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ilentWoolf_198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素质教育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时间能力既是教学目标,也是教学要求,是我国教育事业适应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而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则是有效贯彻落实素质教育教学目标和教学要求的途径之一,其更是得到了广大师生和各界人士的一致认可。因此,本文就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展开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关策略,希望会对相关人士又能有所帮助,进而促进我国教育事业的进一步发展。
  关键词:初中教育;信息技术;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策略
  一、 引言
  当前时代,是一个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时代,信息技术的应用更是融入生活的方方面面。因此在初中阶段的教育中,信息技术学科的教学受到了人们的广泛关注。就目前的教育改革而言,传统的教学方式已经难以适应初中阶段的信息技术教学需求,其存在的各种弊端大大地限制了信息技术学科的发展需求。在素质教育的要求下,人们更加关注对学生自主性和独立性的培养,关注教学内容的引入方式,凡此种种在初中阶段的信息技术教学中都应该着重体现。因此,只有在信息技术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理念,并将之贯彻到整个教学中,才能进一步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真正实现素质教育的全面落实。
  二、 当前我国初中信息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 缺乏自主学习观念
  受到传统教育的影响,教师对学生的评价主要是以学生的学习成绩为主,更是盲目地将成绩作为衡量学生好坏得失的唯一标准,在信息技术教学中同样如此。信息技术学科作为一门科学性和应用型并重的学科,其教学特性就是注重学生的自我探索和思维开发,并从中找到学习的乐趣,让学生乐于学习,进而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然而由于影视教育的影响,信息技术教学中忽略了学生对自主学习重要性的认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也没有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极大地限制了学生的全面发展,限制了素质教育的进一步实施,而学生对信息技术教学也不再充满热情。
  (二) 学习机制的不完善
  今年来我国教育改革虽然取得了长足的进步,素质教育也得到了有效地推行,但对于初中生来说,他们即将面临的就是升入高中的应试中考,因此许多学校、教师和学生自己都将初中学习的重点倾向于提高分数,并将其作为主要教学目标。因为信息技术学科在中考中并不占得分比例,所以并没有得到师生的认真对待,而利用信息技术教学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更是无从谈起。此外,因为在信息技术教学中自主学习机制还没有得到广泛应用,致使其相关体制还没有完全形成,具体的教学方法也难以具体落实,致使其在具体应用过程中出现了诸多问题。
  (三) 课程安排不合理
  受到课时的影响,初中阶段的教学中信息技术的每周课时只有两节课,所需教学的内容却并不比语文等主要科目少,致使信息技术的课程内容之后。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为了能够赶上教学进度,往往是选择性地展开教学,致使教材内容相比实际教学内容有了较大出入,学生在学习时难免有些不知所措和不知该从何下手的感受,而这也给信息技术的实际教学带来了消极影响。此外,在有些农村学校中,缺乏相关的信息技术教学资源,导致信息技术教学难以得到充分的实践。信息技术教学本就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学科,若不能将理论知识于实践相结合,教学效率自然相当低下。
  三、 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策略
  (一) 为学生树立自主学习的思想观念
  有调查显示,多数学生认为信息技术只是一门枯燥性的学科,其教学内容更是可有可无,在日常教学中,学生也只是将这门学科作为学习压力之余的调剂品,并没有认真对待这门学科的重要性。因此,教师在日常的教学中,应该深入挖掘信息技术学科中的教学内容,寻找教学资源,以良好的导入方式来激发学生学习和探索该学科的热情,开发学生的信息技术思维,并在此基础上让学生体会到学习信息技术学科的乐趣,从思想上帮助学生树立良好的自主学习观念。
  (二) 创设自主学习的教学情境
  创设教学情境是当前教学中常用的教学手段,并起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使得本来枯燥乏味的教学课堂变得生动有趣,并进一步融洽了师生之间的关系,但教学情境的创设却需要师生之间的共同努力。在教学中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强化学生的知识深度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重要途径之一。因此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注重关心学生的学习问题,通过创设教学情境的方法来引导自主学习和独立思考的氛围,在潜移默化之中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和思考,发散学生的信息技术思维能力,从而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思想。
  (三) 运用现代教学手段
  在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今天,教学方式得到了很大的改变,最为显著的就是在教学中应用高科技手段。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该适应这一教学实际,结合学生的学习需求,创新教学方法,将教学模式活性化,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更好地展开信息技术教学活动,让学生更加乐于学习,从而进一步强化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而这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于新课程改革的要求更是不谋而合。
  (四) 改革教材内容
  教材作为开展教学活动的依据,其重要性不言而喻,通过上述分析也可看出,当前的信息技术教材已经很难适应当前初中生的教学实际。因此信息技术的教材一定要进行革新,将教材能容更加完善,更加符合教学实际。完善教学不仅可以从教学目标上提高信息技术的是使用要求,还能督促教师认真落实教学内容,这些对全面培养学生信息素养和自主学习能力都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四、 结语
  综上所述:传统的教学方式已经难以满足初中信息技术教学的发展需求,其在教學中存在的诸多问题也需改善,最重要的就是要让学生树立起正确的自主学习观念,并在此基础上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的教学情境,运用并创新现代化的教学方法,深入落实到教学实际之中,有意识地培养初中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只有学生养成了良好的自主学习能力,才能在今后的学习和发展中更加得心应手,进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而这也是我国素质教育的教学目的之一。
  参考文献:
  [1]陈文娟.如何在信息技术教学中培养中职生的自主学习能力[U].学园,2014(35).
  [2]聂青华.运用任务型教学方式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实验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7.
  [3]程世炉.信息技术课“自主、合作与创新探究”教学模式的构建和实践[D].浙江师范大学,2006.
  作者简介:
  马新荣,河北省秦皇岛市,抚宁区骊城学区坟坨初级中学。
其他文献
本文通过汇总统计2013年12月至今10次考试共62个的四六级翻译段落主题,结合各段落的翻译内容,在统计各主题所属的领域基础上,探讨常考的主题及其出题原则,以期为大学英语四六
深度学习指的是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的思维从知识表层向更深层次逐渐拓展,并逐渐养成思维惯性.基于此,本文以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中的敬畏生命一课为例,就“深度学习”下核心
随着各学段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系的不断形成,课堂教学越来越贴近生活,对学生的道德教育和法制观念的培养越来越受重视.生活是道德和法制的现实来源,所以对学生进行道德、法治
德育是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体育教学中很多内容和教学训练都会涉及德育教育,新课程也要求教师结合德育教育进行体育教学训练.但是,在长期的传统教育理念下,体育教学中往