高
目的对比分析我国东部地区与西部地区成人髋臼骨折的流行病学特征。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1年12月我国东部地区与西部地区63家医院诊治的所有成人髋臼骨折患者资料。将东部地区35家医院患者资料定为东部地区组,西部地区28家医院患者资料定为西部地区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各年龄段骨折例数、骨折AO分型及Letournel-Judet分型等数据。 结果共收治2 009例成人髋臼骨折
目的探讨关节镜下"人"字缝线固定治疗后交叉韧带(PCL)胫骨止点撕脱骨折的疗效。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期间收治的17例PCL胫骨止点撕脱骨折患者资料。男11例,女6例;年龄为21~57岁,平均38.7岁。骨折按Meyers-McKeever分型:Ⅲ型11例,Ⅳ型6例。术中将缝线在骨折块腱骨结合部打结后呈"人"字形向骨折块远端经胫骨平台后方的2个骨道穿出,通过在胫骨平台前方
目的探讨3D导航技术下经皮骶髂关节螺钉内固定治疗骶髂关节复合体损伤的临床疗效。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3月至2016年1月收治且获得随访的30例骶髂关节复合体损伤患者资料。男22例,女8例;年龄为25~63岁,平均44.2岁。骨折按Tile分型:B型14例,其中B1型6例,B2型6例,B3型2例;C型16例,其中C1型9例,C2型5例,C3型2例。3例术前合并腰骶干损伤患者采用前路钢板联合3D导
幼儿期是一个人行为习惯开始形成的重要时期,也是幼儿社会性发展的关键时期。幼儿的社会性发展离不开幼儿园教育和家庭教育的双重影响,家长和教师只有通力合作,保持一致的教育目标、教育内容、教育态度和教育行为,才能帮助幼儿习得并内化良好的行为习惯,为幼儿的身心健康成长奠定扎实的基础。 一、幼儿行为习惯养成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结合多年的幼儿教育工作实践以及对家长和教师的访谈,我们发现,在当前的幼儿行为习惯
股骨骨折多由高能量直接暴力造成,治疗难度相对较大,并发症较多。对于其治疗,生物学固定及微创已成为共识。国内外学者通过对术中辅助复位设备,包括体外无创牵引器、自制牵引复位器、计算机辅助复位系统等进行了大量研究,以期达到治疗微创、降低术中治疗难度及减少并发症的目的。但对于个体化治疗中各种辅助设备的选择尚存争议。本文主要对各种附属闭合复位技术的适应证、术中骨折复位特点及优缺点等方面作一综述,并对未来微创
目的探讨桥接组合式内固定系统非接触式固定治疗合并感染的股骨骨折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3月至2014年12月期间收治的17例合并感染的股骨骨折患者资料。男13例,女4例;年龄为16~61岁,平均43.2岁。左侧6例,右侧11例。骨折按AO/OTA分型:32-A2型2例,32-A3型2例;32-B2型3例,32-B3型4例;32-C1型2例,32-C2型3例,32-C3型1例。单臂外固定支架
目的探讨锁定接骨板内固定治疗股骨远端骨折的疗效及其并发症发生情况。 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3月至2014年11月期间应用锁定接骨板内固定治疗的59例股骨远端骨折患者资料。男10例,女49例;年龄为35~95岁,平均66.6岁;骨折按AO/OTA分型:33-A1型16例,33-A2型14例,33-A3型11例;33-C1型5例,33-C2型9例,33-C3型4例。59例患者均为闭合性骨折,其中9例
目的探讨髓内钉固定治疗股骨干骨折患者围手术期的总失血量、显性失血量、隐性失血量等,以期为临床提供相关资料。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7月至2016年5月采用髓内钉固定治疗的41例股骨干骨折患者资料。男30例,女11例;年龄为19~85岁,平均55.7岁;左侧19例,右侧22例;骨折AO分型:32-A型21例,32-B型13例,32-C型7例。受伤至手术时间为12 h至8 d,平均3.7 d。根据年
随着社会的发展,传统能力本位的概念不断发生着改变,人们开始提出将知识、能力、态度相互融合的概念——素养。基于对创新型人才培养的需求,STEM教育理念应运而生。STEM教育的核心概念是通过科学、技术、工程、数学等多学科之间的整合来解决现实生活中存在的问题,不仅强调培养幼儿的跨学科知识技能,更关注对幼儿创新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团队协作能力等核心素养的培养。 幼儿园出现了一种新型玩具——电子积木,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