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公元前6世纪,古希腊克里特岛人埃匹门尼德说的一句话“所有的克里特岛人都说谎”被载入了《圣经·新约》的《提多书》。公元前3世纪,中国的公孙龙以“白马非马”和“坚白相离”而闻名。你或许听过哈佛大学教授桑德尔开设的公开课中开篇提到的“电车难题”。你也一定为“世界上究竟是先有鸡还是先有蛋”“掉几根头发算秃头”而纠结过。这些使不少人为之绞尽脑汁的论题有个共同的名称——悖论。
什么是悖论?本书作者从悖论“是什么”和“不是什么”两个角度进行阐述。作者认为,悖论既不是谬误,也不是诡辩。作者认为“如果从看起来合理的前提出发,通过看起来有效的逻辑推导,得出了两个自相矛盾的命题或这样两个命题的等价式,则称导出了悖论”。作者对悖论做了宽泛的理解,突出了悖论强调推理但结论荒谬的特征,把许多有意思的、对人类智力构成挑战的东西都包括在内。
《思维魔方》一书分为十四章,并在第一章“形形色色的悖论”中介绍了悖论的基本知识及研究悖论的意义。在余下的章节中,分别以“扰人的二难困境”“有关上帝的悖论”“模糊性:连锁悖论”“芝诺悖论及其现代变体”“对无穷的认知和数学处理”“逻辑——集合论悖论”“说谎者悖论及其他”“归纳悖论”“认知悖论”“决策和合理性的悖论”“道德悖论”“中国文化中的怪论与悖论”等为题,从历史原型、各类变体、解决方案等方面全面、详细地对不同类型的悖论进行了具体论述,并用通俗的语言介绍了悖论与日常生活的联系。例如,在介绍“布里丹的驴子和因果决定论”时,作者总结道:“如果一位理性主义者,对理性的执着到了那头驴子的地步,则他已经蜕变成为一位非理性主义者,一位理性拜物教主,一位理性独断论者。”因此,“我们应该对我们的理性能力保持必要的怀疑,对其做适度的节制”。
由于理解悖论需要运用到数理逻辑的相关知识,因而作者专辟一章介绍了与悖论有关的逻辑预备知识,使读者不至于因为技术问题而却步。本书较之于其他介绍悖论的书的最大特色在于每章所附的插图。插图选用荷兰著名图形艺术家埃舍尔的作品。这些画看上去都是不可思议的,但结合作者的阐述,这些插图为抽象的理论提供了更为形象的解读。埃舍尔的作品多数表达的是“无限循环”“矛盾”的意思,作者选取他的作品或许是想表明我们不可能一劳永逸地解决所有悖论,但徜徉于智慧的迷宫,看奇峰竞出也是一种美的享受。研读理论的同时赏析这些奇妙的插图,以图证理,以理解图,不仅能磨砺思维,或许还能从中收获思想。
在作者看来,悖论很好玩,它能“构成智力的挑战,激发理智的兴趣,养成思考的习惯,孕育新的创造性的理论”;悖论又很难玩,除了需要掌握一些相关学科的基础知识外,解决悖论还需要对我们思维中某些最根本的原则进行反思。因此,悖论意味着“理智的困境”,消解悖论则近似于“理智的突围”。我们之所以需要了解悖论、研究悖论,其意义在于它给我们打开了一个新的思维世界,提供了一个新的思维空间。作者也希望通过他的介绍来帮助大家进行一种理智上的操练,避免教条主义和独断论。本书虽然是国内迄今为止最通俗地介绍悖论问题的著作,但由于悖论本身的特点,读起来总是有点难度的,如果你想玩转思维的魔方,那就捧起它,迎接挑战吧!
什么是悖论?本书作者从悖论“是什么”和“不是什么”两个角度进行阐述。作者认为,悖论既不是谬误,也不是诡辩。作者认为“如果从看起来合理的前提出发,通过看起来有效的逻辑推导,得出了两个自相矛盾的命题或这样两个命题的等价式,则称导出了悖论”。作者对悖论做了宽泛的理解,突出了悖论强调推理但结论荒谬的特征,把许多有意思的、对人类智力构成挑战的东西都包括在内。
《思维魔方》一书分为十四章,并在第一章“形形色色的悖论”中介绍了悖论的基本知识及研究悖论的意义。在余下的章节中,分别以“扰人的二难困境”“有关上帝的悖论”“模糊性:连锁悖论”“芝诺悖论及其现代变体”“对无穷的认知和数学处理”“逻辑——集合论悖论”“说谎者悖论及其他”“归纳悖论”“认知悖论”“决策和合理性的悖论”“道德悖论”“中国文化中的怪论与悖论”等为题,从历史原型、各类变体、解决方案等方面全面、详细地对不同类型的悖论进行了具体论述,并用通俗的语言介绍了悖论与日常生活的联系。例如,在介绍“布里丹的驴子和因果决定论”时,作者总结道:“如果一位理性主义者,对理性的执着到了那头驴子的地步,则他已经蜕变成为一位非理性主义者,一位理性拜物教主,一位理性独断论者。”因此,“我们应该对我们的理性能力保持必要的怀疑,对其做适度的节制”。
由于理解悖论需要运用到数理逻辑的相关知识,因而作者专辟一章介绍了与悖论有关的逻辑预备知识,使读者不至于因为技术问题而却步。本书较之于其他介绍悖论的书的最大特色在于每章所附的插图。插图选用荷兰著名图形艺术家埃舍尔的作品。这些画看上去都是不可思议的,但结合作者的阐述,这些插图为抽象的理论提供了更为形象的解读。埃舍尔的作品多数表达的是“无限循环”“矛盾”的意思,作者选取他的作品或许是想表明我们不可能一劳永逸地解决所有悖论,但徜徉于智慧的迷宫,看奇峰竞出也是一种美的享受。研读理论的同时赏析这些奇妙的插图,以图证理,以理解图,不仅能磨砺思维,或许还能从中收获思想。
在作者看来,悖论很好玩,它能“构成智力的挑战,激发理智的兴趣,养成思考的习惯,孕育新的创造性的理论”;悖论又很难玩,除了需要掌握一些相关学科的基础知识外,解决悖论还需要对我们思维中某些最根本的原则进行反思。因此,悖论意味着“理智的困境”,消解悖论则近似于“理智的突围”。我们之所以需要了解悖论、研究悖论,其意义在于它给我们打开了一个新的思维世界,提供了一个新的思维空间。作者也希望通过他的介绍来帮助大家进行一种理智上的操练,避免教条主义和独断论。本书虽然是国内迄今为止最通俗地介绍悖论问题的著作,但由于悖论本身的特点,读起来总是有点难度的,如果你想玩转思维的魔方,那就捧起它,迎接挑战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